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钻探泥浆公司储层专打钻井液扬威海南
8月23日,渤海钻探泥浆公司BH—FDC储层专打钻井液体系首次在海南市场成功应用。
由这个公司提供钻井液服务的花东9—3x井已顺利完井。
花东9—3x井是海南福山油田的一口开发定向井,设计井深3871米,位于福山凹陷花场构造。
由于福山凹陷地质地层条件复杂,泥浆公司负责人曾到福山油田现场考察,组织技术力量对海南高温深井井壁稳定和油层保护问题进行立项攻关研究,与福山油田公司开展技术交流,试验应用公司特色技术BH—FDC储层专打钻井液解决施工难题。
BH—FDC储层专打钻井液体系有强抑制、强封堵等特性,有利于井壁稳定和储层保护。
福山油田决定在这口井三开目的层使用这种钻井液体系。
施工中,这种钻井液体系充分发挥了强抑制和封堵作用,抑制了泥岩的水化分散,保持了井眼稳定,完井电测、下套管均一次成功。
施工过程中,定向不托压、起下钻畅通,井径扩大率仅为8.3%,创造了机械钻速达到每小时10.7米的区块纪录,不仅实现了钻井安全提速,而且解决了井壁稳定与油气层保护之间的矛盾,受到井队及甲方的一致好评。
BH—FDC储层专打钻井液成为泥浆公司特色技术,为海南市场后续井施工提供了技术借鉴,成功塑造了泥浆公司特色技术服务品牌。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109/54653.html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109/54653.html
西部钻探抗塑性泥岩技术哈国应用成功
中国石油网消息(特约记者吕晶通讯员马廷彦张琛)5月16日,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50679队承钻的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2607井顺利钻至三开井段250米处。
这标志着抗塑性泥岩技术在该国市场得到成功应用。
2 607井是一口生产井,设计井深3820米,二开中完于2311米。
该井在二开设计中有两段塑性泥岩,措施不到位会造成卡钻具、填实井眼等事故。
国际钻井公司阿克纠宾项目经理张琛和平台经理吕积斌在二开期间紧盯现场,监管每道工序,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塑性泥岩段钻进技术措施,现场操作控制钻压,以进一退二的短拉形式修正井壁,确保井下通畅,同时按遇阻程度,逐步提高泥浆密度。
最终,该井以1.95克/立方厘米的最佳密度直至中完。
由于甲方运送加厚套管推迟了25个小时,井下情况变得复杂,50679队细
心操作,坚持实施长短拉相结合的通井作业,同时组
织员工学习安全技术措施,为下套管做准备。
5月3日,套管一到现场,现场人员立即行动起来,通力配合,5月4日10时30分顺利把技术套管送至井底。
通过固井候凝、中完测井系列程序后,该井于5月12日顺利三开,连续3天无异常,这标志着
2607井抗泥岩工作全部结束。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105/31836.html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105/31836.html
塔里木应用新型UDM—1钻井液体系疏通钻井瓶颈1月底,在应用新型UDM—1钻井液体系后,塔里木油田克深202井快速钻透膏盐层6927米,创造200天进尺6000米纪录,相比使用普通钻井液体系,钻进中阻卡不断的克深2井,钻井时间缩短130多天。
一直以来,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三高”复杂地层严重制约着油田勘探开发进程。
库车山前曾使用的聚黄钻井液,在钻遇高温、高压、高密度盐层时,极易出现钻井液失水、造壁性矛盾突出的问题,造成失水过大难以维持井壁稳定。
为打通库车山前“三高”超深井钻遇中的瓶颈,塔里木油田致力于新型钻井液的自主研发,通过优选
处理剂方案和持续开展室内常规和高温高压环境下模拟实验,研制出了抗高盐、抗钻屑污染,抗高温达180摄氏度,抑制性更强、润滑效果更好的新型钻井液——甲酸盐钻井液(UDM—1),并形成了一套独具塔里木油田特色的钻井液体系,为攻克常规钻井液携岩能力低、润滑性差、抗温性差等技术难题提供了保障。
抗“高温、高密度、高盐层”的新型钻井液体系无生物毒性,满足了塔里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保需要,在保证性能稳定的前提下,预计可降低成本20%左右。
塔里木油田通过不断优化体系转换施工方案及流程,持续开展钻井液体系转换新工艺创新,实现了不停钻转换泥浆体系。
大北5井仅用一天时间完成体系转换,较传统转换方式缩短钻井周期近3天,节约泥浆材料费80万元以上,减少泥浆排放量近200立方米。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102/42677.html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102/42677.html
吐哈油田应用胺基聚醇钻井液新技术
10月13日,集团公司重点水平井柯21—平1井顺利固井,中完井深3947.5米,裸眼段长达3147米。
这标志着吐哈油田公司首口针对大段煤层系研发的新型胺基聚醇钻井液技术和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取得新进展。
柯21—平1井是集团公司部署在吐哈油田巴喀北部山前构造带的一口重点水平井,设计井深4444.5米,今年5月29日开工,10月13日钻至3947.5米。
在二开井段施工中,吐哈油田公司应用胺基聚醇钻井液技术,有效稳定了井壁,顺利钻穿煤层和炭质泥岩,煤层单层最大厚度34米;在超深巨厚煤层系以下定向钻进417.5米,连续安全钻进135天。
根据巴喀区块钻井过程中煤层垮塌造成的阻卡问题,吐哈工程院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井壁不稳定因素分析和井壁稳定机理研究,在柯21—平1井进行矿场试验,首次应用胺基聚醇钻井液稳定大段煤层,确保施工顺利进入三开水平段钻进阶段。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010/42238.html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010/42238.html
冀东油田:应用水包油欠平衡钻井技术首获成功
8月25日,冀东油田NP23-P2001井完钻,意味着这个油田在南堡深层潜山水平井应用水包油欠平衡钻井技术获得成功。
NP23-P2001井是部署在冀东南堡油田2号构造第一口深层碳酸岩盐潜山开发水平井,设计井深5630米,垂深4149米,最大井斜角90度,最大位移3263米,目的层温度预计超180摄氏度。
由于埋藏深、井温高、位移大,对定向仪器的耐高温性能、井眼轨迹和摩阻扭矩的控制带来一系列难题。
为了保证这口井顺利、高效钻探和有效发现与保护储层,冀东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技术人员反复论证和研究,决定在五开增斜段和水平段应用抗高温水包油欠平衡钻井技术。
这也是冀东油田首次实施水包油欠平衡钻井。
水包油欠平衡钻井技术是目前开发潜山储层较理想的先进技术之一。
NP23-P2001井3月9日开钻,8月4日起实施水包油欠平衡钻井。
由于提前钻遇油层,8月25日顺利完钻。
完钻井深5276.25米,最大井斜角92.53度,成功点火3次,油气显示良好。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news/html/201009/42012.html
本文来自: 全球石油化工网详细出处参考
/news/html/201009/4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