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学 (8)

测量学 (8)

长半径 a 6378245m
扁率 1/298.3
N
O1 GEOID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建立:进行了我国的天文 大地网整体平差,采用新 的椭球元素,进行了定位 和定向
大地原点:陕西省泾阳县 永乐镇
椭球:1975年国际大地测 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6 届年会
长半径 a 6378140 5m
各种工程,如城市建设、大型厂矿建筑、水利枢 纽,农田水利及道路修建等,在勘测设计、施工 放样、竣工验收和工程监测保养阶段的测量工作
(3)地形测量学
将小区域内的地物和地面起伏形状,按照 一定比例缩小后绘制成平面图或地形图
其它:
摄影测量
地图制图
小结:
测量学/测绘学偏重于研究地球 表层和物体的空间特性和变化。
研究对象? 研究途径? 提供成果? 应用领域?
例:地球物理探勘
地形图的认识; 野外工作的导航; 采样点的记录;
例:地球物理探勘
大部分地球 物理勘探技 术的信息采 集,要求按 照一定的测 线或测点进 行采集。
例:地球物理探勘
地球物理勘探的 成果资料进行分 析时,离不开空 间信息;
2、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基准面如何选择?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表面 陆地 海洋
❖地球自然表面——地球的固体和液体部分相对 于大气的分界面 ❖地球体——地球自然表面包围的形体
大地水准面
地球表面 陆地
水准面——处于静止
状态的水面(无数个), 同一水准面上各点重力位 能相等。
海洋 大地水准面——把地
大地水准面 球总的的形状看成是被海 水包围的球体;假定静止 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 封闭的曲面;
测量学
中国地质大学 土地科学技术系
李淑慧
第一章 绪论
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内容框架 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
1、什么是测量学?
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确定 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科学。
(1)大地测量学
1、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 2、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研究地球重力场
(2)工程测量学
测量仪器的发展 测距仪的发展
水准仪的发展 GPS
新技术的发展 摄影测量与遥感
其它的空间技术
仪器的自动化
GPS技术的出现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
地球的形 状和大小; 坐标系;
如何描述 点的位置?
测量学
如何测定地面点的位置, 并将结果描绘下来
如何保证测 量工作满足 精度要求?
测量的技 术手段: 仪器/方法
如何测定 点的位置?
误差理论; 工作原则 和程序
达到的目标?
1、认识和使用地形图; 2、掌握地理坐标,坐标系的概念; 3、掌握定点的方法,使用的仪器; 4、初步掌握地形图的测绘,工程放样的过程; 5、初步掌握相关的理论:地图投影,误差;
如何“测定”??
测量的基本工作:
1、测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2、测定两条边之间的夹角 3、测定地面上各点的高差
传递坐标
如何转绘??
如何满足规定要求??
“从整体到局部” 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先控制后碎部”
四、测量学的发展概况
测量理论的发展 大地水准面精化;
数据处理理论的发展; 测角仪器的发展
地图投影(见第七章)
地球椭球面
(B, L)
平面
(x, y)
小范围的情况下
X
OY
-Y
+X P +Y
-X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B
A s
a a1
b b1
X OY
小范围的情况
多大的范围可以接受?ຫໍສະໝຸດ ABC c c
水平面 a D b 大地水准面 D bh
R
O
距离
D
R tg
R
D3 3R2
高程
h R sec R D2
•大地体——由大地水
准面包围的形体;
大地体——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标准
大地水准面的特点
重力等位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 重力方向有局部变化,致使大地水准 面也就不规则,不方便计算。
参考椭球面
长半轴:6378245m 短半轴:6356863m
地球表面 陆地
海洋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
▪参考椭球——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并且 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旋转椭球
地球模型
地球表面 陆地
海洋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
高程:地面某点沿着投影线方向 到基准面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程
绝对高程:地面某点沿着铅 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垂 直距离。
相对高程和高差
➢相对高程:采用任意水准面为起算高程的 基准面 ➢高差: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
练习题
1. 同一水准面上的各点的_____相等。 2. 测量坐标系是建立在______上的。 3. 高程系统是以______为基准面的。 4. 天文地理坐标系和大地地理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5.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以___方向为x轴。 6.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实质上是忽略了_______的影响,它的允许
地理坐标 天文地理坐标 大地地理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
天文地理坐标系
地轴
天文地理坐标
子午面: 起始子午面: 子午线或经线、经圈: 纬圈: 赤道面: 赤道: 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
大地地理坐标
格林尼治子午圈 B=0°
子午圈
N
纬圈
•P
W
OB
•E
L •
• 赤道
=0°
大地经度L 大地纬度B
平面直角坐标系
范围是_____ 7. 大地水准面和参考椭球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8. 地质大学的绝对高程是50米左右,百望山的相对高程是300米,
如何理解? 9. 分别由地面两点的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算出的高差相等吗?
3、测量工作概述
测量工作的任务:
按照规定要求测定地物、地貌的相对 位置和绝对位置,并按照选定的投影 方式转绘到图纸上,成为一张地形图。
本课程的特点
总学时:40学时 讲 课:24学时 实 习:16学时
(分组实习)
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 理论指导实践
二、测量学的基本理论
地面点位的确定和表示 (1-2,1-3) 测量工作概述 (1-4)
问题
如何描述点位?
空间点的投影线方向投 影到基准面上的位置, 及该点至投影点沿投影
线方向的距离
在地球上的点位如何描述?
2R
影响的大小
距离
D=10km, D / D 1:100万 D=20km, D / D 1: 30万
高程
D=0.2km, h 0.31cm D=0.5km, h 2cm
总结
理论严密的坐标系统
Z •O Y X 直接需要的是平面坐标 计算复杂 小范围内没有必要,可直接假定。
(3)高程系统
地球上的一点
扁率 1/298.257
N
N
O2 O1
GEOID
小结:地球的模型
地球的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地球模型
地球表面 陆地
海洋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
2、地面点位的确定
点的位置 相对照的基准面、基准点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地球上的一点
地球模型
地球表面 陆地
海洋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
(1)坐标系统的类型
问题:椭球的选择
(我国的新旧 两种坐标系)
▪总地球椭球——和整个大地体最为接近的参考椭球; ▪参考椭球——与国家范围内的局部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
*我国的坐标系统的建立 P5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80年国家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 建立:与苏联1942年 普尔科沃坐标系联测 椭球:克拉索夫斯基 椭球 问题:参考椭球面与 我国大地水准面符合 不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