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内容摘要]音乐与文学之间是息息相通、交相辉映的。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生的热情、领悟作品主题、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荀子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表达人们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在生活中音乐充分利用并发展了这个特点,深入而细致地表达了人们各种不同的内在情感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人们也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章实则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而音乐善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文学作品的风格、意境、情感,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将音乐元素引入课堂,对于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生热情、领悟作品主题、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无疑是一种有意的尝试。
本人就音乐与语文教学进行尝试,由此总结出他们之间各方面或鲜明或隐含的关系。
一、息息相通——音乐与语文是相通的传统教学一直把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区分开来,对音乐不够重视,认为音乐与其它学科毫无关联。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证实音乐与语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从思维形式而论,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作吟唱,现今的语文教材中不少教材,诸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剧本)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它的产生与艺术是相通的。
如戏剧(影视)是将文学通过形象思维便为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可感形象。
由此可见,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二)从表现手法而论,音乐讲究以声动人,或跳跃起伏、或舒缓缠绵、或回旋激荡,以此扣人心弦,激起感情共鸣;而文章的骈散结合、长短错综,特别是诗歌,不也讲究一种音乐美吗?歌曲往往以词为基础谱写,中国著名的合唱曲《黄河大合唱》传诵大江南北,一直作为正义力量的象征,其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斗志和决心,正是先有光未然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而后冼星海为其谱曲,才有了这传诵世界的《黄河大合唱》。
正因为这样,音乐与文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不言自明了。
既然音乐与文学不可分割,而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乃至其它艺术的欣赏能力,鉴赏水平,那么音乐之于语文教学又何以能划出一条楚河汉界呢?(三)从感受美的角度来说,语文和音乐也是共通的。
音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那动人心弦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凝练的歌词,很容易为学生所接纳,音乐声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思维上天入地,浮想联翩,超越时空飞进美妙的艺术殿堂,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获取美感,辅德、促智、健美,逐步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音乐的音响效果通过感知与鉴赏,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语文的艺术内涵,深化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欣赏的过程中爱到美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成长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相辅相成——语文是花音乐是叶音乐是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在语文教学中若辅以音乐这片绿叶,那语文教学这朵红花必能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任何一篇文字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而音乐善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
音乐与文学本来就是同根同源,古往今来,哪一个作家、诗人不精通音律,不酷爱音乐?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了更丰富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不断的文学奇迹和再创造。
心理学也认为,音乐能调节人的大脑皮层,活跃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思维,这刚好弥补了语文教学有时略显枯燥、呆板的缺憾,从而使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生机,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经常加进一些音乐成分,让音乐和乐曲配合起来,让静和动完美的结合,促使其产生新颖的视觉、听觉,乃至思维上的享受。
就以上作文课为例: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文指导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享受写作的乐趣,从而越学越爱学。
在实践中,我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不失为一种值得一试的寓教于乐之法。
1、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为了指导学生描写美丽的春天,在课堂上我尽可能模糊“作文”意识,先是引导学生欣赏春景图:“老师把春天带进了课堂,看,多美呀!春姑娘还托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歌呢!大家听——”接着播放儿童歌曲《嘀哩嘀哩》:“春天在那里呀?……春天在小朋友眼睛里……”“春天多美呀!告诉老师,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这时的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此时我抓住时机,相机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回赠给春姑娘。
此外,我们还尝试了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名曲名作,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做法。
如在指导学生欣赏《喜洋洋》时,启发学生从轻快、悠扬、热烈、兴奋的旋律声中,想象劳动人民喜迎丰收的愉悦心情、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对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等进行生动传神的细腻描述。
既提高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又丰富了作文课堂教学,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写出了不少令人拍手叫绝的佳作。
2、让学生静心构思,轻松写作音乐能够加强人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的警卫,也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护者,它能够捕捉信息,并能“聚精会神”,使思维焦点集中;音乐亦能促进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的翅膀,也是创造力的源头。
小学生大多天性爱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和保持,为了净化写作环境,我们在学生起草、修改和誊写作文时,尝试播放了一些轻松舒缓的乐曲(比如班得瑞的轻音乐辑)。
实验发现,这样安排能令学生安静地进入一种书写氛围,有助于学生静心构思,专心致志地写作,而且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课堂气氛和谐轻松。
从作文课及多方面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教学中以乐传情,学生能更好的得到文学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双重熏陶。
首先,音乐的感染可以强化主题氛围,引人入胜,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学作品,可用音乐来传达,使文学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师生共同感悟文章的精妙。
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
此语道出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临其境,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身去体验,感悟那些难以言传的弦外之妙,实践证明,语文教学辅之以音乐艺术,能在一定范围达到这一目的。
由上述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音乐对于整个课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使语文教学这朵红花开放得更加灿烂,更加绚丽。
而语文教学对于音乐的促进也从中不言自明,它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感受了“音乐+语文”带来的无限乐趣。
三、交相辉映——音乐是河语文是鱼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激发人们联想和想像的一门艺术。
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
它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
它还能渲染情景,创造气氛,在创设教学情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它们都能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是创设语文教学情景,渲染气氛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戈登.德来顿曾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把世纪看成你的课堂,讲所有的科目融合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来学习”。
不论中、小学生就其年龄来说,借助形象进行记忆远比记忆文字、符号要容易的多。
加之,他们的理解、概括等思维能力还很有限,有意注意的时间还很短,因此,转变语文教学单一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音乐的美妙旋律给学生多方面的刺激,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不无裨益的。
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脑、耳、口、手等多个器官的功能,使之全方位参与学习过程达到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除此之外,它将左右脑协调起来,同时开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双重活动。
音乐与语文有机结合,变无意为有意、变无形为有形、变枯燥为生动、变厌学为乐学,使学生主动、活泼、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这是学生年龄特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无数教师在实践中证明,语文教学是否播放背景音乐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有着天壤之别,因为音乐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弥补了语文课堂只是读读、写写、讲讲的不足,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乐、轻松”。
另一方面,音乐就其形象性、生动性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促使他们主动、全面的发展,使之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活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预示着语文教法的改进与创新有着更广泛的前景。
而且长此以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提高了欣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能力。
此外,音乐可以与其它学科加强联系,吸收多学科的教学经验,以灵活的方式激活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
音乐这条河流里因为有了语文教学这条鱼变得富有生机,而语文教学这条鱼因为有了河水的滋润才更肥硕美味。
如此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何乐而不为呢?音乐走进语文课堂是一个大文章,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必然会出现多姿多彩的局面,而音乐的参与必然会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国三重春”如能借得各科教学教法的五彩之丝,又有何不能织出语文教学的缤纷之花呢?参考文献:[1].丁绪萍. 浅谈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2].蒋冬娟. 略论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3].小学语文教学[4].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