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钢冷轧厂冷轧工艺规程

新钢冷轧厂冷轧工艺规程


编号:BJ312-001C 页码:第 5 页 共 73 页
2.1.2.10 连轧机主电机功率: G1:4100KW G2~G5:5000KW 卷取机主电机功率: 2×2850KW 2.1.2.11 工作辊弯辊力:正弯:50t/每个轴承座 负弯:35t/每个轴承座 中间辊弯辊力:正弯:60t/每个轴承座 2.1.2.12 套筒: (1)厚壁套筒及薄壁套筒(内/外径):φ505/φ545、φ505±5/φ525±5 (2)橡胶套筒(外径):φ610 2.2 轧制计划编制原则 2.2.1 宽度跳跃原则 2.2.1.1 一个轧制单元内带钢宽度按照如下变化:从 A 到 C 为一个轧制单 元,从 A 到 B 带钢宽度逐渐变小,从 B 到 C 处用最少个数的钢卷进行宽度 反跳至下一个轧制单元,在 C 处进行换辊。
编制:冷轧厂
审核:技术中心
批准:冯小明
编号:BJ312-001C 页码:第 2 页 共 73 页
2 酸轧工艺规程 2.1 概述 机组说明 主要技术参数 钢种、材料组别 2.2 计划编制原则 厚度跳跃原则 宽度跳跃原则 钢种跳跃原则 轧制顺序、拼卷原则和轧辊使用原则 2.3 原料验收标准 酸洗原料验收基准 酸洗前库 2.4 入口段 激光焊机 入口活套 拉伸矫直机 2.5 工艺段 酸洗槽巡检 质量检查 2.6 酸洗出口段 NO.2 活套 圆盘剪 碎边剪 NO.3 活套 2.7 酸再生机组 酸再生反应炉主操 2.8 轧机段 轧制准备 套筒使用原则 轧辊使用基准 轧制工艺参数控制 厚度与平直度控制 2.9 机组张力 轧机张力 2.10 质量检查 表面质量检查方法 表面质量判定放行基准
2.1.2.3 速度参数 穿带速度: max 60m/min; 入口段: max 600m/min; 酸洗工艺段: max 230m/min; 圆盘剪段: max 300m/min; 1#机架入口: max 350m/min; 5#机架出口: max 1600m/min; 卷取机速度: max 1680m/min; 带钢剪切速度: max 300m/min; 2.1.2.4 酸洗槽的设计产量:Max: 430t/h; 2.1.2.5 酸洗工艺段参数 采用浅槽紊流技术, 酸洗槽 3 个各 33.3m, 5 段式热水漂洗槽共 20m。 2.1.2.6 酸再生生产能力 9000 l/h×1(ARP) 2.1.2.7 轧辊数据 轧辊参数 工作辊 中间辊 支撑辊 直径(mm) 450-390 520-460 1300-1150 辊身长度 (mm) 1550 1580 1550 2.1.2.8 轧机中间辊最大窜动力:100t 移动行程:450mm 2.1.2.9 轧制压力: max:2200t
活套(5#、6#纠偏辊)→月牙剪→7#纠偏辊→ 圆盘剪(碎边剪 、废边卷)→6# 张紧辊→除毛刺辊→园盘剪带钢检查站→ 2#出口活套 ( 8#、9#、10#纠偏 辊 )→7#张紧辊→11#纠偏辊→ 入口液压剪 →三辊稳定装置 → 1#~5#轧机 → 板形仪 → 出口夹送辊 →飞剪 →轮盘式双筒卷取机→ 钢卷运输车 → 离线检查台 出口步进梁→打包、称重。
原料 → 1#步进梁→ 往返小车→ 2#步进梁 →1#开卷机→ 3#步进梁 →2#开卷机→ 1#直头机 → 双层剪(1#横切剪) → 1#导向夹送辊 2#直头机→ 双层剪(2#横切剪) 2#导向夹送辊→ 焊机→ 1#、
编号:BJ312-001C 页码:第 4 页 共 73 页 2#张紧辊 →入口活套(1#、2#、3#纠偏辊)→ 3#张紧辊→ 拉矫破鳞机 →4# 张紧辊→ 酸洗槽 (4#纠偏辊)→漂洗槽 → 烘干机 →5#张紧辊 → 1#出口
编号:BJ312-001C 页码:第 6 页 共 73 页
(1)轧机入口两卷之间带钢厚度变化应同时满足:H1-H2<1.2 毫米 且 (H1- H2)/H1×100%<30% (H1 厚板厚度,H2 薄板厚度) (2)轧机出口两卷之间带钢厚度变化应同时满足:△h/h×100%<35% 且 h < 0.5mm △h ≤ 0.2mm 0.5≤h≤0.8mm △h ≤ 0.35mm h > 0.8mm △h ≤ 0.6mm h:出口厚度,△h 出口厚差 (3)轧机入口两卷带钢硬度差:≤30% (4)轧机入口两卷带钢屈服强度差:≤45% 如计划编制不能满足上述出口厚度原则,操作人员可根据跳跃前后的 轧制工艺参数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穿带。 2.2.2.2 轧制宽度的计算方法: (1)圆盘剪切边时:Bh = bc + dc + dt + dtx Bh:要求热轧来料宽度 bc:轧机出口宽度保证值 dc:轧机缩颈量 dt:圆盘剪切边量 dtx:圆盘剪切边余量 (2)圆盘剪不剪切时:Bh = bc+dc (3) 圆盘剪剪切量:按计划单切边量执行 2.2.4 钢种跳跃原则 a 钢种级别分类 等级 钢种 等级 钢种 低碳钢、 优碳 3 结构钢 1 CQ 340BH 钢、 超低碳钢 3 代表钢种: DQ 390DDQ-HSS 1 (IF) 代表钢 如 DDQ 440CQ-HSS 1 种 : 3 Q275-Q345 Q195-Q235, EDDQ 340DDQ-HSS 1 3 08#, 08Al, SEDDQ 440DDQ-HSS SPHC ,SPHD 3 1 IF 2 2 XG440WR XG470WR 硅钢 4 4 590CQ-HSS 590DP-HSS 高强钢 代表钢种:
文件编号:BJ312-001C
作 业 文 件
冷轧厂工艺规程

号:
C
发放号:
2013 年 7 月 15 日发布
2013 年 7 月 15 日实施
新余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

版号/ 修改码 C/0 章 节 条 款 换版



更改部门 技术中心 生效日期 2013.7.15
更改通知单编号

1 2 3 4 5
编号:BJ312-001C 页码:第 3 页 共 73 页
2.1 概述 2.1.1 机组说明 1550 酸洗轧机联合机组的设计规模为 120 万吨,其中: 电工钢 45 万吨、 冷轧板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板 70 万吨, 冷硬卷 5 万吨。 电工钢热轧来料厚度 2.0~2.5mm,宽度 700~1300mm;冷轧板热轧来料厚度 1.8~6.0mm,宽度 700mm~1430mm。产品主要以汽车结构件、家电板、建筑板为主,产品规格 主要为:厚度 0.2 ~2.0 mm,宽度 700mm~1430mm。最大强度为 780MPa。 五机架连轧机五个机架均为六辊轧机,其中中间辊可窜动,加之所有 机架均配有工作辊正、负弯辊和中间辊正弯辊,大大提高了板形调控能力。 第 5 机架后装有板形测量辊,可以对板形进行闭环控制,提高了板形控制 精度。 2.1.2 主要技术参数 2.1.2.1 产品大纲 原料为热轧低碳钢、超低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电工钢卷。 年处理量: 1306800(入口量) 吨 成品带钢规 冷轧产品 电工钢冷硬卷 冷硬卷 格 带钢厚度 0.2~2.0 0.35,0.5,0.65 0.2~2.0 (mm) 带钢宽度 700~1430 700~1300 700~1430 (mm) 钢卷内径 508/ 610 508/ 610 508/ 610 (mm) 钢卷外径 900~2050 900~2050 900~2050 (mm) 卷 重 (t) Max.28.6 Max.25.6 Max.28.6 2.1.2.2 工艺流程
新余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冷 轧 厂 作 业 文 件 冷轧厂工艺规程
1 冷轧项目简介
编号:BJ312-001C
页码:第 1 页
共 73 页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冷轧冷轧项目, 本工程位于三期技改工地 1580 热轧的北面,天工大道与景观大道交叉处,工程总占地约 10 万平方米,主 要包括如下几条机组: 酸轧机组年产 1 条、连退机组年产 1 条、重卷机组 1 条、包装机组 1 条及 配套的公辅设施。 1.1 该工厂的生产规模为 1200000t/a,其中冷轧产品量 700000t/a;电工 钢产品 450000t/a;冷硬卷 50000t/a。 原料厚度规格 1.8-6.0mm,带钢宽度规格 0.2-2.0×700-1430mm, 产品定 位为汽车结构件、家电板和建筑板。 1.2 工程投资组成 本工程一期由酸轧机组 1 条、连退机组 1 条、重卷机组 1 条、包装机组 1 条及配套的公辅系统组成。 1.3 工程开竣工时间 本工程将于 2008 年 12 月开工,酸轧机组于 2010 年 9 月 6 日出第一卷 钢。 1.4 本工艺规程共包括三大部分,即:酸轧工艺规程、连退工艺规程、重 卷包装工艺规程。
编号:BJ312-001C 页码:第 7 页 共 73 页
2 2 2
XG600WR XG800WR XG1000WR
4 4 4
590TRIP-HSS 780DP-HSS 780TRIP-HSS
如 Q460C 、 Q550D、 Q690
2 XG1300WR b 钢种连接原则 S1 S2 S3 S4 S1 √ √ × × 先行 S2 √ √ √ × 板 S3 × √ √ √ S4 × × √ √ 注:√ 表示可连接;×表示不可连接;等级:为焊机焊接等级要求。 2.2.5 轧制顺序、拼卷原则和轧辊使用原则 2.2.5.1 轧制顺序 在由电工钢向汽车板进行切换时,应遵循电工钢 → 一般要求冷轧板 → 汽车外板的顺序,非控制材应依据实际情况安排在不同的轧制计划 中。 2.2.5.2 轧辊使用原则: 硅钢全部采用光辊轧制 冷轧板出口厚度≥0.40mm 采用毛辊方式轧制,<0.40mm 采用光辊方式 轧制,允许 0.40~0.48mm 范围内两种轧制状态共存,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根 据订单要求。 2.3 原料验收标准 2.3.1 原料验收基准 2.3.1.1 厚度:厚度允许偏差按 GB/T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 重量及允许偏差》及公司相关文件或订单要求的精度进行控制。 2.3.1.2 宽度:宽度允许偏差 0~+20mm 2.3.1.3 断面(凸度+楔形) :带钢断面原则上要求凸起 凸度基准: 电工钢 50m 冷轧板 80m 局部高点: 12m 等别 后行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