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及现状一、工程机械行业介绍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的总称。

广泛用于建筑、水利、电力、道路、矿山、港口和国防等工程领域。

工程机械种类繁多,按照其用途不同主要分为一下几类:1、挖掘机械:如单斗挖掘机、多斗挖掘机、滚动挖掘机、铣式挖掘机、隧道掘进机等;2、铲土运输机械:如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平地机、运输机及自卸式汽车等;3、起重机械:如履带吊车、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等;4、桩工机械:旋挖钻机、全回旋钻机、潜孔钻机、打桩锤、打桩机、压桩机、连续墙抓斗等;5、混凝土机械:混凝土泵车、拖泵、车载输送泵、沥青砂浆车、液压砂浆车、搅拌站、散装水泥运输车等;6、筑养路机械:沥青搅拌站、摊铺机、路面铣刨机、沥青散布车、路面切割机、综合养护车等;7、工程钻探机械:如掘进机、水井钻机、锚固钻机、非开挖铺管钻机等;因工程机械门类广泛,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设备,比如市政工程与环卫机械、压实机械、矿山机械等等。

二、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回顾1、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概况:工程机械行业在2011年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全行业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以调整转型、创新升级为主线,全国20大类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

目前,不仅全行业产销数额双双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满足了中国近90%的市场需求。

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前5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达86%。

在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11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徐工、中联重科、三一这3家“航母型”企业年销售额突破800亿元。

此外,包括外商在中国投资企业在内还有12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2、科技进步在工程机械行业取得新突破: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研力量不断加强。

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工程机械技术研发机构;中联重科的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柳工股份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我国惟一的“土方机械行业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代表了我国土方机械行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水平。

2011年度,全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共有24项工程机械产品及技术获奖。

以高质量、高技术为特征的高端装备层出不穷,重大装备技术又取得新的突破。

2000吨、300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800吨、1200型全地面起重机,12吨装载机等相继面世。

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又获得突破,继中联重科80m碳纤维臂架泵车问世后,三一重工62m泵车落户大连。

3、工程机械的出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11年,全国工程机械出口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超出了历史最高水平的2008年。

其中,徐工表现尤为突出,去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仅委内瑞拉项目的合同签单就达7.4亿美元,一举创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订单的新纪录。

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并以海外兼并重组、技术输出、发展海外合资企业等方式进行国际化运作。

以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等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继续向欧洲、南美、东欧等地投资开办独资和合资企业。

徐工集团在巴西、印度等地投资,中联重科塔机批量出口伊朗,三一德国基地落成和62米泵车紧急出口支援日本,均可称为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全球化服务的亮点。

4、工程机械的产业结构优化:一年来,由于相关企业长期看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投资和重组热度不减。

徐工集团投资临港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启动,同时徐工混凝土建设机械产业基地奠基;三一重机8万台挖掘机项目投产;柳工收购首钢重汽42%股权与首钢矿业合作进军矿业机械;山推混凝土机械武汉产业园落成;山河智能装备集团山河工业城奠基等。

另外,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机、特雷克斯等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布局。

从产业结构上看,零部件企业纷纷围绕主机企业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

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新厂投产,川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新工厂开业,榆次液压新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等。

另外,各类工程机械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相关代理商、售后维修服务企业也不同程度地按照市场需求加大了投入和整合,优化了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配套件领域受到重视,徐工、中联重科、三一等主机企业在核心零部件发展上,不仅满足了四轮一带、液压油缸、新型变速箱、回转支承等市场需求,而且通过与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企业的合作,在发动机、多路阀、液压泵等高端零部件的研制上有所突破。

以山推机械、江苏恒立、方圆支承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零部件和属具制造企业发展迅速。

三、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与趋势1、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现状:2012年上半年工程机械的整体销售表现来看,国外工程机械品牌还是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以挖掘机为例,2012年上半年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小松和斗山,在销售榜的前十名中,国产品牌仅有三席,分别为三一重机、玉柴以及柳工。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经历了“黄金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急转直下的下滑趋势一度让许多厂家不能接受,加之四万亿资金刺激的消失、高铁等基建项目工程的放缓、矿业生产停滞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表现可谓是愈加惨淡。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苏子孟表示,造成上半年市场下滑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由于去年以来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工程机械市场上的显现,今年上半年对于需求下降企业均有明显感觉;其次,去年市场增长太快,销售额和增长速度都是历史同期最好的。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出现同比下降的几率很大,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来看,在经历了2011年的增长之后,回款成为了许多企业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而在痛定思痛之后,2012年上半年,面对萎靡的市场,企业在逐渐冷静下来之后也回归到理性,给厂家开始“内功”的修炼、代理商体制的整顿、服务的不断提升……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市场的逆势飘红,徐工、柳工、中联重科、三一、临工等一批企业在上半年出口方面可谓大放异彩,尤其是在普茨迈斯特、施维英、CIFA这国际混凝土机械的前三甲纷纷归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麾下之后,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更是如日中天。

埃塞尔比亚、俄罗斯、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巴西、新加坡、缅甸、越南……无论是东南亚市场还是非洲市场,都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热门之地。

2、2012年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2012年后半年大浪淘沙中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反弹。

从400亿元的规模到4300亿元,这是工程机械行业“黄金十年”的辉煌成果。

然而,世异时移,上半年的市场环境让工程机械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目前的发展态势。

对于未来,没有了盲目乐观,但也绝非是毫无信心。

处在调整敏感期的工程机械行业正面临着一次新的洗牌,大浪淘沙中,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

在行业高速增长时期,企业来不及放下脚步苦炼内功,粗放式经营现象明显。

而到了发展增速放缓时期,企业反倒可以静下心来谋划发展大局,提升内部管理和研发水平。

2012年工程机械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财务费用快速增加。

据统计,今年1-4月工程机械行业重点联系的11个企业集团营业收入1147亿元、同比下降12.57%,利润总额108.65亿元、同比下降了22.77%,利润降幅大于营业收入降幅10个百分点。

同时,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大幅度上升,截止到4月底,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了159.43%,利息支出同比增长了273.31%。

工程机械行业很多企业出现了困难,不仅仅是宏观经济调整和市场需求下降,更重要的是行业、企业自身的问题,先要从自身上找原因。

行业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基础研发投入不足,基础创新薄弱,基础技术落后局面没有明显改善。

虽然很多企业都比较重视研发,但是研发的大多是自己以前没有的产品,而不是在现有产品上怎么去创新、去改善和提高,结果使得同质化的情况加剧。

二是国内市场低价竞争仍然普遍存在2012年上半年已经悄然远逝,留给工程机械行业的除了一个下行的市场外,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思考:关于产品质量的思考,关于过度营销的思考,关于回款逾期的思考,关于资金链紧张的思考。

目前,虽说整个行业在逐步下行,但是在考虑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强调结构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目前不存在全面快速增长的基础;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的调整属理性回归,符合国家宏观调控预期,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有利于继续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当前的调整给全行业带来难得的苦练内功、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各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不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要以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为追求,用国际化的视野迎接市场机遇和挑战。

1)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政策和措施,加快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近一年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科技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和进一步完善了多项政策措施,其中涉及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要有:《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械基础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暂行规定》;《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单》;《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投资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新的《自动进口产品目录》和《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目录》;国家认定的研发中心创新项目,等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是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证,全行业一定要学习和贯彻落实好。

2)继续加快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发展高端装备,努力实现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积极进取技术高端,加大节能、环保、智能化技术研究。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大型骨干企业肩负着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任,对于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核心技术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2年徐工、中联、三一、柳工、国机重工等诸多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将纷纷加大投入,积极研发节能、环保、智能化技术。

比如: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履带起重机、12吨装载机等产品完成鉴定并批量销售,继续开发高端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装载机等产品和突破核心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全球垄断的目标。

另外,2012年中联重科碳纤维技术已经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必将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技术发展思路,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