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活细节巧写人》教学实录一、感知细节师:今天,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名画,是著名画家刘继卣先生的作品,画面描述了《儒林外史》中的一个著名故事。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口头描述画面内容。
建议同学们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突出画面主体,并注意画中人的细节。
(屏显。
)生:画面上一共有六个人,一个人躺在床上,一个女人坐在床边,还有三个人在床下,一个年轻的女子抱着孩子。
生:床下有双鞋,还有一个痰盂。
(生笑。
)生:他们穿着古代的服饰。
师: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同学们没有注意到。
生:躺在床上——不是,是躺在炕上——的人盖着被子。
(生大笑。
)生:躺在床上的人伸着两个手指。
师:好!我们今天就从这两根手指说起。
画中躺在床上的人叫“严监生”。
所谓“监生”,就是明清两代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可见这个“严监生”是非常有钱的啊!这一天他病得快死了,把三亲六眷、子侄们和管理庄园的都叫来了……请同学们读起来!(屏显《儒林外史》写严监生咽气时的片段。
)严监生喉呢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吴敬梓《儒林外史》)师:因为这两根手指,严监生先生荣登中国著名吝音鬼形象之首。
刘继卣先生不愧是大画家,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一点。
同学们平时总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只要用心,“一个细节就是一场戏”。
著名作家池莉说过:“我偏爱生活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
不同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二、学习知识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作文课,就是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先来学习一下什么是细节。
(屏显。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将生动细致的描绘(特写镜头)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师:细节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读起来!(屏显。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师:细节很重要,我们该怎么做呢?请捕捉这段话的细节。
(师边强调边板书。
)师:细节重在“细”,注重的是具有特点的“细枝末节”。
因此我们要从小处着眼用心观察(发现);从细处入手捕捉特点(深入);从精处塑造丰满形象(选择)。
(师板书“小——发现;细——深入;精——选择”。
)三、说说细节师:请同学们读第一小段,回答问题。
(屏显《阿长与<山海经>》片段:“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叫她呢,也不闻。
”)师:这段文字的核心词是什么?生:“讨厌”。
师:非常好!鲁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讨厌”的呢?生:一是说话,二是告状,三是睡觉的形象。
师:“睡觉的形象”这个词不太好,可以叫——生:睡相。
师:如果让我们写讨厌一个人,大家是不是经常这样写:“我讨厌她,她的说话令人厌恶;她还因为小事时常向我母亲告状;她睡相很不好。
”生(齐):是!师:鲁迅先生怎么一下子就让你记住了阿长的特点?生:描写说话的时候,抓住声音“切切察察”,特别是晃动手指和指人的动作。
(生边说边做,引得其他学生大笑。
)生:给母亲告状的都是一些小得没法再小的事情,如不许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等。
生(着急):那“大”字的睡相,特别是将“我”挤到角落……师:用心观察,要从小处捕捉人物某些具有标志性的特点。
(师板书“标志性特点”。
)师:说一个你讨厌或喜欢的人的一两个细节,注意捕捉某一特点。
生:我的同桌爱用手指抠鼻孔,然后把干鼻涕在手里揉,最后团成个蛋,用拇指和中指“嘎”一下射向目标。
(其他同学大笑。
)生:我的同桌做数学题,一碰到难题就啃铅笔头,经常削开的一头都没有啃的那头用得快。
有时做题太投入了,碰巧手里没拿着铅笔,伸手抓支笔就咬。
有次,抓了钢笔咬,弄了一嘴蓝色。
…………师:你看!同学们说得多好啊!为什么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发现不了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呢?还有不少同学抱怨作文写不长。
如果我们有这样精彩的细节,何惧作文!写作文如烹小鲜。
四、片段仿写师: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个小段并思考。
(屏显胡适《我的母亲》中的“每个嫂子一生气……”。
)师:本段描写的核心词是什么?生(齐):哭。
师:她的哭有什么特点?生:她是在嫂子生气的时候哭,也是忍无可忍的时候;她哭的声音从低到高;她哭的内容是自己命苦,哭自己去世的丈夫。
师:总结得好!胡适先生写母亲的哭是从哭的时机、声音和内容三个角度写的。
我的问题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哭?生:她是后母,据说胡适的母亲比她的大儿子还要小。
生:她是无奈,对于两位嫂子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只能用这种最软弱的方式对抗。
这表现了母亲坚韧的性格特点。
师:精选细节,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板书“适合人物特点”。
)师:下面我们做个小练习。
(屏显。
)写一写:他(她)哭了,生:她哭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死死地咬着嘴唇,仰着脸,不让泪水滴落下来。
师:忍住不哭!生:她哭了,眼泪顺着眼角悄悄地滑过胖嘟嘟的圆脸,小声地抽泣着。
当听到楼道里响起脚步声的时候,狠狠地抹去泪水,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师:怕见人的哭,必有隐情。
生:她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滴落在那张病危通知单上,极力地压抑着抽泣的声音……一抬头看看楼道的顶灯。
猛地擦干泪水,清了清嗓子,面带微笑地走进了病房。
师:这种场景我们很熟悉,时常出现在某些影视剧中。
生:她哭了,她把头扭向窗外,默默地流着眼泪,还不时用白嫩的小手抹几下。
“别哭了,好吗?”我从背后拍了她一下,她猛地转过身,把头砸在我的肩上,大声地哭泣,泪水把我的肩头打湿了一大片。
师:可见到亲人啦!五、细节提升师:同学们做得很好。
我们再欣赏一个片段。
(屏显。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档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师:这段描写写的是托尔斯泰的什么?生:目光。
师:有什么特点?生:犀利。
师:茨威格是怎样表现犀利的?生:运用比喻。
像一把锃亮的钢刀,明亮而锋利;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锐利而耀眼。
生:在用词上,运用了颇具震撼力的动词,如刺、击、控制、忍受、探寻、抵挡不住、穿透、切开等词,突出了犀利的特点。
师:用词准确,运用适当的修辞润色。
(师板书“准确润色”。
)师:下面我们做个小练习。
(屏显。
)写一写:他(她、它)瞅着我,__生:它瞅着我,水汪汪的眼睛里全是我的影子,就像整个世界都是我。
婶婶硬拖着它走,它扭着头盯着我,那目光里满是乞求,吱吱地叫着。
我飞快地解开它脖子上的绳子,它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湿热的舌头舔着我的脸……师:与小动物的分别,善于捕捉特点,巧妙地运用拟人方法。
这段描写很动人。
生:她瞅着我,目光就像打破黑暗,从乌云的缝隙里露出的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饱含希望,只要你见到她的目光,就会有一种昂扬的斗志充满心胸。
师:让人感到温暖,以拨云见日的感受写目光,突出了温暖和鼓舞。
生:他瞅着我,就像饥饿的猛兽见到猎物,简直要将我撕碎扯烂吃掉,令人心惊肉跳。
师:将目光的愤怒描写得准确震撼。
生:他瞅着我,目光空洞,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漫无目的,令人无法琢磨,你只能在他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师:巧用比喻将虚无、空洞、令人无法琢磨的眼神描写得细致入微。
六、综合训练师:请以“我最的一个人”为话题,选取这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一个或几个特点,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片段。
完成后,同桌互换,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然后将你认为满意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同桌的,展示给大家,并略作点评。
生:我喜欢她的笑,她的笑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一双神秘的小眼睛,一笑就眯成一条缝,就像吃了棉花糖一样,蓬松而甜美。
当我悲伤的时候,她总会在我身边说:“没什么大不了,下次努力就OK了。
”推荐理由是:我喜欢她描写的小眼睛的笑,因为我就是小眼睛。
生(同桌):那写的就是你!(其他同学大笑。
)生:她面容和蔼,笑起来两个甜美的酒窝嵌在白净的脸上;她的声音优雅,就像唱歌一样悦耳动听。
她的经典动作是一只手插在裤兜里,一手拿着课本,嘴里发出抑扬顿挫的美声。
推荐理由是:我的同桌从笑、声音、动作三个方面写出了我们化学老师的特点,非常贴切。
生:她有一双小而明亮的眼睛,扎着一个马尾辫,她笑的时候,嘴角微微翘起,两个酒窝嵌在洁白的小脸蛋上。
说起话来,声音软软的,柔柔的,让你不知不觉进入梦幻的世界。
走路时,小小的马尾辫像刚发芽的柳条一样随风摇曳。
推荐理由是:她善于捕捉动人的具有个性的细节,写得很美,我喜欢!(其他同学笑。
)生:我和她是三年的挚交,她的身子细细的就像刚出锅的面条,柔软甜腻,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的,还不时露出粉红色的小腰带,真是过分地招摇,你都想上去照着她的小屁股踹一脚。
她戴着黑红相间的眼镜,感觉很文质彬彬。
如果她喜欢你,就会狠狠地拍你一下,然后扶扶自己的眼镜说:“娘内,捏你耶……”推荐理由是:XX同学就是这样。
走路和眼镜是她的代表性特点,捕捉得非常准确,描摹得非常好。
生:她的头发像被倒扣了一个鸟窝一般,额头上整天挂着个“三”字,几乎占了这张脸的三分之一,鼻子就像一块被揪下的湿面团胡乱地堆在脸上,两片肥厚的嘴唇,腻腻的,太“闪眼”了,让你都无法接受这上天“英明伟大”的决定。
推荐理由是:这个形象不雅致,头发、鼻子、嘴唇的特征描写得都那么令人讨厌。
以一个人的相貌写出讨厌的特点是我推荐的主要原因。
七、佳作欣赏师:下面我们共同赏析一下刘晨旭的《爱的四季》。
(屏显《爱的四季》。
生读后赏析。
)师(总结):平凡细节,呈现精彩。
司空见惯的平常小细节,却能感悟出生活大道理,精彩!小细节也能写出大文章。
以自然界的四季为喻,别具匠心,冬天的严寒是母亲重重的叮咛;夏天的酷热是母亲深深的怜爱;秋天的思念是对母亲的感恩;春天的回味是对母爱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