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
发表时间:2018-12-05T17:59:49.3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牟勇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土木工程数量与日俱增,土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
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土木工程数量与日俱增,土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
土木工程相关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施工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工程安全等多方面内容,故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占据重要地位。
如土木工程相关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缺陷,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还将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笔者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特点出发,就其安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措施,发表几点意见,以供相关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模式
前言
土木工程相关安全管理工作,既是保障土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还是维护施工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的基础保障,在土木工程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就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而言,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安全管理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导致近几年施工安全问题频生。
基于这一现象,如何针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调整,提高施工管理实际工作效率,成为各土木施工单位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特点分析
1.1 安全管理密集性特点分析
就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而言,虽然已经使用多种工程机械,以减轻施工人员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但仍有多数工作由人工操作完成,加之土木工程项目普遍规模较大,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劳动密集度较大。
而劳动密度高易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施工密集、混乱等现象,严重阻碍了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目前各建筑单位施工操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质水平高低不齐的问题,且总体安全意识较差,甚至部分施工人员在参与施工作业时,仍未接受过正式、有效的安全培训,从而进一步加大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难度。
1.2 安全管理流动性特点分析
土木工程项目普遍规模较大,且具有固定性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由多个施工单位共同完成一个土木工程项目,而施工单位的工作,也是在一定范围内由实际工程需求决定的,故而表现出较强的流动性。
土木工程普遍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加之施工单位的频繁流动,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风险因素,从而造成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困难。
并且就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而言,同样存在较大的流动性,施工人员更换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如在实际施工中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存在沟通问题,则会对安全管理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外,土木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多方面施工内容,而施工现场环境及不安全影响因素均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这种动态变化也是阻碍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的影响因素之一。
1.3 安全管理复杂性特点分析
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施工特点等均存有较大的差异,且各施工单位间施工水平高低不齐,这就导致土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量庞大、工作内容繁杂,从而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难度。
此外,针对不同施工操作或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重点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2.现阶段土木工程相关安全管理工作存有的问题分析
2.1 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未得到有效执行
土木工程相关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土木工程项目的各个工作环节,故而需要形成相对系统的管理模式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管理效用。
近期我国对于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相继发布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土木工程相关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针对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安全管理上应尽的义务和具有的权利,给出了相对详细的规定。
但就施工单位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甚至仍未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
2.2 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其中针对物的安全管理相对完整,而针对人的安全管理仍存在较大缺陷。
虽然多数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安排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但由于其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加之人数有限,导致对于现场人员安全不能形成有效的监控。
此外,土木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普遍存在形式重于实效的问题,严重降低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
2.3 政府对建筑单位的监管存在缺失
政府相关部门缺少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有效监管,也是导致施工单位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相关部门在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实施监管过程中,普遍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管理手段相对单一,多数仍沿用传统的突击性抽查的监管方式;另一方面,监管和处罚衔接存在较大的延时性,导致监管力度较低。
以上两点极大地降低了政府部门的监管有效性,导致部分施工单位存有侥幸心理,从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
2.4 施工单位岗前安全培训工作缺失严重
土木工程相关安全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但现阶段各施工单位岗前安全培训工作缺失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还增大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土木工程施工相关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分析
3.1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市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应积极优化监管模式,对各施工单位实施长期、有效、跟踪式的监管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联合处罚部门联合开展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工作,从而
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
3.2 加强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力度
各施工单位应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力度,积极学习同行业的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并细化施工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内容,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的排查,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
此外,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还应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灵活程度,及时记录施工单位、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情况,从而形成动态的施工安全管理。
3.3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培训工作力度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培训力度,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不仅有助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有效降低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工程整体的施工安全性。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培训的效用,施工单位还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施工人员实际经济收益联系在一起,以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素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速度。
但土木工程普遍规模较大、施工环境相对复杂,且施工本身带有一定的危险,加之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施工安全问题频生。
因此,各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力度、加强内部安全培训力度等措施,提高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意识及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确保土木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安全地进行,从而促进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苗青.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1839-1839.
[2]汤黎果.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6818-6818.
[3]许东升.土木工程中安全管理模分析[J].山西建筑,2015(2):247-248.
[4]王明,骆伟.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161-161.
[5]陈治国.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4(06):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