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龙》主题设计

《中国龙》主题设计

《中国龙》主题设计广西南宁市宾阳芦圩一小蒋慧杰实施学校:南宁市宾阳芦圩一小学生年级:小学四年级指导老师:蒋慧杰一、活动主题产生的背景正月十八,春学期又开始了。

周围的一切依旧可以清晰地闻到刚刚逝去的春节所弥留的喜庆气息。

浏览于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我讶异地发现他们在《春节趣事》里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我们宾阳县的今春盛事——正月十一晚的传统节目“舞炮龙”。

他们提及其中的点点滴滴——有的对龙的样子大感迷惑,有的对家乡炮龙节的来历感到不解,有的对家乡抢龙珠的习俗饶有兴趣,有的极想体验那种光着膀子高举龙具飞舞于炮光火影中的感受,还有的对壮士们舞炮龙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胆略极为敬佩……细细品来,顿觉自宾阳立州建县上下两千多年来,“龙”已渗透到了宾阳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旧址,还是岁时节令、婚庆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

平日里,家乡的人们乐于说龙,写龙,画龙,雕龙,舞龙,赏龙,立志成“龙”……几乎处处有龙,时时见龙。

宾阳的龙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龙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应根植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因此在通览他们的习作发现他们对“龙文化”极有兴趣之后,我打算将这个与龙有关的主题抛给学生,以“了解龙的起源,走进龙文化,感受龙艺术,弘扬龙精神”为主题线索,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领学生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从而让学生更为关注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摒弃其有悖于现代文明的隋性成分,从而秉赋和焕发龙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积极地为弘扬龙的精神而奋发努力。

于是,我在与学生交流之后,依据学生的兴趣趋向来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中国龙”。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通过对“中国龙”这一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维度上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关注龙文化,能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或信息,并加以妥善处理,形成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2.形成自主制定研究活动小课题方案的能力,包括安排小组研究活动的时间、过程、基本方法、人员、条件等要素;小组成员能自主地撰写简单的研究小报告;3.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友好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4.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体验实践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能了解一些与龙有关的知识,并能感受龙文化,体会龙精神。

5.初步了解龙与中国的密切联系,培养民族自豪感,体悟龙的精神,并将龙的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三、活动实施过程与指导(一)确定活动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才是学生的研究问题。

同时,它又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所以,在选择研究问题这个环节中,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先让他们浏览了在一级主题《中国龙》之下的次主题内容,找寻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再找合作的伙伴相互商量,讨论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但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知识储备的差异、经验积累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着许多动态生成的可能性,它更强调学生在与教育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生成。

所以我们除了要关注自己原本规划预设的内容之外更要关注生成的内容,让这些生成的内容真正成为整个活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在《中国龙》这个一级主题之下,原设有“聆听远古的传说、捕捉跳跃的足音、感受迷人的艺术、弘扬民族精神”四个二级主题,其中还蕴涵着“记录相关习俗、诗文、对联……”、“体验龙节日的活动”、“收集相关资料”、“以龙装扮身边的事物”、“了解并讲述具有龙的精神的故事”等规划好的三级主题内容,但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小组讨论中又自然生成了另外几个相关的内容——像“龙与帝王的称谓之间的关系”、“家乡的龙节活动的由来”、“工笔绘画与写意绘画中龙的形象的比较”、“家乡图腾——秃尾龙的传说”等主题内容。

这些生成的研究主题恰似学生兴趣的火种,一直诱发着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励着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总之一句话,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生成的内容。

(二)制定活动方案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周密、可行的计划往往是成功的开始。

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他们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所以,接下来的这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好自己“导”的角色,在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方案的时候,我就参与其中,于各个小组交流讨论时进行巡堂,尽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避免选题过大、过偏,或不合实际难以实践等问题。

如刚开始制定方案时,由于学生对“文化”一词的范围把握不是十分准确,曾有一个小组就将自己的研究目标定为“中国龙文化的研究”,这样就使得选题过大,难以操作。

而另一个小组定的题目为“四川铜梁的火炮龙节与宾阳炮龙节的比较”,由于我们当地远离铜梁,周围没有熟悉这个问题的人,该组的学生又无条件上网或利用其他较先进的手段对铜梁火炮龙节进行深入地了解和查询,所以,这样的比较就相当于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难以实现。

于是,这时就极需老师对他们的选题进行指导或纠偏。

附小组活动方案:(略)(三)老师给予学生的活动建议活动方案的确定意味着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始即将拉开序幕。

为了活动能正常、有效地进行,我对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估量,于活动前为学生提供了几条参考性的活动建议:活动注意事项1.活动应按计划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2.活动要量力而行,并切合实际,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3.各组员要服从分工、积极合作,认真做好记录并保存资料;4.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组长或老师联系、反馈,必要时可对原计划进行调整;需要外力支持或帮助时应注意礼仪,尽量争取;5.后期汇报要注意直观有效、形式多样、体现特色。

(四)主题活动的实施在制定了活动方案后,各组按方案进行实施,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智能倾向选择个性化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教师参与其中,做学生的合作者、协助者和指导者。

1.收集资料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缺乏活动经验的学生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该怎样收集资料,二是该收集什么资料。

这都需要老师来点拨,帮助他们解决。

由于每一小组的课题和计划实施的进度有所不同,所以老师的个别指导显得十分重要。

在了解各小组的方案及进度后,我告诉学生收集资料时都应以课题为出发点,呈放射状进行收集,尽可能收集一些相关的内容(包括音像资料)。

如“阿波罗”小组在了解宾阳县与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时,对文化局的分管领导和有经验的街坊老人进行访谈,并录了音。

再如,“乖乖兔”小组在查找资料中运用了网上查询、纸面资料查询和口头查询几种方法,并将查询结果中关于几种龙的起源说进行汇总,再运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自己信服的结果。

又如,大鹏组在列表记录生活中的龙饰物品之余还拍下了一张张饰物的照片,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如此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们边做边想,有的还写下了一篇篇活动札记和随感。

附:活动札记两则: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黎媛今天,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成功之一是我说服了妈妈让我出门参加实践活动。

早上,我们组打算按照计划开始进行我们的“狩猎行动”——查询、了解宾阳图腾的传说。

可妈妈一听说我星期天要和同学们出去进行采访,就坚决反对,因为她认定了我是打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旗号趁机溜出去玩——要知道星期天可是我的“钢琴练习日”,妈妈从小就希望她自己能弹一手流利的钢琴,可惜……如今这未能实现的愿望就靠我日夜苦练去努力实现。

所以今天学校里要求搞社会实践活动她却不肯相信也不肯支持,她眼里只有我那即将到来的六级钢琴考试。

后来,我只得搬出了老师的话:“家长不能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们的实践活动应大力支持……其实活动也是一种学习……”在软磨硬磨之下,妈妈接通了我们活动小组组长黄芷家的电话,当她印证了事情的原由之后终于点了头……成功之二是我克服了害羞、畏惧的心理,走出了大胆采访的第一步。

向来性格内向的我为了改掉往常胆小怯懦的毛病,这回主动请求担任本组的采访任务,大家也一致赞成。

记得采访开始时,我刚要开口提问,脑子里竟然突然一片空白,想问什么都不知道了,好在有“胖丫”顶上了,等我回过神来,暗暗吸了口气,终于鼓励自己努力镇定地从牙缝里挤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那个问题。

当被采访的王爷爷笑眯眯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时,我突然间发现,原来采访并没有原来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真棒!陈熙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找到了自信——我竟一口气说出了二十一个与龙有关的成语,让平时小瞧我的黄才刚傻了眼!这全得益于老师给我的“狗狗”这个搜索软件呀,是它让我在网上能畅游无阻,我真喜欢它!再说,那些与龙有关的成语把我带进了一个远古而又神奇的世界,那里面有可笑的典故,有形象的比喻,有威武非凡的气势,还有奋发图强的精神……在这里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龙文化的博大,令我更加崇拜我们的图腾神——龙!今后我将努力弘扬我国的龙文化和龙精神,但愿五洲四海都能高亢地唱响“中国龙”的旋律!2.分析、整合资料的过程学生拿到资料后,要进行归类、分析、整合,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资料内容或是按某一特征,把资料分类存放或串起来,也可以指导他们如何把文字资料变成简洁的直观图表。

如“大鹏”小组,将观察记录的结果设计成表格,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非常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又如猎人小组,他们把资料按节日、曲艺、服饰、药物进行归类,所以汇报起来条理非常清楚。

而乖乖兔小组则将收集到的关于龙的起源分类记录,再按照类别整理后制作灯片展示出来,让我们觉得一目了然。

(五)活动成果展示汇报附:课堂教学过程摘录师:上个月我们曾以《中国龙》为研究主题进行了将近四周的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我们深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既澎湃了浩瀚的故事海洋,又绘制了夺目的锦绣画卷。

它不仅演驿了动魄的撼世乐章,还缔造了傲世的缤纷历史,谱写了英雄的精彩人生,从而形成了我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龙文化。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各小组的成果汇报,再次共同走进这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龙的世界……生:轮组上台展示……2.乖乖兔小组:龙的形象与起源(组员:廖欣梅、韦玲、黄俏丽、刘成思、梁瑜兰)“经过考察与分析,我们发现龙的状貌太有意思了,你看它耸着一对鹿角,乍着一双牛耳;圆睁着楚楚流情的兔目,或是烨烨喷火的虎眼;狮鼻隆挺,驴嘴大张;马齿列列,獠牙赫赫;蛇躯宛转而悠长,鱼尾摇摆着活泼;须髯飘飘带风,鳞鳍闪闪有光;鹫趾狞厉,鹰爪勇猛……这样的形态,我们在生物界里是找不到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对应物的,只能分别在一些动物身上找到‘零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