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导学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导学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导学案第一课时《口算乘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的计算。

2、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一、自主学习1、观察56页情景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2、看书上第57页例题1:坐碰碰车每人20元,求3人要多少元?3、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理解题意,列出算式: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探究20×3的口算方法方法一:把20×3转化成3个()相加。

方法二:想20里面有2个(),20×3实际上是2个()乘3,是6个(),即()。

方法三:先把20中0前面的2与3相乘得(),再看20末尾有()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即()。

2、探究200×3的口算方法方法一:把200×3转化成3个()相加。

方法二:想200里面有2个(),200×3实际上是2个()乘3,是6个(),即()。

方法三:先把200中0前面的2与3相乘得(),再看200末尾有()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即()。

3、比较找出最简单的方法4、探究12×3的口算方法:先用小棒摆一摆12×3=()(元)12=()+()10×3=()2×3=()()+()=()三、达标检测完成书57的做一做,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二1—5题2、拓展提高: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8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60页内容,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竖式的列法。

2 、通过自学60页内容,理解乘法笔算的一般方法,会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

2、竖式的列法及熟练应用。

一、自主学习1、(自学教材60页)三个小朋友在画画,一共有()盒彩笔,每盒有()枝,我会算。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你能想方法计算出有多少枝彩笔吗?2..............()()×..............( )3、在计算上面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数位要对齐,先算()×()=(),再算()×()=()最后算()+()=()三、达标检测1、列竖式计算24×2= 123×3=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的下面3、完成60页做一做1、2题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三1、2题2、拓展提高:在一段公路的一边种树。

先在起点种一棵,以后每隔阂米种一棵,一共种了234棵。

这段公路一共有多长?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理解进位的道理,并尝试总结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61页1、王老师要买连环画,我知道,王老师买了()套连环画,每套()本?2、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呢?用你的方法计算!3、你能用笔算的方法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连环画吗?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笔算乘法的时候,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2、遇到个位相乘满十或满几十该怎么办?三、达标检测1、列竖式计算28×4= 16×5= 117×3=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的()对齐,再从()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进几3、完成书上61页做一做1、2题。

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三3、4、5题。

2、拓展提高()里应填几?()()()6()×7 × 3() 1 ()()6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学习难点:一位数乘法中能否正确的连续进位。

一、自主学习自学62页例外1、每箱饮料()瓶,24箱饮料一共()瓶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3、自己尝试用列坚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15×3= 45×3= 345×3=2读教材第62页,理解题意。

完成教材“做一做”。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相同数位要(),从()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哪一位上如果有进位数,不要忘记()进位数。

三、达标检测:1、38×6= 33×4= 65×8= 314×5= 688×8= 789×5=2、有一养鸡场有鸡65只,5个这样的养鸡场有多少只鸡?3、判断下列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4 75 1 5 5× 6 ×8--------- --------2 4 2 0 1 2 4 0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三6、7、8题。

2、拓展提高观察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999×1=999999×2=1998999×3=2997999×4=3996999×5=4995﹍﹍999×8=999×9=反思总结第五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125×8 = 239×4= 345×7=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让学生看图列出不同的式子。

3、体会几个相同加数加法和乘法的转换思想4、完成教材第66页想一想。

0×3= 3×0= 9×0= 0×9= 0×0=5、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阅读教材第67页例5。

理解并列式运动场的看台分为()个区,每个区有()个座位,你能算算运动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列出式子2、你能口算吗?3、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能列出竖式计算出结果吗?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从()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数字,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要在那一位上写()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

3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三、达标检测:1、208 ×9= 607×5= 306×9=2、判断并改错2 0 63 0 9× 4 ×7 -------- --------8 0 2 4 2 1 6 3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四1—5题2、拓展提高把0、2、4、5填入算式,(1)使所得的积最小。

□□□× □(2) 使所得的积最大。

□□□× □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以及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理。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2×3= 20×3 = 200×3 = 2000×3=12×4= 120×4 = 1200×4= 1200×3=2、自学教材67页例题6,理解图意,并列式计算,选择你喜欢的算法。

3、观察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4、读教材第67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

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方法。

1、145×3= 1450×3= 14500×3=2。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可先用一位数去乘()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

3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三、达标检测:1、650×3= 460×7= 280×4= 480×6=2、判断正误4 5 0 5 8 0× 6 × 6--------------- ---------------2 7 034 8 0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四第6、7、8题2、拓展提高你能快速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5+10+15+20+25+30+35+40+45+50+55课后反思第七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一、自主学习1、自学教材第70页例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登月火箭,带250元钱够吗?( )≈( )大约得多少就用约等于号“≈”来表示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1、29最接近( ),( )×8=( ),所以29×8≈( )2、你会读上面的式子吗?读一读!3、估算:把要估算的数看成什么数来进行计算?4、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 )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积的近似值,中间要用( )连接。

5、完成第70页做一做三、达标检测:1、送小动物回家2、我来当老师(1)计算300×4时,可以想300表示3个百,3个百乘4得12个百,12个百是1200 。

( )(2)5×800的积,末尾有两个零。

( )(3)60是2与30的乘积。

( )90×2= 4×80= 600×7= 5×40= 11×8≈29×9≈396×7≈8×418≈30×3( )40×2 500×3( )3×500 200×3( )200×2 60×4( )600×4 4、在括号里填上相同的整十数,使下面的算式成立()×6=4()()×6=3()()×6=2()()×6=1()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五1—6题2、拓展提高实验小学511名同学去春游,租3辆大客车和8辆小客车,够坐吗?课后反思小客车可载客40人大客车可载客60人学习目标:1、掌握归一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