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 项目提要 (1)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3)1.4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5)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2.1项目建设背景 (6)2.2建设的必要性 (7)第三章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0)3.1项目区概况 (10)3.2土地资源分析 (12)3.3劳力资源分析 (12)3.4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12)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4)4.1 市场分析 (14)4.2 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14)4.3市场营销 (15)4.4市场风险分析 (15)4.5社会需求 (16)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进度 (16)5.1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16)5.1.1指导思想 (16)5.1.2建设原则 (16)5.1.3建设目标 (17)5.2 项目建设规模与布局 (18)5.3技术方案 (18)5.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2)6.1 环境影响 (22)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2)第七章项目管理及组织运行 (23)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23)7.2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24)7.3 经营管理措施 (24)7.4 技术培训 (25)7.5 劳动保护 (25)第八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8.1投资估算依据 (26)8.2投资估算 (26)8.3资金来源 (27)8.4资金使用和管理 (28)第九章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结论 (29)9.1经济效益分析 (29)9.2社会效益分析 (32)9.3生态效益分析 (33)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33)10.1 农业产业化经营 (33)10.2 农民增收 (34)10.3 其它社会影响 (34)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35)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35)11.2 问题与建议 (36)附表:附表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图:固原世茂丽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建设位置图固原世茂丽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布局图附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固原世茂丽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及深加工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管理单位:固原市原州区发改局1.1.4 项目建设单位:固原世茂丽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法人:王关华1.1.5 技术依托单位: 宁夏自治区林业局产业办1.1.6 项目建设地点:原州区三营镇甘沟村1.1.7 建设内容与规模1.1.7.1枸杞基地(1)新建有机枸杞种植基地10000亩;(2)新建基地防护林带及隔离带11条;(3)培训有机枸杞标准化生产专业技术人员400人;(4)建50000m3蓄水池一座,安装滴灌设施10000亩;(5)建基地办公厂房一处,720 m2。
1.1.7.2枸杞加工(1)建成枸杞蒸气烘干房10条,太阳能烘干房10条,每条60m2,共600m2;(2)建成占地50亩的枸杞精加工厂房一处;(3)建成枸杞干果包装线2条;(4)建成枸杞全粉、原汁、多糖、饮料、籽油生产线各一条。
1.1.7.3枸杞营销(1)推出西海固品牌的枸杞系列产品,强力打造“在世界上最贫瘠的土地,种出了最好的枸杞”的枸杞营销文化;(2)建成西海固品牌枸杞系列产品展销厅。
1.1.8 建设期限:3年(2011-2013年)1.1.9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共需资金1290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投资19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企业自筹10000万元。
1.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10.1基地建设基地模式:GAP有机种植;种植规模:10000亩;种植品种:宁杞1号,宁杞7号;种植密度:222株/亩;补水方式:滴水灌溉;1.1.10.2枸杞加工枸杞烘干:3×2×30蒸气烘干,20万元/条;3 ×2.5×30太阳能烘干,47万元/条;加工厂房:用地50亩枸杞包装生产线:2条枸杞全粉生产线:1条枸杞果汁生产线:1条枸杞多糖生产线:1条枸杞饮料生产线:1条枸杞籽油生产线:1条1.1.10.3枸杞销售单位产量:120—200公斤/亩总产量:120—200万公斤销售价格:60—80元/公斤销售收入:10640万元/年生产成本:3858.2万元/年销售费用:123.5万元/年销售利润:5927万元/年投资成本:12900万元利润率:41.4 %税收:1272万元/年(税率12%)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15年税前财务净现值:6320万元税前内部收益率:24.47%税后财务净现值:48175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20.97%投资回收期:5.87年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2.1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等的通知(规开函[2010]97号)。
1.2.2《宁夏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1.2.3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布局规划》。
1.2.4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宁夏林业优势果品产业带建设实施方案》。
1.2.5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宁夏经济林发展规划》。
1.3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应1.3.1经济效益1.3.1.1枸杞种植:建成有机枸杞种植基地10000亩,第三年可达到收支平衡,第五年可收回前期投资,在之后的15—20年内每年的销售收入为8000万元—12000万元,较传统种植收入提高2倍以上。
1.3.1.2枸杞加工:建成年生产50万公斤枸杞的全粉、果汁、多糖、饮料、籽油的精、深加工项目,枸杞果品的附加值可增加2000万元。
1.3.2社会效应1.3.2.1辐射带动项目辐射原州区三营、头营、彭堡三个乡镇,带动枸杞种植户4000余户,由于项目的实施,同时带动包装运输业、食品、农资、农药等行业的发展。
1.3.2.2劳动就业枸杞种植基地长期固定用工400人,年均工资2万元/人为800万元;季节性临时工1000人,每年用工100日/人,按70元/日·人计为700万元;枸杞采摘期每亩产枸杞鲜果750公斤,采摘劳务费按2.4元/公斤计算,10000亩枸杞第年支出采摘劳务费为2000万元。
10000亩枸杞基地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增加劳务收入3500万元。
1.4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 综合评价本项目是原州区林业十二五规划的组成部分,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项目的实施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有利的自然、社会经济及广阔的市场条件。
该项目的基地建设是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实施的,培育了一个枸杞种植龙头企业,可进一步带动原州区枸杞生产、包装、销售、加工上一个新的台阶。
项目区建设条件和生产条件全部具备,有很强的优越性。
生产技术手段应用GAP有机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
项目建设布局合理,技术措施可行,投资估算规范。
同时该项目是绿色AA级产业,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对繁荣市场经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作用。
1.3.2 论证结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显著,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项目辐射带动能力强,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项目建设用地落实,符合环保要求,项目预期经济效益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项目自筹资金有保障,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原州区北部清水河流域的枸杞种植已初具规模,发展前景乐观。
目前,原州区已有5万亩的枸杞种植面积,已能构成产业框架,其规模已形成了一定的农业产业体系。
但缺少一个具有规模种植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在枸杞外销上价格往往有很大的起伏,没有市场竞争优势,挫伤了茨农进一步发展枸杞种植的积极性。
原州区通过枸杞南移项目,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引进枸杞种植龙头企业,将会进一步优化枸杞产业内部结构,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创建名优品牌,以适应枸杞国内国际市场需求,为林业的发展增加活力与后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业发展,从而达到原州区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原州区北部的清水河流域,近年来土地次生盐渍化程度相当严重,据统计次生盐渍化耕地已近10万亩,种植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由于土地盐碱化产量极剧下降,每亩收入在400元左右徘徊,投入产出经济比例失调,有时甚至投入大于产出,极大的挫伤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枸杞适宜在盐碱地栽植,如果种植枸杞,年均亩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枸杞因其耐盐碱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高收入的经济优势在这片次生盐渍化土地上正在逐渐取代农作物种植。
有机枸杞基地示范项目的建设,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发展前景看好。
2.2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建设对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区把特色种植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枸杞作为特色种植的一部分,已初具规模。
目前随着枸杞市场销售形势的走好,枸杞价格日益提升,农户对种植枸杞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应把枸杞产业作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
目前,原州区林业生产水平尚低,结构模式及种植品种单一,不能构成产业框架,形成不了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产业体系,因而缺少市场竞争力。
调整林业生产布局,优化林业内部结构,实现以短养长,在立足当前先进林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前提下,以发展有机枸杞为主的林业经济产业,建立生态经济综合林业模式,是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原州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壮大林业特色产业,提高林业生产效益。
该项目对推进原州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基础条件、改变原州区由于枸杞生产技术不高,果品质量较差的现状,打造原州区有机枸杞品牌。
该项目的建设对推动全区枸杞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有机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推进枸杞品质的提升,产量的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2.2.2 项目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原州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5%,“三农”问题始终事关全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009年底,全区农民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9.8万人。
巩固扶贫成果,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发展问题,尽快使他们脱贫致富,是全区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会议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原州区实际,发展有机枸杞基地示范项目,为农户创造致富条件,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该项目可直接带动周边群众进行有机枸杞标准化生产管理、带动面积达1万亩以上,辐射整个原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