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体育教育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21世纪居民将具有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那就是户外娱乐要求不断增长,自然环境中娱乐区域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

随着人们空闲时间的增多,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休闲体育应运而“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奥运会的召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在社区生活中,体育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的主要内容及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人类的身体运动文化。

大众体育的本质不是以获得竞技性的运动成绩为目的,而是以改善和提高体育活动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及其生活质量为目的的。

当今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以高端竞技体育延展到社会体育的转型期,大众体育作为人们健身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很自然越来越受到普通人群喜爱与参与。

大众体育被誉为“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由于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体育人口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用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来指导目前我国的大众体育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使大众体育工作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是每一个大众体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大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群众体育”。

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是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整个社会生产日益朝着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所代替, 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

但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快捷和优质享受的同时, 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多隐患, 出现了许多所谓的“现代病”、“文明病”, 如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神经衰弱等病症。

这些病症已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 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人们渴望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通过一定的活动、锻炼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 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 同时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研究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时间、地点及频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构成、影响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四个方面,了解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现状,同时也可由此探索和分析其发展方向,推动奉化市大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前言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2研究方法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情况3.1.1参加锻炼的频率3.1.2参加锻炼的项目3.1.3参加锻炼的时间3.1.4参加锻炼的地点3.2参加体育锻炼人员的构成3.2.1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性别比例及原因3.2.2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年龄结构3.2.3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职业特点3.3影响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因素3.3.1体育意识3.3.2家庭教育的影响3.3.3学校教育的影响3.3.4消费观念的影响3.3.5业余时间、场地等的制约3.3.6其他因素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2对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是对奉化市的7个镇(7个镇为:大桥镇、溪口镇、莼湖镇、裘村镇、松岙镇、江口镇、尚田镇)的大众体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其他学者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分析成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奉化市7个镇的学生、上班族、家庭主妇及退休老人等不同人群的问卷调查,预备发280份问卷左右,随机抽取7个镇学生70人,男女各35人;上班族20-30岁的青年人70人,男女各35人;30-49岁的成年人70人,男女各35人; 50岁以后的70人,男女各35人;并对问卷进行设计、发放和回收。

2.3访谈法:通过对奉化市7个镇经常参加锻炼和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个别人群进行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的期待和对体育锻炼的看法。

2.4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的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四、计划进度:序号内容时间备注1 选题 2010.11.22—2010.12.032 选题论证 2010.12.04—2010.12.173 开题报告 2010.12.294 修正研究设计 2010.12.29—2011.01.105 问卷设计 2011.01.10—2011.01.156 问卷调查 2011.01.16—2011.02.177 数据分析、定初稿、 2011.02.18—2011.03.15撰写初稿 2011.03.16—2011.03.268 撰写论第二稿 2011.03.27—2011.04.099 论文定稿 2011.04.10—2011.05.0110 论文答辩 2011.05.15—2011.05.20五、主要参考文献:[1]秦风冰,潘贵芝,方萍萍对当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 J ].中国体育科技,2000年(第36卷)第一册[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1年[3]刘红.影响我国女子大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J ].西华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27卷第3期)[4]张发强. 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J ]. 体育科学, 1999,(1) : 427.[5]田雨普,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雨作用[J],体育学刊2004.17(7)66-68[6]邱婷,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落后的原因探析[ 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2[7]公为刚.大众体育概念和功能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6)[8]朱剑鸣. 发展大众体育的意义和趋势 [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05)[9]储利红. 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趋势 [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吕东旭,张明伟,论大众体育与健康促进[J]大连大学,2006,(4)[11]王银春,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宋保安,浅析北京承办08年奥运会对当代大众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01)[13]裴立新,等. 未来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02, 38 (9) : 4 - 5.[14] 陈昱.论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走向[ J ].南京体育学院报,2000年6月(第14卷第2期)[15] 刘瑾彦.论我国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福建体育科技,2010年4月(第29卷第2期)[16] 杨欣海.对杭州市下沙地区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管理观察,2010年4月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体育教育奉化市大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目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过程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目前我国大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应走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断加强对全国健身意识超前化和终身体育意识普及化的培养,形成组织管理系统的健全和法制化,促进大众健身方法的简便和科学化,顺应学校、社会和家庭体育一体化的道路,加强农村大众体育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充分挖掘大众体育市场的潜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生产日益朝着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所代替,使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加。

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水平也日益得到改善。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快键和优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多隐患,出现了许多所谓的“现代病”、“文明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神经衰弱等病症。

这些病症已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人们渴望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通过一定的活动、锻炼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同时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兴的产业,大众体育产业应运而生。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逐步实施和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研究迅速拓展,包括群众体育社会化组织网络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等,丰富了大众体育的理论体系。

然而,我国大众体育的趋势是什么?这值得关注和思索,以便为进一步完善大众体育的理论提供理论参考资料和依据。

2008年对中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对于中国体育事业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召开, 使中国成为世界体育中心, 让中国体育的发展得到一个极大的促进. 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蕴藏的巨大潜力的释放, 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是中国大众体育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我们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众体育的管理体制, 从而实现我国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大众体育是构成整个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大众体育,自1995 年以后的几年时间,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令人惊叹。

究其原因,这与整个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正如(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的一句话:“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人类的身体运动文化。

大众体育的本质不是以获得竞技性的运动成绩为目的,而是以改善和提高体育活动参与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及其生活质量为目的的。

当今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以高端竞技体育延展到社会体育的转型期,大众体育作为人们健身娱乐,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很自然越来越受到普通人群喜爱与参与。

大众体育的发展给各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也为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标准。

随着大众体育的日益产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其规模和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的程度正在不断的提高,在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也正在不断的增加。

大众体育是指人民大众在闲暇时间里,自愿参与的适合自己兴趣和有益自身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

他与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相比,更加具有自由和自选的特性。

今天我们把大众体育还称为休闲体育、闲暇体育、群众体育、余暇体育等等。

中国古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休闲做了如下的解释,休闲是指土地在一段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恢复土地生长能力的过程。

美国休闲研究学院主席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他使人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本能的感觉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驱动下的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