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础工程地基勘察培训课件PPT实用课件(共54页)
基础工程地基勘察培训课件PPT实用课件(共54页)
b基 础 底 面 宽 度 , 对 圆 形 基 础 或 环 形 基 础 , 按 最 大 直 径 计 算 , m;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二、勘探点的布置(数量-间距) 勘探点间距可采用如下间距:
简单场地:30-50m; 中等复杂场地:15-30m; 复杂场地:10-15m。
对于单栋的高层建筑,勘探点甲级不少于5个, 乙级不少于4个,每栋建筑物至少应该有一个控制 性勘探点。土质地基中的桩基勘探点间距,一般是 端承型桩宜为12-24m,摩擦型桩宜为20-35m,复杂 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时,宜每柱设置勘探孔。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一、地基勘察任务
地基勘察任务:是对建筑物地基做出岩土 工程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岩土参数,并 对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以及地基加固和不良地 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提出具体的方案和建议。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一、地基勘察任务 地基勘察之前应获取如下各项资料:
1.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现状地形图及拟建建筑 物的平面位置图;
地基与基础
F 基础
地基
G
D
持力层(受力层)
下卧层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加固上部土层,提高承载力。
软土
二、地基基础方案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结构比较简单,最为经济, 如能满足要求,宜优先选用。 1)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2)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 3)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桩基础等)。
三、岩土工程勘察
基础形式 1
条形基础
6单独Biblioteka 础基础宽度23
4
5
10
12
6
9
11
12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二、勘探点的布置(数量-间距) 对于箱形、筏形和其他宽度很大的基础,一般
性勘探点的深度dg按下式选择:
dg dgb
dg一 般 性 勘 探 孔 的 深 度 , m; d基 础 埋 置 深 度 , m;
g与 土 层 有 关 的 经 验 系 数 , 与 高 层 建 筑 层 数 或 基 底 压 力 有 关 的 经 验 系 数 , 甲 级 取 1.1, 乙 级 取 1.0
基础工程
第1章 地基勘察 第2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 第3章 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 第4章 桩基础与深基础 第5章 地基处理 第6章 基坑开挖与降水 第7章 特殊土地基 第8章 地基抗震分析和设计
基础工程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完材料力学、结构力 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 应用先修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解决《基础工 程》中基础设计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问题,为后续 课程《地基处理》、《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的学 习打下基础。
2.拟建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 有无地下结构,采用的基础类型,尺寸,埋深以 及对地基基础设计、施工的特殊要求等。
3.拟建场地的历史沿革以及地下管线,电缆,地 下构筑物的分布情况和水准基点的位置与高程。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一、地基勘察任务 通过地基勘察应完成如下工作: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如滑坡,岩溶,地 裂缝,古河道等),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 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和建议;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二、勘探点的布置(数量-间距)
勘探点分为一般性勘探点和控制性勘探点两种, 确定勘探点深度的原则,对一般性勘探点应能控制 地基的主要受力层,对于一般条形基础,不小于基 础宽度b的3倍,对于单独柱基可取1.5b,且不应少 于5m。对控制性勘探点则要求能控制地基压缩层的 计算深度,一般情况按下表取值。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二、勘探点的布置(数量-间距)
建筑场地的分类(地形,地貌,地层土质和地 下水位的变化复杂程度): (1)简单场地:指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6度,地形 平坦,地基岩土均匀良好,成因单一,地下水位对 工程无影响,无不良地质作用的场地; (2)中等复杂场地:指对抗震不利地段,地形微 起伏,地基岩土比较软弱,不够均匀,基础位于地 下水位以下,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的场地; (3)复杂场地:指对抗震危险的地段,地形起伏 大,地基岩土成因复杂,土质软弱且显著不均匀, 地下水位高,对建筑物有不良影响,不良地质作用 强烈发育的场地。
③地基岩土层的分布和性质的优劣。
三、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工作都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随着工程的 不同阶段逐步深化。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或称 选择场地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个阶段。对 于复杂地质条件,有特殊要求的重大建筑物地基尚应 进行施工勘察。
对于每一阶段的勘察内容,要求,方法等以《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为 准。本章地基勘察主要是指建筑总平面确定后的施工 图设计阶段的勘察(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地质课中称为“工程地质和水文 地质勘察”。其主要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场地及其附近的工 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建筑物场地选择,建筑平面布 置,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方法及工程量的确定取决于:
①工程的规模和技术要求;
②建筑场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 工程特性,并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 和承载能力;
3.对需要进行变形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 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一、地基勘察任务 通过地基勘察应完成如下工作:
4.查明埋藏的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 埋藏物;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 程度; 6.对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7.对于地震烈度等于大于6度地区,进行划分场地 类别并进行场地土的液化判别; 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1 概述 1.2 地基勘察任务和勘探点布置 1.3 地基勘探方法 1.4 地基岩土分类 1.5 土工试验 1.6 地基勘探报告
1.1 概述
一、地基、基础的概念
通常把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
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浅基础
深基础
差别:施工方法及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