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皮革概述1.1 皮革相关介绍1.1.1 皮革及生产工艺1.1.2 皮革专有名词1.2 皮革的分类1.2.1 真皮1.2.2 再生皮1.2.3 人造革及合成革1.2.4 特种皮或者:第一章:皮革行业基本情况1.1 皮革行业定义及定位1.1.1 行业定义1.1.2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 皮革行业的分类第二章:中国皮革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2.1 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概况2.1.1 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历程2.1.2 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特点2.1.3 我国皮革行业的优势2.1.4 中国皮革业在国际的地位2.2 2008年我国皮革行业发展状况2.2.1 2008年皮革行业运行状况2.2.2 2008年皮革业发展特点及问题2.2.3 2008年皮革业的发展动态2.3 区域皮革行业发展分析2.3.1 区域性皮革产业群概述2.3.2 广东皮革业概况2.3.3 辛集皮革业概述2.3.4 周口皮革业概述2.4 全国主要皮制品交易区域分析2.4.1 华东区2.4.2 华西区2.4.3 华南区2.4.4 华北区2.4.5 华中区2.4.6 东三省区2.5 中国皮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5.1 产业结构问题2.5.2 生产方式问题2.5.3 外贸出口问题2.5.4 行业发展周期性问题2.6 加快中国皮革业发展的措施及策略2.6.1 中国皮革行业发展建议2.6.2 加快中国皮革业发展的策略2.6.3 皮革行业发展新思路2.7 2008年皮革行业PEST(环境)分析2.7.1 经济环境分析2.7.2 政策环境分析2.7.3 社会环境分析2.7.4 技术环境分析第三章:皮革行业产业链及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上下游行业分析)3.1 皮革行业产业链分析3.1.13.1.23.2 皮革行业子行业分析3.2.13.2.23.2.3第四章:2008年皮革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五章:皮革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第六章:皮革行业风险分析第七章2006-2008年9月皮革行业相关经济数据分析第一节2006-2008年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相关经济数据分析一、2006-2008年中国皮革鞣制加工业总体数据分析二、2007-2008年中国皮革鞣制加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三、2007-2008年中国皮革鞣制加工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四、2007-2008年中国皮革鞣制加工业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分析第二节2006-2008年中国皮革制品制造行业相关经济数据分析一、2006-2008年中国皮革制品制造业总体数据分析二、2007-2008年中国皮革制品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三、2007-2008年中国皮革制品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四、2007-2008年中国皮革制品制造业十强企业数据分析制革毛皮制鞋皮件皮制球皮革五金皮革化工皮革环保机械设备第一章:皮革行业基本情况1.1 皮革行业定义及定位1.1.1 行业定义1.1.2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皮革行业是中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皮革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革生产大国,以及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中国皮革行业,经过调整优化结构,在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对拉动当地经济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皮革生产特色区域和专业市场。
它们的形成,奠定了中国皮革行业发展的基础。
2006年1-12月,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7,978,861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2.35%;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098,462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3.6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256,545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8.86%。
2006年1-12月中国皮革制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88,381,11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96%;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1,778,83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2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316,85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00%。
2007年1-12月,中国皮革鞣制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0,824,84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20.66%。
2007年1-12月中国皮革制品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68,371,74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04%。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皮革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也由此证明了中国皮革业生命力的旺盛与强大。
皮革及其制品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全球皮革总需求量约为1.0亿平方米,相当于3亿张牛皮(标准皮)的产量,中国皮革产量折合标准皮近7000万张,约占全球皮革产量的23.33%。
但是,中国皮革制鞋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应该正视到,目前我们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皮革生产大国,但并不是皮革强国,在品质、价值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在这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加以磨练和改进。
1.2 皮革行业的分类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2002),我国皮革行业整体涵盖的范围和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总体来看,皮革行业属于C门类(制造业)下属的19大类(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与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等行业类似,都属于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度比较大的传统制造行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具体细分纺织行业的子行业类别看,可以有三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根据采用加工的原材料来分,一种是根据加工方式来区分。
本报告采用国家统计局分类方式,即主要是采取加工原料不同来将皮革行业主要分为四个子行业,分别为:皮革鞣制加工、皮革制品制造、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
第二章:中国皮革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2.1 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概况2.1.1 中国皮革行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各行各业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民营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我国皮革行业的发展正是改革开放30年来极具代表性的行业之一,它的变化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缩影。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李玉中介绍说,中国皮革行业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从分散的、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弱小行业,发展成了今天从业人员1100万人,拥有生产、经营、科研到人才培养的完整工业体系,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
据统计,2007年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皮革、毛皮及制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34亿元,同比增长26%;2007年皮革、毛皮及制品出口总额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进口总额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
我国皮革行业生产和进出口均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1978-1997 第一次创业初步确立世界皮革大国位置改革开放初期,皮革制品在人民生活当中还属于比较奢侈的商品,花色品种不多,产量不高,市场短缺,老百姓一般也消费不起。
以皮鞋为例,一双皮鞋的售价相当于普通工人1/4-1/2的月收入,一个人工作后买上一双皮鞋,可以穿上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户人家也拿不出几双皮鞋。
这里说的还是占全国人口少数的工人,农民根本就不知道穿皮鞋是什么感受。
当时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皮鞋柜台内皮鞋的款式也只有两三种:女式的船鞋和男式的三接头。
据统计,1978年我国鞋类总产量仅有6.7亿双,其中皮鞋仅有1亿双;1997年我国鞋类总产量达到53.6亿双,其中皮鞋达到24.7亿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皮革行业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为主体、市场调节比重大、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积极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
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时间里,我国皮革行业逐步形成了制革、皮鞋(含旅游鞋)、皮件(含皮服)、毛皮四个主体行业和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革五金、鞋用材料等配套行业组成的分类齐全的大行业,并逐步建立了从生产、经营、科研到人才培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世界生产及贸易格局的调整,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皮革行业,由于劳动力成本昂贵、环境保护不断强化等因素的影响,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关注的皮革加工中心及销售中心。
我国皮革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7年基本形成了资源、市场、配套三大优势。
在这一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皮革行业发展的需要,1988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成立,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也由此开始。
为了扶优限劣,坚持质量自律,实施品牌战略,1994年中国皮革协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证明商标——真皮标志,这也是中国的首例证明商标。
1998-2008 第二次创业向世界皮革强国迈进李玉中还介绍说,在"一次创业"的末期,我国皮革行业虽然整体保持增长的势头,但发展速度已有减缓的趋势。
低档产能过剩、经营管理粗放、品牌意识淡薄、研发投入不足、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再加上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998年,由中国皮革协会牵头,提出了《中国皮革工业"二次创业"发展战略》,目的是调整优化结构,使全行业从数量主导型过渡到以质量、品种、出口、效益型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并争取用10-15年时间,使我国由皮革生产大国进入世界皮革强国行列,争创3-5个国际知名品牌。
在"二次创业"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皮革行业加快改革,不断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稳固确立了世界皮革大国的位置。
2000年,我国皮革行业的原料资源、产品产量、进出口贸易均名列世界前茅。
第一是原料资源丰富:我国的猪皮、羊皮原料资源居世界第一、牛皮居世界第三。
第二是产品产量高:我国每年轻革产量3亿多平方米,皮鞋产量20多亿双,皮衣产量为7000多万件,均居世界首位。
第三是出口总额大:2000年,我国皮革工业商品出口总额123.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另据统计,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有2800余家,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04亿元,利税总额59亿元。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优势行业,皮革行业紧紧抓住WTO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更加开放和广阔的市场上角逐,无论是制革、制鞋、皮革服装、皮件、毛皮及毛皮服装等主体行业的产量和出口量,还是皮革机械、皮革化工、皮革五金、辅料等配套行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李玉中分析说,2001年到2006年,出现了内外贸双增长,是中国皮革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这一阶段,皮革行业经历了中国加入世贸后国内外新形势的洗礼。
在国际上,我国的皮革行业经历了2004年9月西班牙烧鞋事件、2005年2月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反裘运动、2005年3月俄罗斯查抄中国鞋事件、2005年6月欧盟对中国劳保鞋进行反倾销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