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完成 优质课件
斯大林格勒
马马耶夫岗 伏了波兰,在斯大林格勒却只占据了几栋房屋; 德军用38天占领了法国,在斯大林格勒却只占据了几条街道
士兵们无法依赖技术装备,两军之间往往只相隔一二十米,哪 一方更富创造性,更英勇无畏,更渴望胜利,更意志坚韧,便
能取得胜利
——《伟大的卫国战争》
战役结果:德国战败。
参战方兵力:苏联110万人。 伤亡情况:双方总伤亡人数估计 超过200万人。
军队准备:德国对南 线兵力进行了重组, 撤消了原南方集团军 群番号,新组建了A、 B两个集团军群。A集 团军群由利斯特元帅 指挥,下辖克莱斯特 上将的第1装甲集团 军和鲁夫上将的第17 集团军,由空军第4 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 其任务是攻占高加索 地区;B集团军群由 包克元帅指挥,下辖 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 集团军、魏克斯上将 的第2集团军和保卢 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 由空军顿河地区航空 队进行空中支援,其 任务是攻占斯大林格
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战前居民约60万人。它 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 南方的一个铁路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一家大型拖 拉机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又称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 该工厂是当时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厂,产量占全苏的一半,长 期以来扮演兵工厂的角色,战争时期主要生产坦克)。斯大林 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流域、库班河流域和 高加索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1941年, 德军占领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成为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
战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 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 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 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 队。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 战场总兵力的1/4。
名称:斯大林格勒会战
地点:斯大林格勒
时间: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至1943年2月2日结 束,历时六个半月,约199天。 参战方:苏联红军和以纳粹德国为首由罗马尼亚、 匈牙利、意大利等国组成的轴心国部队。
德军
780,900名士兵 2,928辆坦克 9,966门火炮 2,110架飞机
苏军
1,910,361名作战人员 5,128辆坦克 25,013门火炮 2,792架飞机
在莫斯科会战时,苏军只有17个兵力不多的诸兵种合成 集团军参加,没有坦克集团军;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参战部队增加到14个诸兵种合成 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坦克军;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 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 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 准确统计。
此役,苏军的损失仍要超过德军,不同的是:德军 是被整建制消灭,战斗力不复存在,新的部队不经一段 时间的训练形不成战斗力;而苏军残存的部队补充新兵, 以老带新,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而且德军人员和物资 难以补充,苏军补充的速度和数量则远超德国。德国的 实力因此而衰弱。
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石油、 粮食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
“4月5日 第41号指令(东线作战)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国防军 统帅部/国防军 1942年4月5日指挥参谋部 1942年第55616号绝密文件只传达到军官
古德里安
“闪击战”创始人 德军装甲兵之父
第二装甲兵团总指挥
赫尔曼·霍特 陆军上将
第二装甲兵团总指挥
斯摩棱斯克 明斯克
明斯克
摩尔曼斯克
明斯克
摩尔曼斯克
莫斯科
摩尔曼斯克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 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 最大的战役之一。
由于东线官兵表现得特别顽强和富于牺牲 精神,我军已取得防御战的巨大胜利。 敌人在人员和物资方而损失极为严重。敌 人在扩大所谓初期战果的努力中,已使主 力受到很大消耗。一但天气和地形条件具 备,我军必将再次赢得行动的主动权,迫 使敌人就范。 我们的目标是最终歼灭苏联红军残存的有 生力量。为此,应投入一切可供使用的力 量。同时,无论如何应保障欧洲西部和北 部占领区海岸的安全。
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 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 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