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参考答案
层次模型: 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称之为层次模型: ⑴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根结点) ⑵ 根以外的其余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 网状模型: 满足下面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 ⑴ 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 ⑵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⑶ 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多重关系; ⑷ 一个结点有到自身的关系。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可以看作用一张二维表格来描述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每一列称为属性或字段;每 一行称为元组或记录。用关系模式来描述。关系模型既能反映属性间一对一的联系,又能反映 属性间一对多的联系,还能反映属性间多对多的联系。 物理数据独立性:
-9-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关系代数、关系演算是抽象的查询语言,它们与具体的 DBMS 中实现的实际语言并不完全 一样,但它们能用作评估实际系统中查询语言能力的标准和基础。 2)SQL 语言 SQL 语言是介于关系代数、关系演算之间的一种语言,它是把查询、定义、控制合为一体 的关系数据语言。 3.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 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是对数据的约束。在关系模型中提供了三类完整性规则:实 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主键: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侯选键称为主键。 外键:若有一个关系 R 中包含有另一个关系 S 的主键 K 所对应的 属性组 F ,且 F 不是 R 的主键,则称 F 为 R 的外键。 候选键: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组合。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关系系统: 当一个系统满足以下两条要求时,它就是一个关系系统: (1)支持关系数据结构。在用户眼里,数据库是由表,并且只有表构成的。
-5-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2)控制语句 用户通过这类语句向 DBMS 发出使用数据库的命令, 使数据库置于可用状态。 操作结束后, 必须使用关闭数据库的命令,以便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保护。 (3)检索语句 用户通过这类语句把需要检索的数据从数据库中选择出来传至内存,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4)更新语句 用户通过这组更新语句完成对数据库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的操作。 二、选择题 1.C 2.D 3.D 4.C 5.A 三、填空题 1.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是指__外模式___、___模式____和___内模式_。 2. 数据库经历了_人工管理阶段__、__文件管理阶段_和_数据库管理阶段_三个阶段。 3. 层次模型的上层和下层实体之间表现为双亲与子女的联系。 4. 当用 E-R 图表示数据库概念模型时,此 E-R 图能常按_局部 E-R 图__和_总体 E—R 图_两个 步骤进行设计。 5.两个实体型联系分为_一对一_、_一对多_、_多对多_ 。 6.模式/内模式映象为数据库提供了_物理数据独立性_数据独立性。 6.D 7.A 8.C 9.B 10.D
7.在层次、网状模型中,数据之间联系用结点实现。
8.结构数据模型是由 数据结构 、 数据操纵 和 完整性约束 三部分组成的。 、 网状 和 关系 。
9.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分为
层次
10.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装入、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 DB 维护功能的软件称为_DBMS___。 四、简答题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指导书 习题解答
汪 亚 非 2011 年 10 月
-1-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3.1 一、名词解释
数据库技术基础
DBMS: DBS:
DB:
数据模型:
-2-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5.DBS 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
6.DBA 的职责是什么? 答:
五、综合应用题
-8-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3.2 一、 名词解释
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二维表格即关系) ;数据操作(其理论依据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完整性规 则(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完整性) 。 1.数据结构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表示;其逻辑结构就是二维表格。 2.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其理论依据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数据库主要有检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和修改)两大类操作。在关系模型中必须定义 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 (1)常用的关系操作 包括:选择(Select) 、 除(Divide) 、 投影(Project) 、 并(Union) 连接(Join) 、 交(Intersection) 、 删除(Delete) 、
-4-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管理 DD 的实用程序称为 DD 系统。 访问 DD 中的数据是由 DD 系统实现的。 现有的大型系 统中,把 DD 系统单独抽出来成为一个软件工具,使之成为一个比 DBMS 更高级的用户与数据 库系统之间的接口。 DDL: 数据描述语言对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分别有三种不同的 DDL:外模式 DDL、模式 DDL 和内模式 DDL。 外模式 DDL:是专门定义外视图的,外视图是用户观点的数据库描述(与用户有关的数据 元素名字、特征及相互关系) ,它是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模式 DDL:是用来描述概念视图的专用语言。概念视图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它包括 数据库中所有元素的名字、特征及相互关系的描述,并包括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和完整以及存储 安排、存取路径等信息。 内模式 DDL:是用来定义内视图的数据描述语言。内视图是从物理层中分离出来的,但不 是物理视图。虽然它有存储记录和块的,但它不受任何存储设备和设备规格(如柱面大小、磁 道容量等)的限制。它包括对存储记录类型、索引方法等方面的描述。 用三种 DDL 描述不同的模式,有利于实现数据的独立性。 DML: 数据操纵语言是用户与 DBMS 之间的接口, 它是 DBMS 提供给用户的对数据库进行检索的 存储的工具。包括数据查询、插入、删除等各种操作命令。DML 由一组命令语句组成,这些语 句可分为 4 类。 (1)存储语句 用户使用存储语句向数据库中存放数据。系统给出新增数据库记录的数据库码,并分配相 应的存储空间。
填空题
1.“关系”这个术语来自数学中的_集合_概念,因此,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不能__重复__。 2. 关系代数运算都是_关系_级的运算,即它们的每个运算分量是一个_关系_,运算的结果也 是_关系_。 3. 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外码__。 4. 两个没有公共属性的关系作自然连接时等价于它们作_笛卡尔积_。 5. 关系数据库中,实现主码标识元组的作用是通过_实体完整性实现的_。 6. 在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中任意两行不能相同”的约束是_UNIQUE_。 7. 传统的集合“并、交、差”运算施加于两个关系时,这两个关系的_目数_必须相等,_对应列_ 必须取自同一个域。 8. 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做投影操作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_等于或小于_原来关系的元 组个数。 9. 设关系 R 和关系 S 的元数分别是 3 和 4 , 关系 T 是 R 与 S 的笛卡尔积, 即: T=R×S 则关系 T 的元数是 12 。
差(Difference) 、 插入(Insert) 、 修改(Update)等操作。
特点:集合操作方式(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 。 操作方式:采用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方式。关系代数是用关系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 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在关系演算中又分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2)关系数据语言 1)抽象的查询语言
-7-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答:联系是指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 为实体(型)内部的联系和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数据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物理存储设备 更新了,物理表示及存取方法改变了,但数据的逻辑模式可以不改变。数据的逻辑模式改变了, 但用户的模式可以不改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这将使程序维护容易, 。另外,对同一逻 辑模式,可以建立不同的用户模式,从而提高数据共享性,使数据库系统有较好的可扩充性, 给数据库管理员(DBA)维护、改变数据库的存储提供了方便。 4.试述 DBMS 的主要功能。 答:
外模式 用户视图的定义。 模 式 描述数据库所含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信息流。
内模式 数据库存储结构的描述、实体之间的和存放方法、物理映象等。 外模式/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 用户管理信息 描述外模式和模式之间信息的对应关系。 描述模式和内模式之间信息的对应关系。 如用户应用程序、用户口令和工作区信息的对应关系。
逻辑数据独立性:
-3-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DD)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它是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的有力工具。数据字典的基本内容包括: 数据项 描述实体的一个属性,每个数据项都有自己专有的名称。 记 录 文 件 若干数据项的集合,它是对一个实体的完整性的描述。 记录值的集合。
数据库控制信息 主要有安全性要求、完整性约束、多个用户使用数据库时的并行管理、 数据库副本管理、工作日志文件的维护等。 对数据库的操作都要通过访问 DD 才能实现。通常 DD 中还存放数据库运行时的统计信息, 例如,记录个数、访问次数等。 DD 分两类:一类是只能被用户和 DBA 访问,而 DBMS 软件不能访问,这类 DD 称为“被 动的 DD” ,另一类是既能被用户和 DBA 访问,也能被 DBMS 软件访问,这类 DD 称为“主动的 DD。 ”
- 10 -ຫໍສະໝຸດ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2)不仅应有关系代数中选择、投影和(自然)连接运算,并且不能要求用户定义任何物 理存取路径。 上述两点构成了关系系统的最基本要求。 二、 单项选择题 1.B 三、 2.B 3.A 4.B 5.B 6.A 7.C 8.D 9.B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