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须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玉米须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玉米须
药材名称:
玉米须
拼音名称:
YUMIXU
别名:
玉麦须、五蜀黍蕊、棒子毛。

科属:
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与柱头。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甘、淡,平。

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中成药:
共有9种中成药使用玉米须:复方金钱草颗粒结石通片消渴丸结石通茶(玉石茶)降糖宁胶囊结石通茶玉盘消渴片结石通胶囊花芪胶囊降糖宁胶囊等。

应用:
1、水肿。

本品甘淡而平,功能利水渗湿消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大剂量煎服,或与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治疗脾虚水肿,常与白术、茯苓等
同用。

本品归膀胱经,利水而通淋,适用于热淋,可单味煎汤服用,或配伍珍
珠草、车前草同用;用于石淋,常与海金沙、金钱草同用。

2、黄疸。

本品能利湿退黄,药性平和,故阳黄、阴黄均可使用。

可单味药大剂量煎汤服用,或与金钱草、郁金、茵陈等同用。

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有所发展,常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肝炎、
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病症。

用法用量:
煎服,30~60G。

采收加工:
玉米上浆时即可采收,但常在秋后剥取玉米时收集。

炮制工艺: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该品含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甙、皂甙、生物碱。

还含隐黄素、维生素C、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
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等。

此外,还含大量硝酸钾,A-生育醌。

2、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

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

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

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
有扩张作用。

(3)降低血糖作用: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4)利胆、止血作用: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
管炎患者。

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临床应用:
1、产后腹痛:玉米须50G,水浸20分钟,后水煎取汁。

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服时可每次加入红糖20G。

治妇女产后小腹挛痛,服后痛止,且乳汁增多。

(《中国中医药报》2006,(9);15)
2、玉米须治急性肾炎: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

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
每日2次,每日6~9G。

(选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玉米须治尿道感染: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

水煎服。

(选自《湖北中草药志》)
4、玉米须治糖尿病:玉米须30G,黄芪30G,山药30G,木根皮12G,天
花粉15G,麦冬15G。

水煎服。

(选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
5、玉米须治尿血: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

水煎去渣,1
日2次分服。

(选自《食物中药与便方》
6、玉米须治高血压,伴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黄栀子9G。

水煎冷却后服。

(选自《食物中药与便方》)
7、玉米须预防习惯性流产: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

(选自《全国中草药汇编》)8、玉米须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
赤豆30G。

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选自《食物中药与便方》)9、玉米须治慢性副鼻窦炎: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入烟斗燃
点吸烟,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

(选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茶疗食谱:
1、玉米须猪排骨瘦身汤
[材料]玉米须60克,鲜猪排骨150克。

[做法]
(1)先将玉米须用清水洗净,去除杂物,泥沙。

(2)将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去血污,用刀剁成小块,备用。

(3)把全部汤料准备就绪后,将全部汤料同放入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汤。

汤中猪排骨可当作菜肴食用。

去除汤中玉米须残渣,余下汤水可在
平时当饮料饮用,也可在一日三餐中饮用。

[养生提示]利水降脂,适用于单纯性肥胖患者食用。

2、玉米须茶
[材料]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
[做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降低血糖。

[用途]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辅助治疗,亦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3、玉米须猪小肚汤
[材料]猪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

[做法]
(1)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粉拌擦,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白茅根、玉米须、红枣(去核)洗净。

(2)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清热去湿,利水消肿。

[用途]水肿(阳水),症见头面四肢浮肿,小便短少,体重而困倦;或湿热黄疸,身目黄色鲜明,小便黄短,口渴身重等。

现多用于急性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柯兴氏综合症及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药物中毒性黄疸,高血压病等属于湿热内盛见有上症者。

4、玉米须猪排骨利尿汤
[材料]玉米须60克,鲜猪排骨150克。

[做法]
(1)先将玉米须用清水洗净,去除杂物,泥沙。

(2)将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去血污,用刀剁成小块,备用。

(3)把全部汤料准备就绪后,将全部汤料同放入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汤。

汤中猪排骨可当作菜肴食用。

去除汤中玉米须残渣,余下汤水可在平时当饮料饮用,也可在一日三餐中饮用。

5、玉米须菊花茶
[材料]玉米须15克,菊花10克。

[做法]采集玉米须(干、鲜均可,鲜品用50克),洗净,与杭菊同煎。

取煎液代茶饮用。

[养生提示]清热利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