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资料

最新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资料

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凡需血量较多(>0.2ml)的检验,检验如多项血细胞分析、红细胞比积测定、血流变学、生化检验等,可用静脉采血法取得标本;个别特殊检验,如血气分析需采集动脉血。

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当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手腕部,国窝部和外踝部静脉。

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采血。

采用器材根据彩排血量可选用2ml、5ml 或10ml 一次性注射器,或专供医学检验用的真空定量采血装置(套筒式和头皮静脉式两种)、压脉带(止血带)、垫枕、30g/l 碘酊、75%的乙醇和无菌棉签(球)等。

采血步骤①采血前按检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采血器材,如注射器抗凝管或各种不同色码的真空尸—曰丄亠、E、亠幽U定量抗凝试管;②患者取卧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床边或台面垫枕上,暴露穿刺部位;③找好合适采血静脉后,消毒、进行穿刺采血,至所需血量后,解开压脉带、用无菌干棉球(签)压住伤口,拔出针头;④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瓶)壁缓慢注入适当容器,并防止产生泡沫,待血液自行凝固收缩后即可分离出淡黄色透明的血清。

如需要全血或血浆,则将血液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抗凝管(瓶)中,轻轻混匀,防止凝固,即为抗凝全血;⑤采血完毕,应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和号码,应将用过的器材放在固定的回收箱内,决不能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1)采血前应向病人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如遇个别病人采血后发生眩晕,可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嗅吸芳香氨酊,针刺(或拇指掐)人中及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注葡萄糖或嘱患者口服糖水即可。

如有其他情况,应立即找医生共同处理。

(2)应防止血标本溶血,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压脉带捆扎时间太长,淤血过久;穿刺不顺损伤组织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抗凝血用力振荡;离心机速度过快等。

(3)为了避免淤血和浓缩,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超过半分钟;(4)抽血时,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空气注入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5)当肢体正在进行静脉输液时,不宜由同一静脉采集标本;(6 )标本不能及时检测或需保留以复查时,一般应存放于46C冰箱。

空腹抽血的注意事项:1、尽量空腹12小时,抽血前可以刷牙。

2、检验血脂分析时请三天素食。

3、检验血糖时,早上不需要服降糖药。

4、检验内分泌激素时,请与相关科室的医生咨询。

住院病人:1、抽血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在输液,如果输的药物与检查项目相同时,注意避开。

2、抽血前尽量不要做活动量的运动,以免影响许多酶和内分泌的检查。

3、抽血前,其实关键的要作好健康宣教,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4、抗凝血要注意抽后摇匀,以免出现小凝块。

5、抽完后尽快送检。

6、无菌标本要千万注意无菌观念。

化验结果应该反映个体规律生活、 相对平静、 体内环境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实际情况。

因此非 急诊病人血液检测,我们一般要求早晨空腹采血。

空腹血是指清晨采血时,距前一餐12小时左右时所抽取的静脉血。

由于餐后 12s 14小时 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完毕, 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与稳定。

此时测得的 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机体的生理状态, 因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否则, 如果在进食 后采血, 则会因为食物的影响而无法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判断。

这是因为进食后, 由于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血液中葡萄糖、蛋白质、脂质及各种无机离子等呈现暂时性的变化, 因此用这种血液标本测得的各项结果, 不能反映某些致病病理因素的真实情况。

而且检验报 告单上的参考范围是由检测正常人空腹血而统计得到, 餐后血的检测结果是不能与它进行比 较的。

另外,空腹血的血清呈淡黄色,并且清亮透明。

饭后抽取的血液其血清常由于甘油三 脂的影响而浑浊,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重度脂血会严重影响各种生化检测。

因此,为了较为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代谢状况,请在每次抽血化验前禁食 12小时以上,并同 时注意近期不要明显改变饮食习惯。

很多人把空腹理解为不吃、不喝,这也是不科学的。

可以理解,在炎热的夏季,人很容易大 量出汗,一个人如果禁食、禁水 12 小时,体内血液会浓缩而不能真实地反映被检测者的真 实的病理情况。

同样在采血前,大量饮水也会造成血液稀释。

运动对化验结果是有影响的。

剧烈运动会打破体液原有的平衡, 大量汗水的挥发, 以及激素 含量的变化,使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急剧变化:如钾、钠、钙、葡萄糖、 尿酸、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等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当然,这种变化可因人而异,并 受环境的影响。

平时不注意运动的人, 剧烈活动, 肌酸激酶活力会明显上升; 训练有素的人, 经过剧烈运动后, 肌酸激酶活力上升虽不特别明显, 但其组成中的某些成分也较一般人要高。

因此在检查前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服用药物对生化检查也是有影响的。

有学者认为, 为了得到正确的检验检查结果, 病人有必要在检验前停用有影响的药物。

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 时间合理地隔开是必要的,必要时要咨询医师。

采血时机,对于非急症病人多数医院将采血时间安排在早晨 据 的。

空腹血不仅仅指禁食多长时间。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这一时期人体内环境相对平衡,能 够比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身体的状态。

一些较为特殊的检查项目, 有自己特定的采血时机, 必 要时向医师咨询。

抽血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身体不适来医院所进行的针对性检验, 还是健康人群的体检, 抽血都是必不可缺的环节, 而血液中的各种生理病理指标也是判断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参考 依椐。

面谈谈抽血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⑴ 体检化验要求早晨采空腹血,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 (虽仍为空腹) 。

所以受检者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抽血前一天勿暴饮暴食(尤其是饮酒) ,保证足够睡眠。

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量,不要吃食 物,保持空腹, 除某些必须按时服用的药物以外, 尽量将其他药物移到抽血之后再服用, 以 免对某些实验结果有干扰。

如是住院病人, 应在起床身体运动量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下, 由 医生或护士为您抽血。

⑵ 抽血前需禁食 8- 12 小时,以免受乳糜颗粒干扰或影响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但过度 空腹,若达 24h 以上,某些检验会有异常结果。

例如血清胆红素可因空腹 48h 而增加 240% ; 血糖可因空腹过长而减少为低血糖; 血脂空腹过度, 甘油三酯、 甘油、游离脂肪酸反有增加, 而胆固醇无明显改变。

故空腹并非越长越好, 近年国外有人主张胆固醇单项检验, 不必空腹 抽血。

⑶ 抽血时放松心情,可避免因恐惧而造成的血管的收缩,不会引起采血困难,同时也可避 免神经血管反射造适当停药或将用药时间与留取标本7 点至 9 点左右,是有科学依成的晕厥。

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一般在2〜20ml左右,最多不会超过50ml。

经常听患者说抽了这么多的血需要多少营养才能补回来呢? 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和紧张,因为这只占人体全部血量的0.5 一3左右,不需要任何补充和特殊营养,人体完全可自动进行调整和适应。

⑷ 抽血后在针孔部位按压3 分钟,以压迫止血。

不要按揉针孔部位,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压迫止血的时间应充分,每个人的凝血情况各不相同,个别人需较长时间方可凝血,因此不要看到皮肤表层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肤下面造成青淤。

如果不慎有小片青淤,会有轻微触痛,但请你不必惊慌,可过24 小时后再做热敷,以促进淤血吸收。

一般的小量淤血多在3到5天就会逐渐吸收而颜色变浅。

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体内一些化学成分与进食种类和时间长短在血液中的含量会有不同的变化。

因此,我们到医院检验科抽血检查血液时,如果对进食种类和时间掌握的不好,对所查的结果会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现将抽血前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一般需抽血化验的项目,首先应到相应的科室咨询医生。

2、检查血液有形成份(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空腹、餐后都能进行检查,而不影响结果。

3、检查血液化学成份类(如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类项目等)原则上是空腹为好。

但若因病情急需,也可随时抽血检查,给疾病诊断积累参考数据。

4、检查血脂时,应在检查三天前,禁服一切降脂药物和进食大量的高脂蛋白食物(特别是有脂血史的病人),饮食以素食为主,检查时必须空腹取血。

5、检查血糖时若是空腹血糖,应在进食后 5 小时以上,若是餐后血糖,应在平时进食后准确2 小时取血。

了不影响治疗的效果,及时准确地拿到检验报告,在您化验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2. 生化检验必须空腹抽血,如有特殊需要,请遵医嘱。

一般需空腹12-14 小时,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可以较真实的反映机体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 不同的检查项目要向医生询问清楚,如血脂检查前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必须空腹;餐后血糖要进餐后检查。

4. 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避免血肿。

5. 抽血时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困难。

6. 抽血后,在针孔处按压3-5 分钟,不要揉,以免皮下淤血。

如有出血倾向,应延长按压时间。

7. 若局部出现淤血,24 小时后用毛巾热敷,可促进吸收。

由于人体的生理特性,体内一些化学成分与进食种类和时间长短在血液中的含量会有不同的变化。

因此,我们到医院检验科抽血检查血液时,如果对进食种类和时间掌握的不好,对所查的结果会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现将抽血前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一般需抽血化验的项目,首先应到相应的科室咨询医生。

2、检查血液有形成份(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空腹、餐后都能进行检查,而不影响结果。

3、检查血液化学成份类(如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类项目等)原则上是空腹为好。

但若因病情急需,也可随时抽血检查,给疾病诊断积累参考数据。

4、检查血脂时,应在检查三天前,禁服一切降脂药物和进食大量的高脂蛋白食物(特别是有脂血史的病人),饮食以素食为主,检查时必须空腹取血。

5、检查血糖时若是空腹血糖,应在进食后 5 小时以上,若是餐后血糖,应在平时进食后准确2 小时取血。

1. 基本要求:患者在采血前24h 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不宜改变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

静脉血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内进行。

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

门诊患者提倡静坐15 分钟后再采血。

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例如激素类和酶类检验项目,因此患者应注意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腹采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3. 患者体位:有些血液成份存在立位与卧位之间的差异,例如血糖,为减少这种影响,患者的体位应相对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