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电线路施工方案

输电线路施工方案

12.5施工方案施工准备是施工阶段组成部分,是搞好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前提,必须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监督,本项目工程准备工作内容及相关责任人见表12-5-1-0-1 表12-5-1-0-112.5.1.1 施工技术准备建立项目技术管理组织体系,项目部设项目总工程师一名,主管项目技术组织管理工作,下设工程部,工程部配技术专工一名,施工队配备技术员一名,每个施工班组配备施工技术员一名。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更是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

因此,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1)项目法人按计划交付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后,由项目总工组织各级技术人员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技术文件等,将疑问、建议、错误或遗漏进行自审记录。

2)参与项目法人组织的图纸会审,将自审记录中的问题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共同探讨,统一认识,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指导施工。

(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由项目经理负责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对自然条件、交通状况、地方劳力水平、钢筋、砂石等材料供应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现场调查报告文件,为项目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施工措施等的编制提供第一手资料。

(3)施工技术资料。

根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目标,结合项目管理特点、工程特点、采用的施工方法及现场调查情况,由公司经营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要求,进行工程策划并形成会签记录,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依据策划记录及设计、现场情况等资料,按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准备工程技术资料见表12-5-1-1-1表12-5-1-1-1(4)技术交底与培训。

执行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均须进行此项工作。

12.5.1.2 施工现场准备(1)内容。

协助地方供电公司办理允许施工的注册手续;塔基占地补偿、青苗赔偿、房屋拆迁、三线改造、旧有设施的迁移、树木砍伐及施工跨越赔偿等。

(2)以综合部为主体,设置各级地方关系协调员,制定本项目的地方工作计划及措施,明确各级职责,完善监督体系。

(3)施工场地占用与清理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和项目法人对本工程的规定,线路通道的清理满足电力线路运行防护规程及安全规程的要求。

2)此项工作应在项目法人、监理项目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行。

开工前,召开地方工作会议,听取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协助地方供电公司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偿办法。

3)加强各级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

4)保持施工场地、材料站、生活驻地干净整齐,施工后的施工场地,临时用地,施工中损坏的道路、桥梁及其他公用设施,均应清理修复和赔偿。

5)调查线路通道两侧危及运行安全高大树木状况,向项目法人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12.5.1.3 人力、机具及材料准备本工程的施工力量配备、材料管理及供应计划、机具设备管理及供应计划见第六章的施工资源计划部分。

12.5.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1)基础、组塔工程施工组织。

1)基础工程投入9个基础施工组,组塔投入10个组塔施工组,工程的分坑、基础施工、组塔施工、接地工程及相应的工地运输,按确定的施工控制段分段包干,全线同时开工,为减少施工半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在交底运输较困难的塔位,施工队可以就地驻点施工。

2)基础分部工程计划在完成约70%的工程量后,提请业主和监理项目部进行中间验收进入转序施工;组塔工程完成约75%后进行架线施工。

(2)架线工程施工组织。

1)架线工程按架线工艺要求,项目部将原有施工队调整组建四个专业施工队,分配各自的施工任务,一队负责前期准备、后期清理及拆迁改线工作,二队负责光缆的放线工作,三队负责导线的张力放线工作,四队负责导地线紧线及平衡挂线、附件安装施工。

2)施工顺序:架线施工初步确定从中间向两端依次施工。

3)线路通道的清障清理及电力线、通信线的拆迁改线工作与架线施工同期进行,由地方供电公司负责。

4)架线分部工程在完成100%的工程量后,由公司及项目部自行组织进行内部竣工验收,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并将竣工移交资料备齐后,提请项目法人和监理项目部进行竣工验收。

(3)各工序的施工质量采用“样板试点”进行控制,由项目部组织施工队的相关人员共同完成首基试点,完成施工方案并统一工艺要求。

(4)从中心材料站至施工队转运站或施工现场的物资材料由项目供应部负责组织运输。

(5)施工部署调整。

1)本项目工程计划投入的施工力量在控制工期内,部分基础工程在达到组塔施工条件时,待监理项目部等单位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以缩短工期,合理调派施工力量。

2)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及施工队应根据施工进度、工程量以及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整个工程或各控制段的施工组织安排,进行合理的安排、调整,做到经济、合理、高效。

12.5.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1)在本公司500kV线路工程施工的经验、现有技术和机具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及本工程沿线特殊的施工环境,通过严格的技术管理程序,选择采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

(2)工地运输方法见表12-5-3-0-1.表12-5-3-0-1(3)复测分坑见表12-5-3-0-2。

表12-5-3-0-2在复测分坑或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地址状况、基础形式与设计不符,应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

(4)基础浇制见表12-5-3-0-3表12-5-3-0-3(5)组塔和接地施工见表12-5-3-0-4 表12-5-3-0-4(6)架线施工见表12-5-3-0-5。

表12-5-3-0-5(7)其他施工措施见表12-5-3-0-6。

表12-5-3-0-6本工程在工程施工收尾阶段,根据项目法人对塔号牌、相序标志的统一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加工、安装或涂刷。

12.5.4 地方协调组织管理协助××供电公司协调好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系,是营建良好施工外部环境的保证,项目部各职能部室在施工全过程中将遵循如下原则:(1)进入施工驻地后,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汇报工程情况,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2)与有关单位或地方政府联系达成协议、合同。

(3)与地方公安部门联系办理临时户口及安全保卫事宜。

(4)积极配合××供电公司与公路、铁路、河务、林业、电力、邮电等部门联系,协调施工中有关跨越、防护、树木砍伐等事宜。

12.15.3 冬期施工方案1.冬期施工概述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和常温施工不同,由于自然气温已降至0℃以下,从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等措施,尽量给混凝土创造正温养护环境,使混凝土能不断凝结、硬化、增长强度。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由于气温影响,有以下特点:(1)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取决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

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水及温度有关,当温度降低时,水的活性减弱,水化反应减慢,特别是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水结冰,水泥的水化反应停止,因此如何保证水泥的水化反应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

(2)当温度低于5℃时,与常温相比,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在5℃条件下养护28d,其强度增长仅能达到28d的60%左右。

这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比15℃条件下延长近3倍,因此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必须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强度能够较快增长。

(3)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特别是温度下降到混凝土中液相冰点(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内部液相冰点温度为﹣0.3~﹣0.5℃)以下时,混凝土中的水开始结冰,其体积膨胀约9%,此时混凝土内部结构可能遭到破坏,成为混凝土冻害。

其宏观表现为混凝土的强度有损失,其他物理、力学性能亦遭到损害。

因此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使其冻前能尽快达到混凝土抵抗冻害的临界强度是至关重要的。

(4)我国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冬季除了经常有寒流袭击,气候变化较多,注意防护外,由于风速较大,还要注意防风。

因为风速不仅对混凝土的冷却有明显影响,还会使混凝土结构裸露面的水分蒸发加速。

所以冬季浇筑的混凝土还要注意防风避免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失水。

(5)冬季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

即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时,多在春融期或后期显现,由于事故发现较晚,所以处理难度也较大。

(6)为了给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创造一个正温养护环境,所以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材料加热、保温、养护期间供热等,施工技术较复杂,费用较高。

所以冬期施工必须周密计划,一旦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施工不力,管理不善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因此,冬期施工制定好技术措施,组织好材料选购,安排好施工进度计划,严格管理制度比常温施工更为重要。

2.冬期施工的期限按冬期施工定义,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期限是根据自然气温变化来确定的。

自然气温是随季节而变。

我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经常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气温变化较大且频繁。

但根据气象部门对我国气候特点研究认为,在秋冬气温变化季节,当气温连续降到日平均气温低于5℃,并连续5天尚未高出5℃时,则以后气温再回升的可能性较小。

这时可以连续5d气温稳定低于5℃的第一天即为冬期施工的初始日。

同样,当气温回升时,取连续5d稳定高于5℃的末日,即为冬期施工的终止日。

因此,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期限可定为:根据历史的气候资料确定,在秋冬季节,当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的初始日至翌年的春季气温连续5d稳定高于5℃的终止日即为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具体日期。

但也应注意,在上述期限以外,有时由于寒流袭来,气温可能暂时突然降到0℃以下,但寒流过后有出现太阳天气,气温又回升,因而在这个突然降温期也应注意防止混凝土遭到冻害。

为便于随时观测温度,现场应配温度表,随时测量温度的变化。

3.冬季施工措施(1)基坑开挖。

挖坑后若不立即浇制,挖坑尺寸应留有一定余额,原则是不准在冻土上施工基础,等浇制前将冻土挖除修坑至设计尺寸。

(2)混凝土的搅拌。

1)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

①原材料加热的原则。

由于当地冬季气温不是太低,冬期施工混凝土原材料一般不需要加热,如遇到寒流需要加热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在自然气温不低于-8℃时,为减少加热工作量,只加热拌合水,就能满足拌合物的温度要求。

水加热的最高允许温度是以水与水泥接触后不致引起水泥假凝为依据的。

在砂、石不加热时,采取适当的投料顺序,使水在搅拌机内先与骨料接触,将热量传递给骨料,在混凝土不超过40℃的条件下可以将水温加热到100℃。

对拌合水加热的要求是水温准确,供应及时,保持先后用水温度一致。

为此,应有足够的热水量,以免拌合物前后在湿度过大差异,甚至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一致,以致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