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情况的工作报告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向本次会议报告法院执行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上级法院对“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十分重视,今年3月份县人大对法院执行工作专门进行了视察。
到2018年年底基本解决执行难,是山东各级法院对执行工作的总体要求,为实现这个总体要求,我院抓住机遇,坚持以最大限度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目标,把“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执行规范管理,确保执行公正、高效。
以全院“管理创新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执行规范化管理。
一是加强对执行实施权的监督制约。
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做到全程留痕、全程公开、全程监督。
二是落实权力清单制度。
进一步划清执行人员的权利界限,确保每项执行行为均于法有据、有章可循。
三是严格落实执行异议制度。
当事人或案外人对执行有异议的,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救济权力。
四是继续深化执行公开。
推进执行进展短信告知、邀请见证执行等举措,保障当事人和人民群众对执行案件的知情权、监督权,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认真落实相关执行
行为规范。
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有关规定,杜绝随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现象发生。
此外,在变更追加执行主体、财产申报和财产调查、财产保全、网络司法拍卖、执行和解、仲裁裁决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参与分配、股权执行等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管理、监督。
(二)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有财产案件应执尽执。
为破解执行难,进一步加大了执行工作力度,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绝大部分得到及时有效执行。
一方面,坚持严格、依法执行,对不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积极适用查封、扣押、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促使其履行法律义务,去年以来共实施拘留256人次。
对有能力履行法律义务却恶意逃避执行、暴力抗拒执行的,及时固定证据,坚决依法打击,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方面,坚持把握好执行政策,树立“公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最大限度实现胜诉人权益,又不随意扩大执行范围而侵犯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既依法规范采取执行措施,又妥善把握时机、讲究策略、注意方法,防止诱发新的矛盾、风险,努力实现履行职责与服务大局、加强执行与促进发展相统一。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智慧执行”水平。
为解决执行难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在执行领域的运用。
一是完善远程指挥系统和流程管理系统。
实现了所有执行案件网上办案、网上公开、网上监督,通过设置提示提醒、审批管理、监督督促、程序控制、廉政风险防控等节点,对执行案件进行节点监控。
二是加快查控一体、安全高效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