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刻工艺参考文档

光刻工艺参考文档

21
9.2.2 涂胶
在硅片表面涂敷的光刻胶应厚度均匀、附着 性强、没有缺陷。
在涂胶之前,硅片一般需要经过脱水烘焙, 或涂敷能增加光刻胶与硅片表面附着能力的 化合物。六甲基乙硅氮烷 (HMDS)
22
涂胶工艺示意图
3000~6000 rpm,0.5~1 mm
2233
涂胶厚度主要由光刻胶粘度和转速决定 24
31
对准曝光
曝光,曝光剂量等于光强与曝光时间的乘积。 曝光过度会导致图形侧墙倾斜;
入射光波长越短,可实现的特征尺寸越小, 图形分辨率越高,但能量越小;
涂胶步骤:
将光刻胶溶液喷射到硅片表面上; 加速旋转托盘; 达到所需的旋转速度后,保持一定时间的旋
转。 甩胶:??
25
9.2.3 前烘
液态光刻胶中,溶剂的成份占65-85%。经 过甩胶之后,虽然液态的光刻胶已经成为固 态的薄膜,但仍含有10-30%的溶剂,容易 玷污灰尘,通过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烘焙,可 以使溶剂从光刻胶内挥发出来。
工的最小线条尺寸或机器能充分打印出的区域。
分辨率是决定光刻系统最重要的指标,能分辨的线宽 越小,分辨率越高。其由瑞利定律决定:
R
k1
NA
分辨率系数k1=0.6~0.8 数值孔径NA=0.16~0.8
提高分辨率:
NA,,k1
11
使用光源缩小
光源
汞灯 汞灯 KrF(激光) ArF (激光) F2 (激光) 等离子体
9.1 概述 9.2 基本光刻工艺流程 9.3 光刻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7
9.1 概述
光刻(photolithography)就是将掩模版(光刻版) 上的几何图形转移到覆盖在半导体衬底表面的 对光辐照敏感薄膜材料(光刻胶)上去的工艺 过程 。
光刻是微电子工艺中最重要的单项工艺之一。 用光刻图形来确定分立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中的
9
完整的集成电路工艺中通常需要多次光刻才 能完成。
光刻系统的主要指标包括: --分辨率、 --焦深、 --对比度、 --特征线宽控制、 --对准和套刻精度、 --产率以及价格。
10
9.1.1 分辨率 R
分辨率是指一个光学系统精确区分目标的能力。 微图形加工的最小分辨率是指光刻系统所能分辨和加
波长(nm) 436 365 248 193 157 13.5
术语 g线 i线 DUV 193DUV VUV EUV
技术节点 >0.5mm 0.5/0.35mm 0.25/0.13mm 90/65…32nm CaF2 lenses Reflective mirrors
光源
12
光刻分辨率
光刻分辨率是指光刻工艺得到的光刻胶图形能分辨线条的最小
线宽L,也可以用单位尺寸的线条数表示。光刻分辨率是决定
芯片最小特征尺寸的最主要因素。
LL
分辨率
R=1/2L (mm-1);
直接用线宽L表示
存在物理极限,由衍射决定:
L≥λ/2, Rmax ≤1/λ
13
9.1.3 焦深(DOF)
表示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刻出最小线宽的像面 偏离理想焦面的范围。焦深远大,对光刻图形的制 作越有利。
半导体工艺基础
重庆邮电大学 微电子系
1
2
3
光刻
光刻工艺、光刻技术、刻蚀 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是用于电
路图形生成和复制的光刻技术,光刻技术的 研究和开发,在每一代集成电路技术的更新 中扮演着技术先导的作用。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提高,光刻技术也面临 着越来越多的难题。
4
IC对光刻技术的要求
前烘方法:热平板传导;红外线辐射;干燥 循环热风。 10~30 min,80~110 C
26
27
28
9.2.4 曝光
曝光是使光刻掩模版与涂上光刻胶的衬底对 准,用光源经过光刻掩模版照射衬底,使接 受到光照的光刻胶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
曝光中要特别注意曝光光源的选择和对准。
29
简单的光学系统曝光图
各个区域、如注入区、接触窗口和压焊区等。
8
用光刻工艺确定的光刻胶图并不是最后器件的 构成部分,仅是图形的印模,为了制备出实际 器件的结构图形,还必须再一次把光刻胶图形 转移到光刻胶下面组成器件的材料层上。也就 是使用能够对非掩膜部分进行选择性去除的刻 蚀工艺来实现图形的转移。
光刻工艺的目标是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生成 尺寸精确的特征图形,并且在衬底表面的位置 正确且与其他部件的关联正确。
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的光刻胶; 低缺陷;
精密的套刻精度:误差≤± 10%L;
可对大尺寸硅片进行光刻加工;
5
第9章 光刻工艺
光刻(photolithography)就是将掩膜版(光刻版)上的几何图 形转移到覆盖在半导体衬底表面的对光辐照敏感的薄膜材料 (光刻胶)上去的工艺工程。
6
第9章 光刻工艺
DO焦深
14
焦平面
焦深 光刻胶
IC技术中,焦深只有1mm,甚至更小
1155
对比度(CON)
对比度:评价成像图形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比度 越高,光刻出来的微细图形越好。
16
对比度
MTF Imax Imin Imax Imin
一般要求MTF>0.5 与尺寸有关
1177
18
9.2 基本光刻工艺流程
一般的光刻工艺要经历底膜处理、涂胶、前烘、曝 光、显影、坚膜、刻蚀、去胶、检验工序。
19
20
9.2.1 底膜处理
底膜处理是光刻工艺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 是对硅衬底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强衬底与光 刻胶之间的黏附性。
底膜处理包括以下过程: 1、清洗;2、烘干;3、增粘处理(涂底)。
30
曝光光源的选择:紫外光用于光刻胶的曝光是因为光 刻胶与这个特定波长的光反应。波长很重要,因为较 短波长的可以获得光刻胶上较小尺寸的分辨率。
对准:是指光刻掩膜版与光刻机之间的对准,二者均 刻有对准标记,使标记对准即可达到光刻掩膜版与光 刻机的对准。
套准:对准的结果,或者每个连续图形与先前层匹配 的精度,称为套准。
对比度
尺寸控制的要求以高准度和高精度在完整硅片表面 产生器件特征尺寸。首先要在图形转移工具(光刻 掩膜版)上正确的再造出特征尺寸,然后再准确地 在硅片表面刻印出来。
由于光刻应用的特征尺寸非常小,且各层都须精确 匹配,所以需要配合紧密。图形套准精度是衡量被 刻印的图形能否匹配前面刻印图形的一种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