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天津卷)解析版

【政治】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天津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1.(2014天津卷•1)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程秀的收入构成包括租金收入、民营公司分红收入和工资收入,其中租金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分红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因为是民营公司,所以其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因此她的收入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故①正确;与按劳分配无关,故排除③;因为程秀属于以土地入股,故该公司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故不能发行股票,故④错误;公司只有盈利才有分红收入,故②正确。

【答案】A2.(2014天津卷•2)某商业银行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133天,认购金额在5万到10万之间的预计到期年化收益率(即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为6.20%。

一市民购买了7万元该产品,其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为A .70000×6.20% B.70000×6.20% ÷365C.70000×6.20%÷365×133 D.70000×6.20%×133【解析】因为当前收益率即为年收益率,所以该市民这项投资的年收益率为6.20%,那么其每一天的收益为70000×6.20%÷365,因为该理财产品期限为133天,故其预期收益为70000×6.20%÷365×133,故C正确。

【答案】C3.(2014天津卷•3)根据图1判断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并据此判断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D.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解析】由图1可知,美元兑换的人民币越来越少,这说明人民币升值,由此排除C、D;人民币升值,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加,有利于进口,但是不利于出口,故B正确。

【答案】B4.(2014天津卷•4)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正是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

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接反映【解析】通过二维画面想象具体物质,并没有涉及物质的本质,故A不选;对客观对象的想象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故C不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不能是直接反映,故D选项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脑的想象活动就证明了意识具体能动作用,故B 正确。

【答案】B5.(2014天津卷•5)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A.解法思想,与时俱进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解析】漫画主要揭示了第二位修板凳的人其所谓“创新”的结果反而损坏了板凳,这不是真正的创新,这说明创新要尊重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故D正确。

【答案】B6.(2014天津卷•6)“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

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反复被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的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

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对“PX”有毒性的认识问题。

“PX”的毒性是“低毒”,这是确认无疑的,故A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人的实践活动,故B不选;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但是正确的价值选择有特定的标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C错误;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捍卫“PX”的低毒性作出了很多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了真理,故D正确。

【答案】D7.(2014天津卷•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为此有专家指出,应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

该建议有利于①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②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③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④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中【解析】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律赋予的,不能随意扩大,故①不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听取人民的意见,能够使政府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故③正确,这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故②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社区管理而不是社会管理,故④错误。

【答案】D8.(2014天津卷•8)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程度前所未有。

正是这种大团结、大交流,有力的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①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保障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故①错误;“这种大团结、大交流,有力的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说明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故②正确;这也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故③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④夸大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不选。

【答案】C9.(2014天津卷•9)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

50年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密切沟通,妥善处理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前进。

这表明中法两国①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②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③共同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④把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对我活动的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中法两国妥善处理双方关切,这体现了两国相互尊重,故①正确;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发展理念,与法国无关,故②不选;中法两国推动国际新秩序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前进,这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故③正确;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故④错误。

【答案】B10.(2014天津卷•10)印度佛教自汉代传人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放、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了新高度。

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中华文化吸收印度佛教文化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①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故②错误;儒家文化在吸收佛教有益成果后获得了新的发展,这说明坚持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故③正确;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误。

【答案】C11.(2014天津卷•11)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逊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

这段佳话说明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B.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C.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D.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B说法太绝对,故不选;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C、D错误;材料主要说明两位科学家在利益面前相互谦让,表现出崇高的道德品质,故A正确。

【答案】A12.(2014天津卷•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分)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

该省某地区截止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

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

(10分)(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

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8分)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

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布告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12分)【解析】本题以经济生活中“机器人换人”这一热点为话题,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问从经济生活考查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结合发展工行业机器人产业这一话题,可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等角度组织作答。

第(2)问从经济学常识角度考查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答题时先回归教材,指出设问中观点的错误,然后用劳动创造价值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第(3)问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在明确教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机器人和人的关系,用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等知识分析说明机器人和人的关系即可。

【参考答案】(1)(10分)①机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因而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

②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