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区别

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区别

教师与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中的不同意义
王波
在体操教学中,保护与帮助尤为重要。

学生在做体操动作时,特别是动作未定型或者动作分化阶段,常常发生危险。

此时老师或同学及时的保护与帮助可以让学生摆脱危险或困境。

还可以消除初学者恐惧的心理。

使学生增强自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合理地使用保护与帮助的时机,更为重要,过早脱离帮助,会增加学生心理负担,同时容易引发伤害事故。

过晚脱离帮助,会使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而且拖长教学时间。

合理的安排保护与帮助是对体育老师洞察能力、分析能力的考验。

教师和学生进行保护和帮助的方法相同,只是时机和对象有所差别。

1、时机:在学生基本理解动作路线和用力方法之后,教师应详细讲解示范保护帮助的方法和时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教师才能选择责任心强、动作完成较好的体育骨干对其他同学进行保护与帮助。

2、对象:身体条件差,理解动作曼的学生,教师应亲自进行保护与帮助。

其他同学在条件成熟时,可由体育骨干进行保护与帮助。

3、帮助与保护的区别:
帮助又可分为直接帮助和间接帮助;凡是直接给予帮助,如用托、提、推、拉、扶、压等都属直接帮助。

如低单杠教材中的单(双)脚蹬地翻上成支撑,帮助的方法应该是站在杠的前侧面,一手托臀一手托
肩,托臀是让学生体会身体重心要靠近器械轴,推肩是体会翻上的时间。

然后一手扶上臂、一手在杠后托住小腿,使之迅速建立正确的支撑概念。

运用语言提示、各种信号和标志物,帮助体会肌肉用力的方向、时间和幅度等是间接帮助。

在教学中常用抬头、挺、推、转、下等,在教山羊分腿腾越时,为了克服推手迟的缺点,当完成蛙跳后两手刚刚获得支捧.教师喊“推”,帮助体会推手的时间和速度。

在教双杠前滚翻成分腿骑坐时,当前滚至臀部移过垂直部位时,教师用击掌的信号,让学生体会两手换握的时间。

使用标志物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时判断方向或增大幅度等。

保护也有不同的方法。

一般保护是学生在练习中不给任何外力,主要是为了增强信心,培养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有时在完成下法后给予必要的扶持,帮助轻稳的落地。

在业余训练中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如单杠大回环可用镯式保护带,学大回环接后空翻下时可用滑车,以免发生意外。

为了方便保护有时还可用高位保护。

自我保护是一种最积极的安全措施,当由于转体过大、角度不够或被迫跌落时,随机应便,用改变动作性质和改变身体姿势,采取屈臂、团身、转体自然跳下和停住不做等进行自我保护。

如分腿腾越由于用力过猛,落地后上体前扑,可顺势接团身前滚翻。

双杠肩倒立重心前倒而失去控制时,可立即低头屈体团身,前滚翻成挂臂撑。

初学阶段侧重于帮助,改进提高时帮助和保护几乎占同等重要地位,到了较熟悉阶段,保护是主要的。

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动作和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灵活运用。

例:跳马项
目具有两个腾空飞越特点,为了帮助改进第一腾空技术,保护者站在助跳板一侧,帮助摆腿或托腹部以提高重心。

为了帮助改进第二腾空的技术,可站在跳马前帮助顶肩和推手,而在练习者落地时,则一般站在落地点侧方,防止前扑和后倒。

在这一点上,其它项目下法的保护也基本相似。

只有在做分腿腾越与分腿跳下动作时,保护者要站在落地点的前面,两脚前后开立,避免影响动作的完成和被踢伤。

有的学生练习动作时,离开教师便不能完成,只要教师站在一旁,便能较轻松地完成,这是由于过多的帮助和保护造成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很不利的。

在体操教学中,帮助和保护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迅速掌握动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防止运动外伤的积极措施。

新大纲中列有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挣跳跃等内容,目前中小学的班型大、人数多、基础差、器材少,加强帮助和保护极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