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 获奖 公开课教案

元素 获奖 公开课教案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元素(重点、难点)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知
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
的认识统一起来,了解物质、元素与微粒间的关系
2.元素符号(重点)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
写,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
3.元素周期表(重点)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
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了
解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酸锌、蔗糖、纯化水的口服液。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厌食症、异食癖、口腔溃疡、痤疮、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这里的锌指的是单质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药品或食品标签上见到。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元素
提出问题
1.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1)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如H2O与NH4+,H2与He质子数相同,就不是同种元素。

(2)定义中的“一类原子”不能说成“同种原子”。

“一类原子”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定相同的原子。

(3)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既包括中性原子和离子,如Cl(原子)和C1-(离子)都是氯元素。

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1)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各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其他元素。

(3)生物细胞中居前三位的“氧、碳、氢”元素。

5.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点二元素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如何书写,又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表示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K、S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u等。

(2)元素符号的含义:
①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②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③元素符号前面添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多个原子,不能再表示该元素。

探究点三元素周期表
提出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按什么编排的呢?有没有规律?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和元素周期表讨论归纳。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1)在元素周期表中,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

(2)横行(周期)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3)纵行(族)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1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有16个族。

(4)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归纳总结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符号
1.写法:第一字母大写,第二字母小写
2.含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有规律地将元素排列(横行为一周期,纵行为一族)
1 2 3 4 5
2
3
4
5
1
2
3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