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探讨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有十多年的时间,对于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摸索和探讨,并且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发挥教材中的激趣功能,利用学生好动、好想、好奇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学习。

例如: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请同学写出一个自己想写的多位数,并计算一下这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然后说出你写的多位数,老师迅速回答是不是5的倍数。

这种学生出题,老师做题的诱发性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的进入学习氛围;其次,可以潜心挖掘教材中的乐学因素和“内蕴”,采用幻灯等直观手段教学“添趣”;第三,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反复锤练,尽量采用精炼、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巧妙、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

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此时我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点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二、转变教育观念,允许学生别出心裁。

新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为理念的实践者,我们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学习习惯,打破常规想法,想出独特而又新颖的解题方法。

如有一道选择题: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1/4,甲乙两数相比()。

a、甲数大;b、乙数大;c、一样大;d、无法
确定。

有不少学生做错了,我请同学们评析。

一位学生说:“甲数×1/3=乙数×1/4,因1/3>1/4,所以甲数<乙数,这样等号两边才相等,选择b。

”另一位学生说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选出正确答案。

这时,一个学生急切要求发言,他说:“通过想象也能选出正确答案,乙数的1/4就跟甲数的1/3相等了,可见乙数大。

”多奇特的想法啊!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独具一格。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探索,积极发言。

其中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对课堂的气氛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参与学习发生重要的作用。

愉快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过于严肃的、不信任的,甚至是对抗的课堂气氛只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

试想,一个死气沉沉的课堂上,学生纵有与众不同的思维、特别的灵感,也会被打断、打跑。

因此,教师要力求创设和谐、民主的情境,要带着微笑给学生讲课,尽量做到音量适度,语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体验一种美感。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适当的幽默,适当的作些生动有趣的比喻,达到师生情感同步,也促使教与学同步发展,使学生乐于学习。

同时,在课堂上还应鼓励学生独具一格。

我在课堂上常常这样对学生说:“谁有不同的看法”、“谁有新发现”、“不要紧”、“试说说”······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大胆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