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截止2016年度日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截止2016年度日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世界上公路密度最大、拥有最先进综合交通系统的国家之一。
•
2.铁路
•
在铁路运输方面,日本铁路全长为46000多公里,其中电气化高速铁路2000公里,主要铁路干线多分布在沿海一带。
在结构上,日本的铁路交通网由纵横全国的国营铁路、大中城市之间的私营铁路和城市内的地铁构成。
•
3.航空
•
日本的航空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如今己成为航线覆盖全球、立方体式管理、多元化经营的高度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产
日本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主要目标
为了解决日本当前交通运输领域存在的问题,日本政府给自己设定了一些目标:1.重新规划构建新的地域交通运输体系,应对社会 结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地域状况,确定了立体式、多样化、集约化、效率化的交通服务发展模式2.打造无障碍的出行体系, 完善现有的物流运营模式,在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残奥会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为今后日益增加的老年人提供便 捷的、人性化的出行服务。3.通过扩大地区间人口、物流的规模和效率,缓解人口减少、城镇消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国家交 通物流网络的国际竞争能力。4.向全世界推广日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服务等领域的标准、技术、信息、经验,实现 产业化。5.探索强化交通领域安全的新方法,培养行业所需人才。
主要目标分析
根据日本政府设定的未来交通运输行业目标的特点,我们从三个方面探究日本今后的交通运输发展:
其一,建设便捷交通提高国民生活品质。日本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思路、重新规划交通体系、以确保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为了推 进构建区域间合理的交通网络,明确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功能相协调,综合考量,形成以小据点、 小型城市为发展目标的综合城市布局。在公共交通运营比较困难的地区,调动社会力量,以企业为主导,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 展新的交通服务形式,如灵活的公交运营线路等。日本即将迎来2020年东京奥运会,根据“无论在哪、无论是谁都可以方便使用” (universal design)的原则,确保交通设施覆盖社会所有群体,不断拓展完善交通出行中的无障碍功能,确保准点率、减缓拥堵, 运用技术手段,通过全方位的整合,确保日本的交通服务品质维持世界最高水准。未来日本的交通网络将更加紧凑,无障碍设施进 一步完善,在各种出行方式间高效协调的基础上,实现无缝对接。
• “机构”承担日本全国公路总计约40万亿日元的债务,并计划在45年内还清。自2014年起, 由于日本全国高速公路设施老化问题严重,需要进行全面整修,花费巨大,于是修法,将 偿债期限延长至60年。根据《机构法》的规定,在还清全部债务后,“机构”将解散。
未来日本的交通发展
关于未来日本的交通蓝图,日本政府在新的《国土交通政策基本规 划》中明确指出,“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政策规划都需 要不断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考量国民对交通运输的 切实要求,确保国民的生活安定,增进地区间、国际间交流,完善 交通物流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其二,打造国际和区域性客运物流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努力提高运输和物流效率,强化国际机场、国际港口的国际交通 枢纽功能其三,在构建便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根据预测,日本未来30年内发生大地震的概率高达70%。救 灾预案显示,日本政府目前正通过改建、加固等手段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抗震抗灾能力。具体措施是:由国土交通省牵头、调动 全社会资本、通过产学研政府等多方合作,检测日本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设施,进行集中整修,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迅速完成避 难疏导、交通功能迅速恢复等救灾工作。此外,由于日本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日本政府鼓励培养交通运输 行业相关的后继人才,并提出奖励措施。
维持海运生命线和港口对外窗口的特殊地位。由于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境内港口较多,沿海运输十分发达,内贸吞吐
量占到总吞吐量的2/3,近海货物周转量占到总量的40%~50%。因此,海运和港口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尤其重要,是世界
上最大的海运大国,其34400公里的海岸线上拥有近1100个港口,其吞吐量约占世界总海港吞吐量的1/4。
截止2016年日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赖冬雨 港航3班 16150003
日本交通运输业概况
•
1.公路
•
截至2005年3月底,日本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干线公路达1. 2万公里,高速公路达2480公里,
一般公路约120万公里(主要包括辅助国道约5.4万公里、都道府县道路约13万公里,市镇村道路约97万公里)。目前已成为
日本未来交通发展的基本方针
1. 基本方针
• 为了解决交通领域的各种问题,日本政府明确了未来交通发展的核心方针。有以下三点:
• 一是为了应对地域性的社会结构性变化,确定由地方政府牵头,敦促各方面积极合作,打造完善的、新的区域性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可持续的、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交通网络。第二,积极推广PPP等投资模式,广泛调动各方 面的优势力量,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运输、物流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第三,构建国民关心的 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
• 作为海洋国家,日本的大城市同样多集中于重要港口周边,明治维新之 前德川幕府200余年的闭关锁国时期,使日本通商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只有 中国宁波、朝鲜、荷兰三地。明治时期,为了适应外贸发展需要,日本 政府在许多优良港湾建设商品港、工业港,为日本成为海洋强国打下基 础。
• 目前,日本全国已建成大小港口994个。其中,最主要港口(国际战略港) 有6个,千叶、横滨、川崎、东京港在东京湾内,大阪、神户港在大阪湾。
路局、铁道局、道路运输局、海事局、
日本交通省机 构设置
主要管理部门 港湾局、民用航空局
航空
日本的航空业十分发达,主要的航空公司有两家,即日本航空(JAL)和全日 空航空(ANA),以成田国际机场(地处千叶,国际线)、东京国际机场(通 常称“羽田机场”,国内线为主,国际线为辅)为基地,联通全球298个城市。 日本的机场、航空公司的服务水准之高享誉世界,成田机场连续数年被评为 世界最佳机场,航班准点率超过90%,是全世界准点率最高的机场。此外,日 本航空公司(JAL)作为日本的国家航空公司,从成立之初给自己的定位就是 “日本国家的脸面”,是日本这个服务意识世界第一的国家形象代表企业。
2.基本方针的内涵
• 在确定的方针中,日本政府强调:“在建设公共交通运输网络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民间力量,从国民的需求出 发,推进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 在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年轻人向大城市迁徙加快的大背景下,相关的服务企业对日本人口结构变化显著的地区进 行了交通服务成本测算,结果显示,按照现有的价格进行收费,企业将难以继续提供高水平的交通服务。另一方 面,日本的人均寿命不断攀升,平均值已经接近90岁,高居世界首位,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人性化、 更高水平的公共交通服务将变得更加重要。日本政府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由地方政府牵头,整体规划、国家拨款和 地方自筹相结合,促进多种投资模式并存,敦促地区内部各方面分工合作,构建新的、功能型的地区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此外,在地方中小城市和交通服务可以辐射到的地区引导迁居,通过旅游观光等措施促进人口流动,确 保地区活力,以延缓中小城镇消失的速度。
• 表2 《国土交通政策基本规划》指标体系一览表(根据文献[4]内容编译)
• 交通设施无障碍化①铁轨道车辆2013年度 60% — 2020年度 约70% 2013年度 44% — 2020年 度 约70%③带升降梯巴士 2013年度 4% — 2020年度 约25%④客船 2013年度 29% — 2020年度 约50%⑤飞机 2013年度 93% — 2020年度 100%⑥社会福利出租车辆 2013年度 13978台 — 2020年度 约28000台注:关于飞机的目标值:《促进完善交通出行相关基本方针》中所设 定的目标2013年度末已完成,本规划设定的新的目标值。旅客设施的无障碍化②低底盘巴 士①台阶清除率2013年度2020年度铁轨道站83% 约100%公共汽车站82% 约100%客船码头 88% 约100%机场航站楼85% 约100%
• 吸取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日本政府大力修缮公共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的软实力方面的措施也同步跟 进,这一点在下面的指标体系中还将具体介绍。在环境方面,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交通运输领域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很大,政府在导入新能源、防止生态破坏等方面也提出了规划、措施和具体目标,并不断调整、完善。
业。它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定期航班的运输总周转量在1965年即排名世界第8位,到了1968年又上升到了第5位。在国
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公布的全球航空公司2002年国际客运排名中,日本航空位居第6。
•
4.水运
•
日本是狭长的岛国,资源缺乏,是贸易立国的典型国家,国际贸易是其生命线,国家经济对外依赖性极强,因此必须
在节能环保方面,日本交通运输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社会排放总量的20%,因此,日本政府对新的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 能源设备的使用十分重视,提出一系列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为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指标体系
• 日本国土交通省为了切实完成上述目标,还定性、定量地制定了56项需要完成的指标,涉 及交通运修整率2020年度铁轨道站93% 约100%公共汽车站80% 约100%客船码头 69% 约100%机场航站楼94% 约100%③残疾人卫生间设置率2013年度2020年度铁轨道站80% 约 100%公共汽车站63% 约100%客船码头70% 约100%机场航站楼100% 约100%④特定道路的无障 碍化率 2013年度 83% — 2020年度 约100%⑤特定道路外停车场无障碍化率 2013年度 51% — 2020年度 约70%⑥在与生活相关的主要路径设置信号机等设施的无障碍化率 2013年度 约 98% — 2020年度 100%安全防护门设置数量 2013年度 583站 — 2020年度 约800站2013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