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美术教育》(幼儿园ppt课件)

《小班美术教育》(幼儿园ppt课件)


• 1、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经验,为艺术创作 积累素材。 • 2、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创设自由宽松的 活动环境。 • 3、鼓励合作绘画,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 4、在幼儿创作兴致正浓时,不轻易打扰他 们。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让美术完善幼儿的人格。

美术活动为儿童真正人格的发展,提供 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孩子来说画 画是一种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易行 的活动。在画的过程中体验到绘画的快感, 绘画这种活动能够使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 理变化(生气、高兴、自卑、喜爱等等), 就很自然的通过绘画抒发、发泄出来。绘 画对孩子心里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涂鸦阶段 1. 无控制涂鸦——线条 不分化、愉快的机械 运动(杂乱线) 2. 有控制涂鸦——单一 线、控制线、圆圈线 3. 命名涂鸦——命名线
象征期
1.儿童常画一些大圆圈小圆圈或模仿成 人的文字书写动作,并懂得以一个单 独的线条来命名的一种物体 2.儿童并不是先有主题在作画,而是画 完之后再赋予其意义 3.儿童对作品所赋予的意义又是不确定 的,经常会加以改变
• 1、常规性的材料。如各种的纸(图画纸、 蜡光纸、皱纹纸等)、剪刀、蜡笔、油画 棒、固体胶、双面胶、橡皮泥等让幼儿进 行泥塑、绘画、折纸、剪纸活动的材料。
• 2、各种自然的、低结构的材料。如:各种瓶子、 各种盒子、毛线、石头、泡沫块、坚果壳、各种碎 布等等。让幼儿通过接触这些材料摸索出各种材料 的性能,增强认知,并能将材料创造性地综合利用, 玩出新花样。如提供吸管、颜料可用于吹画;提供 玻璃珠沾上颜料在纸上滚画,再添画;提供牙刷、 钢丝网可以玩刷画;各种的废旧物品如瓶瓶罐罐、 旧纸盒、纸箱、纸盘、碎布、蛋壳等可让幼儿进行 变废为宝的创作,经过装饰和制作,能做成布贴画、 蛋壳画、印章画等。丰富的材料能引发幼儿开展形 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在美工区活动的兴趣,增 强创作的欲望
• (二)主观的审美 感知阶段(2-7岁)
• 1、强烈的注意颜色— —色彩美比形式美更 具吸引力 • 2、对题材与现实生 活进行相关的联想 • 3、关注局部而非整 体
三 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
•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 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 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 终目的。”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应让儿童自由表现自 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动按照自己的情感 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幼儿美术教育 理论家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提出:“美术 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其作用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 康成长。” •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来进行人生教 育,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价值, 引导儿童去发现美,感受美,形成健康的人格,身心得 到和谐的发展,也正是我们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象征阶段——符号化、未分化、凭借主观直觉 (1)早期象征阶段 造型上:简单线条勾勒轮廓、缺乏完整性、 语言补充、 色彩上:颜色少、小面积涂色不均匀、 构图上:无空间逻辑关系
• (2)中后期象征阶段 题材变广、 颜色偏好、按色择物、 轮廓内涂色、 空间关系秩序
图示期
四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努力将头脑中 的表象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 时期的儿童表达意愿、发泄情感的欲 望增强,但又受语言尤其是文字符号 的限制,不得不借助动作和表象来表 达,图画变成了他们最有效的交流方 式。
• 3、图式阶段——感受性、 手眼协调、 缺乏写实性 • (1)早期图式阶段 • 造型——图形开始融合、 死板 • 色彩——精细、按物择 色、不协调 • 空间——层次感、比例 远近关系较差、
• (2)后期图式阶段 • 造型上——线条流 畅、结构合理、细 节表现、尝试立体 • 色彩上——主色调 统一于主题、协调、 情感与色彩挂钩 • 构图上——某一角 度表现、遮挡式画 法、主题相关
(二)使幼儿个性得到自然发展。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 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 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幼儿通过视 觉艺术这一方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 体验到快乐、成功,美术活动为幼儿提供 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
• 幼儿总是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画面丰富,充满想像。他们的画多为抽象画, 线条歪歪扭扭,图形没有规则,画面虽凌乱, 却表达了他们的思想和对事物爱憎的情 感。 通过画画,孩子宣泄了自己的感情,他 们指着自己的画,总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我们 成人不防多听听孩子们的解说,耐心地做忠实 的听众,用孩子的眼光去观看和欣赏每一幅作 品,多给孩子以鼓励和启发,不要追求画得像 与不像,这样,你会发现孩子们画得更起劲, 更自信,也更快乐啦。正如罗恩.菲德所倡导 的“让儿童以异于其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 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
幼儿绘画人物定型特点
蝌蚪 人 有五官的蝌 蚪人
有五官和四 肢的 蝌蚪人
(二)幼儿手工发展阶段的特点
• 玩耍阶段:2-4岁 • 直觉表现阶段:4-5岁 • 灵活表现阶段:5-7岁
• (一)玩耍阶段(24) • 无目的、享受变化 的快感——使用手掌、 指尖压、挖、撕, 剪刀随意
• (二)直觉表现阶 段(4-5岁) • 有意图的制作、 • 团搓压捏表现基本 特征、 • 非理性、夸大的、 • 单纸折叠和剪出直 线弧线、但幼稚粗 糙
• (三)灵活表现阶段 (5-7岁) • 制作复杂喜爱的形象、 • 拉、雕塑等技能出现、 • 有一定的细节和特征、 • 伴有情节场面、 • 自剪自贴、光滑整齐 • 多纸折叠且立体精细
(三)美术欣赏能力发展阶段
(一)生理性的直接感知阶段: • 视觉感知能力:出生2周内即出现颜色视觉 (辨别和喜爱偏好) • 听觉感知能力:对女性声音的敏感度 • 总体:未分化、基础
(三)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培养创造能力

艺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职业艺 术家,而在于利用这一手段启迪儿童成为 他人艺术的欣赏者和自己艺术的创造者。 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从前的艺术太注重 技能,现在的艺术是注重儿童的个性,儿 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
•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 们喜欢涂涂画画、敲敲打打、搓挖泥巴, 堆砌沙堆,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 的兴趣,他们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幼儿在 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 方法有以下几条: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 激发创作的兴趣
• 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美工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 活动的质量,简单单一的材料是激发不了 幼儿的兴趣。我们提供的材料应种类丰富, 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愿 望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决定玩什么、怎么 玩。美工区可提供的材料形式多样、种类 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四 幼儿美术教育发展阶段
• 1.传统美术教育 • 2.关注幼儿个性化发展,讲美术要素融入在 作品中 • 3.注重幼儿自我内心的表现,运用自己的方 式表达作品
线条想象画
五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 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 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美 工区是专门为幼儿提供自由欣赏和个性创作的活动 区域,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在美工区 中,幼儿通过支配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美工材料来开 展活动,随心所欲地绘画与制作,尽情舒展内心的 喜欢和兴趣,表达自己的想象与创作。因此,活动 材料是幼儿顺利开展美工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能 否利用好美工区,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 创造美,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有策略的投放美工区的 活动材料。
• 3、造型材料。幼儿年龄小,缺乏一定的技 能,这会影响其完成高质量的美工活动, 进而影响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 必须为幼儿提供提高创作水平的支架。在 美工区就可以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用来造型 的半成品,供幼儿自由选择,配合其它材 料进行自主创作。如小班“给妈妈做头发” 除了提供彩纸,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已制作 好的卷发和已剪好的直发,供幼儿选择。
(一)幼儿绘画发展阶段
阶段与特征
涂鸦阶段
象征阶段
图示阶段
无控制涂鸦
有控制涂鸦
命名涂鸦
早期
中后期
早期
后期
涂鸦期
涂鸦期是一岁半至四岁左右的幼儿在没有 明确的绘画目的的情况下,以游戏的形式, 不受或少受视觉控制,随意进行的画线活 动。这种画线活动,是幼儿最初的绘画方 式,虽然幼稚、单纯、混沌,但却蕴藏着 幼儿智慧发展的火花。
(一)装饰美的环境 营造艺术的氛围 • 美工区的活动环境对幼儿美工活动的开展 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赏心悦目的环 境,营造富有艺术气息的美术氛围,能引 起幼儿参与探究的欲望。因此,在美工区 活动材料的投放中,创设美的环境,装饰 美工区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 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教师应在活动室中选择光线 充足的地域设置美工区,区角中的桌椅、环境的布 置与装饰,力求色彩丰富、造型可爱、气氛温馨、 形式多样、定期更换,以丰富幼儿的审美表象。 • 在心理环境方面,注重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 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 将自己满意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与同伴互相欣 赏与交流,使美工区成为幼儿自主表达情感与想象 的地方,从而喜欢上美工活动并积极地与材料进行 互动,主动地参与创造和表现。
幼儿园美术教育 --- 环境创设
一.什么是幼儿美术 二.幼儿美工发展的特点 三.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 四.幼儿美术教育发展阶段
一.什么是幼儿美术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 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应幼儿 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与体验。 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 赏三大类
二 幼儿美术的特点
教师要研究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绘画 特征,探讨其变化发展规律,有利于实施 美术教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展他们 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 符号,它反映着幼儿智力的发展情况。随 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幼儿 在绘画上会表现 出三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