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业余训练特点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业余训练特点

浅谈青少年皮艇运动员的业余训练特点
摘要:皮艇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在充分考虑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所提供的业余训练条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训练内容,以获取最佳训练效益,实现从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转移。

关键词:青少年皮艇运动员业余训练
随着国家对水上项目的重视,很多省、市成立了皮艇训练的多级梯队。

那么把青少年时期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13-14岁)和提高阶段(15-17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

1.耐力训练特点
在皮划艇运动中,有氧耐力已成为皮艇训练的基础训练课程。

1.1在13-14岁年龄阶段应以一般耐力的有氧练习为主,促使其形态、机能、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得到改善,增强其生物适应能力。

1.2在15-17岁年龄阶段,不仅要坚持一般有氧耐力水平及练习手段,还应逐渐加强负荷量与强度,提高专项有氧耐力的基础训练。

2.速度训练的特点
速度训练是青少年皮艇业余训练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皮艇比赛中的地位也比较重要。

2.113-14岁的皮艇青少年的速度训练主要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反应速度和单个技术动作的速率为主的训练。

利用青少年速度发展的敏感期,加快反应速度的技术动作的重复速度的训练,提高神经
反应的灵活性,建立灵敏快捷的神经传导通路。

2.215-17岁的青少年,随着力量素质的增强和神经支配肌肉能力提高,为速度的发展和保持动作的高速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

该阶段虽仍以提高有氧能力为主,但着重提高速度的时效性和利用率也势在必行。

3.力量训练特点
皮艇运动是一项对综合力量(特别是上肢、核心力量)要求很强的周期性运动项目。

根据青少年骨骼肌肉系统的生长发育规律,安排力量训练的原则应是:先是速度力量,继之是耐力力量,最后是最大力量的增长。

3.1对于13-14岁的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应有利于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宜采取促进全身肌肉力量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要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的力量。

3.2对于15-17岁的少年皮艇运动员,除上面提到的训练方法外,可增加杠铃和器械的重量。

由于15-17岁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已向专项向力量过渡的时期,此阶段是综合提高阶段可偏重于专项模仿练习,逐步实现一般力量向专项力量的过渡。

4.技术战术训练特点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的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运动员机体能力、合理有效完成皮艇动作的方法,对提高运动成绩、获得比赛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113-14岁青少年皮艇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主要是在身体全面训
练基础上进行的,要从培养动机、激发兴趣和爱好、调动学技术的积极性入手。

4.215-17岁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皮艇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技术逐渐熟练,整体竞技能力得到了发展,尤其是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有了巩固提高。

4.2.1继续改进完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适应高强度比赛、保证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技术日臻完善,达到每一桨水下技术的最佳效果。

4.2.2加强周期性动作的节奏感,保持节奏的稳定性,利用长距离的持续划桨来提高有氧训练,同时运用变速长划来增强机体调节机制,进而适应不同训练强度和比赛的技术要求。

4.2.3在战术训练上,主要学习起航速度转入途中速度、途中水下每一桨速度和冲刺速度的体力分配,不断进行模拟比赛,学会各种情况下的战术运用。

4.2.4培养运动员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树立百分之一秒也是势在必争的意识,以求得最后的胜利。

5.运动负荷的特点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要根据个体差异和负荷、疲劳、恢复三者的辩证关系为原则,没有负荷造成的疲劳就没有训练。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的训练,因其是特定的一个群体,所以他们的训练有着自己的特点:通过对他们13-14岁阶段的训练培养了他们对皮艇的训练兴趣,全面发展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着重发展了一
般耐力和技术动作的协调用力。

通过对15-17岁阶段的训练发展了专项耐力和专项速度,系统地提高了有氧水平,完善了技术和节奏,充分地提高了个人能力。

为以后进入高层次运动队,进行更加系统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青少年皮划艇教学大纲.
[2]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皮划艇).1999.
[3]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教材).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重点体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