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建议书

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建议书

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建议书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机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7)1.3可行性研究范围 (8)1.4结论与建议 (8)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11)2.1项目建设背景 (1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第三章市场分析 (17)3.1养殖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17)3.2种植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 (20)3.3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市场 (23)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与产品方案 (27)4.1建设内容与规模 (27)4.2产品规模 (28)第五章建设场地和建设条件 (30)5.1项目场地 (30)5.2建设条件 (30)第六章项目技术方案 (33)6.1项目发展思路 (33)6.2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33)6.3主要技术及方案 (34)第七章工程方案 (45)7.1主要构、建筑物 (45)7.2道路、游步道、晒场和停车场设计 (48)第八章节能 (51)8.1设计依据 (51)8.2节能措施 (51)第九章环境保护 (54)9.1项目区环境现状 (54)9.2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54)9.3水土保持 (56)9.4环境评价 (56)第十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 (58)10.1安全生产劳动保护 (58)10.2卫生防疫 (59)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61)11.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 (61)11.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63)11.3劳动定员 (64)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5)第十三章招投标 (66)13.1编制依据 (66)13.2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66)13.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66)13.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67)13.5招标情况 (67)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0)14.1投资估算 (70)14.2资金筹措 (76)第十五章效益分析 (77)15.1经济效益 (77)15.2生态、社会效益 (79)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81)16.1结论 (81)16.2建议 (81)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田园综合体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XX县XX田园综合体基地项目法人代表:XX1.1.3 项目建设性质扩建1.1.4 项目地址XX县XX综合垦殖场新田分场郑家水库1.1.5 项目建设期限26个月1.1.6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地方传统、特色资源,凸显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

以XX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①,遵循农业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畜禽-沼-传统农作物、油茶种植基地,畜禽-沼-水产养殖”生态养殖模式,把多效益和多种经营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按“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把发展农业生产与第2、三产业结合起来,吸收当地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对项目区进行田园综合体,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从而把项目区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发展的项目,以此带动和示范当地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把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①XX县地处XX湖生态经济区和XX省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内。

1.1.7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养殖业基地:500亩1、鹿舍:3600㎡2、猪舍:各种类型猪舍面积6973㎡3、生态水库养鱼:水面310亩4、仓库:2栋,600㎡5、兽医防疫室:100㎡(含防疫、检测及消毒等设备)。

6、环保、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池800立方米,贮气柜100立方米,集水池、酸化池、沉淀池及储液池等设施180立方米,生物氧化塘1200㎡,大型沼气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无害化处理设施150立方米。

7、饲料加工厂房680㎡及加工设备。

8、其他配套设施:梅花鹿野外防护围墙:4.2公里,进场道路1.2公里,电力工程1.8公里。

2、种植基地:2000亩1、油茶基地:利用养殖场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有机肥种植油茶基地1780亩。

2、大豆、花生、西瓜、板栗等种植基地220亩。

3、基地配套设施:主道路1.6公里,机耕道5.2公里,蓄水池8个,共3200 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2000立方米。

4、晒场6200平方米。

5、仓库:3200㎡。

6、生产机械购置:耕作机械、施药机械、锄草机等。

3、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建设:120亩1、农家乐:2200㎡2、农家饭馆:800㎡3、办公楼:400㎡4、宿舍:600㎡5、道路:1.8公里6、停车场:800㎡7、环保公厕:1座,120㎡ 8、水井:3眼9、购置玻璃钢船8座 10、防护网600米4、游步道、观景亭1、游步道:3200M2、观景、休息亭:8座1.1.8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1、项目投资总额本项目投资总额3099.51万元,其中:直接工程费2303.61万元,工程其他费487.31万元,工程预备费139.55万元,建设期利息22.52万元,流动资金146.52万元。

2、资金筹措项目投资总额为3099.51万元,其中:建设单位自筹资金为321.51万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25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78.0万元。

1.1.9 项目单位简况XX县XX田园综合体基地创建于XXXX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种猪、鱼养殖和果蔬种植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农业企业,该公司XXXX年正式注册“XXXX农业开发基地”,XXXX年变更注册为“XX县XX田园综合体基地”。

基地现有员工XX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XX名,管理人员X名。

在XXXX年荣获“XX市龙头企业光荣”称号。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1、委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

2、2008年2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4、《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5、《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农牧发[2007]9号。

6、XX省委、省政府《XX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纲要》;7、《XX市统计年鉴》2007年。

8、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其他有关法规文件。

1.3 可行性研究范围本报告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内容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为内容,开展多方面的研究。

具体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的确定、地址与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组织与管理、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招投标、节能、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

1.4 结论与建议1.4.1 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2、本项目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组织管理措施到位,切实可行。

3、项目充分吸收XX县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生产,使项目产业和谐结合,把传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4、本项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当地农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合理有效地利用了生态农业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

项目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了家禽和种植产品的安全性,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6、项目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7、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4.2 建议1、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本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本项目建设的招标工作。

2、项目建设内容较多,所有子项目建设都应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作好工程设计,力求使项目整体达到预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有利于建设管理、施工管理才能真正作到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有利于化解项目的工程风险。

3、公司必须设立专项资金帐户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

4、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2.1 项目建设背景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已不仅仅受资源制约,同时也受到市场制约。

加之入世后对农产品生产、市场和消费理念的冲击,迫使全国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其结构调整尤为迫切,更为艰难,也是良好机遇。

建设生态农业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种养殖,特别是生态农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主要围绕生态种养殖,生物链建立,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以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为目标。

为积极响应XX省委、省政府提出的《XX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XX 省廖坊灌区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XX县试点建设规划》,XX县XX田园综合体基地率先策应,积极跟进,以XX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廖坊灌区建设为契机,用创新的理念加快发展本地区现代畜禽业,使生态养殖模式成为XX县在建设XX湖生态经济区和节约环保型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