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围绕新目标在创造同煤新历史中彰显作为同煤大学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勇志首先,我代表技师学院党委和行政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对前来我院调研的集团公司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技师学院在落实集团公司“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方面所做的工作做一简要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集团公司在今年三届一次职代会上明确提出了“理论先导、思想先到、战略先谋”的“三先”思想,描绘了“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的宏伟蓝图。
吴永平董事长在集团公司领导人员专题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又深刻论述了“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的时代背景、内在动力和现实要求。
科学的规划和描绘了“创造同煤新历史”的近期、中期和远景奋斗目标。
体现了集团公司永不懈怠,自我加压,再求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全公司上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奋进精神,表达了全公司员工群众创造美好明天的共同心声,对全公司各级组织在“创造同煤新历史”的进程中进一步认清科学发展大势、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统领科学发展全局、创造科学发展业绩,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并积极投身到集团公司“新起点上在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的战略决策上来,紧密联系实际,扎实开展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要突出特色,力求实效。
一、立足新起点,围绕新目标,切实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学院工作新发展同煤大学技师学院作为集团公司集初中高级技工教育、技师教育、职工培训、安全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学校,建校55年来共为企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5万余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特别是近几年来,学院在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社会知名度逐年提高,办学条件、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一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这就预示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劲态势。
二是广阔的市场需求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政策的实施,大量重组煤矿生产一线急需技能人才,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是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机遇。
近年来,集团公司坚持“81620”发展战略和“三新”总体思路,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在做大做强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形成了地跨两省八市、五大产业并举的特大能源集团,这就对职业技术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这也是我们发展的坚强后盾和关键所系。
四是全校教职员工盼发展、求兴旺的热情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面对这些发展机遇,我们在深刻思考“建设一所什么样的职业技术学院”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学院”这两个根本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基础上,从学院发展实际出发,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切入点,确立了“绿色学校,阳光运行,成就老师,成才学生,内涵发展,造福员工”这个奋斗目标,并按照科学谋划,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的原则,提出了了今后三年的发展思路:2010年,为“管理提升年”。
在巩固和继承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方方面面抓管理,条条线线抓管理,把管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真正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2011年为“重建扩源年”。
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整合招生和培训资源,拓展创收资源,拓展市场资源。
通过“重建”和“扩源”,形成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2年为“发展跨越年”。
按照“适应大集团,建设大学院”的理念,实现学院的规模大跨越、层次大跨越、实力大跨越。
二、立足新起点围绕新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学院党的建设我们技师学院作为同煤大学三所院校之一,是集团公司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新一代煤矿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实现“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的宏伟蓝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学院党的建设,是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激发学院活力,推进学院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进一步总结我院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把加强党的建设与实现“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宏伟蓝图结合起来,与学院“三步走”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构建体现学院党建与发展一体化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党建的标准和水平,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以“一个班子一个龙头,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盏明灯”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核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需求”为原则,加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以阳光运作、公平公正为准则,营建风清气正、廉洁勤政的工作环境,以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为龙头,带动校风、教风、学风的不断好转,为学院整体工作上台阶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要坚持“育人塑形、共建和谐”创建宗旨,以“我是光荣的技师学院人”为主题,积极开展月评“三好”;季评“十优”;年树“十星”活动;通过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文化上品位,氛围文化显正气,精神文化凝人心,努力打造绿色活力工程、育人塑形工程、文明和谐工程,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
三、立足新起点,围绕新目标,不断推动教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教学管理是学院发展永恒的主题。
如何加快发展、提升内涵、保证质量、提高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
为此,要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准确把握“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的新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的部署要求和学院提出的“绿色学校,阳光运行,成就老师,成才学生,内涵发展,造福员工”这个奋斗目标上来,始终做到“六个”必须:1、必须形成一种共识。
我们要坚持发展是主题,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提升内涵和层次就是本质上的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既要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要优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
2、必须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我们要把教学当作是学院的立身之本,把提高教学质量当作是学校赖以生存的保证,千方百计加大教学投入,满足教学各项需要,提高教学投入效益,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保障各个方面服务和服从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局。
3、必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全面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尤其要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以“成就老师,成才学生”为重点,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目标,着力造就能赶超科技潮流、有教学研究成果的高质量人才,营造更加有利于优秀人才干事创业、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必须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我们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核心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开展传帮带、教学竞赛、创先争优等活动,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出更多名师和大师,加快构建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5、必须全面加强教学管理。
我们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狠抓制度建设和制度的落实,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坚持从严治校,严谨治学,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人人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来。
6、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通过建立健全教师资源库,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做到资源开放和资源共享,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尤其要加大安全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等基础建设的力度,做到规划要科学,投入要到位,缺项要补上,管理要先进。
四、立足新起点,围绕新目标,“重建”和“扩源”并举,再铸学院发展新辉煌首先,要按照“适应大集团,建设大学院”的要求,积极参与集团公司“人才强企”和“变招工为招生”战略的实施,为国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和复合型人才,为创造同煤新历史作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要不断深化和完善“大能源”学科体系,服务同煤,面向全省,着眼全国,主动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聚焦能源电力领域重大课题,要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把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煤机制造等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办学优势的战略重点,切实做好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争形成新的增长点。
要依托大集团优势,建设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学科专业群,做到企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输送什么人才。
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优势和特色。
其次,要高举“同煤大学”这面旗帜,致力于推进三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灵活高效的员工教育培训管理体制。
当前,集团公司形成了一块牌子,分散办学的员工教育培训格局,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日趋突出。
因此,集团公司应集中优势,形成合力,以三校一体化建设为重点,逐步明确布局定位,整合内部资源,制定统一规划,比照母子公司框架体系和运行机制,探索实质性一体化办学的方法,实现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更好的发挥集团公司万人培训基地的作用,不断整合招生和培训资源,拓展创收和市场资源,在建设同煤新历史的伟大进程中实现新跨越,再铸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