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gpoint引导下毛玻璃结节(ggo)支气管镜活检术广州医
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病史:女性患者,因“咳痰1 年余,发现右肺阴影2 周”入院。
患者无明显诱因间断咳痰,为少许白粘痰,时为黄粘痰,无伴发热、胸痛、咯血、气促。
2017.11.23 外院CT 提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磨玻璃片结节影.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临床诊断:右下肺阴影待查。
二、CT 分析:右下肺外基底段见片状磨玻璃影,边界不清,范围约23 X
26mm,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支气管穿行,穿行支气管旁可见血管伴行。
三、术前计划:病灶位于右下肺外基底段,大约位于第8 级支气管,位置较深。
首先通过LungPoint 增强现实(AR) 导航的Outline 工具在选取病灶所在层面勾画出病灶外周,系统自动生成3D 病灶目标靶点1 及支气管镜路径,3D 支气管树可见支气管通与病灶相通,所规划路径动画显示路径末端与病灶距离为
0mm 。
该病灶中心可见支气管征,且可见血管伴行,拟在病灶中央再增加一球体目标靶点2,引导路径末端到达病灶中心,提高阳性率。
由于有血管与支气管伴行,则把病灶靶点2 位置定于血管伴行支气管壁对侧,引导活检方向,以免取样时刺破血管。
四、LungPoint 实时引导:根据术前路径规划分析,选取支气管镜Olympus BF-P260 ,其外径
为4.0mm,工作通道直径为2.0mm。
患者于无痛镇静下操作,气道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以隆突为起始点,在LungPoint 引导下进行实时匹配,1 分30 秒后到达病灶附近(约第7 级支气管),明确病灶方向后,予径向超声探头沿导航指引病灶方向送入进行二次确认,可见典型超声“暴风雪征”,并可见血管伴行,确认LungPoint 引导位置正确。
于该处沿引导鞘管成功实施活检,五次取样均取到满意组织块。
手术全程耗时18 分钟顺利完成,出血小于3ml 。
五、术后:术后患者无发热及呼吸困难等不适,恢复良好。
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右下叶肺外基底段送检肺组织,肺泡腔内可见纤维素渗出,机化灶形成,特殊染色,抗酸(-)、PAS (-)、GMS (-)纤维素(+),组织改变为肺纤维素性渗出性
炎伴激化,未见结核、真菌及肿瘤。
六、总结:大多数肺部及气道疾病,如肿瘤、间质性肺病、肉芽肿性疾病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需要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技术来进行诊断,其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是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一项检查项目。
但由于支气管结构复杂且变异性大,各地区医疗水平差异性大,目前常规经支气管镜活检的阳性率仅为30%—50%。
该病例患者发现右肺磨玻璃阴影,影像学诊断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临床首先考虑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但患者病灶为肺外周结节,且为毛玻璃阴影,常规支气管镜及X 光下均不可见,为活检定位带来极大困难。
通过LungPoint 引导,可快速引导支气管镜到达病灶所在位置,且可通过AR 技术明确病灶所在位置及
方向,这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阳性率并缩短了操作时间。
LungPoint 为临床医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由于活检结果是良性病变,也使患者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和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术者简介李时悦,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呼吸内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介入呼吸病学、肺癌、弥漫性肺疾病;世界支气管病学和介入肺脏病学协会(WABIP )理事、会员部主任;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常务委员;卫计委医政司呼吸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介入呼吸病学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呼吸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呼吸与危重杂志编辑委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同行评议专家;2012 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李时悦“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及创新” (B14-0-3-03-R01 ); 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内镜名医奖;2010 年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内镜杰出领袖奖;2004 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HIV/AIDS 流行病学、预防控制与临床诊断、救治系列研究”
(第三负责人,2002-医-2-014-R03 )
钟长镐,硕士、主治医生,现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镜中心工作,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介入学组成员兼秘书,曾于2013、2014 年于德国海德堡胸科医院及日本国立癌中心进修,擅长超声支气管镜技术及导航支气管镜技术,作为呼研所李时悦教授团队成员在国内首先开展了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并于2016 年8 月完成了亚洲第一例阿基米德导航引导下经肺实质结节活检操作。
对气管良恶性狭窄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参与多项省内外科研项目的研究,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了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