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违约责任(精选多篇)

合同法违约责任(精选多篇)

合同法违约责任(精选多篇)

第一篇:论合同法违约责任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

(一)不可抗力

根据我国《合同法》,不可抗力是指不能断言、不能避免并不能

克服的客观情况。具体地说,不可抗力独立于人以外的意志和这些行

为之外,且其到服务合同的正常履行。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繁多,一

般而言,主要包括灾害和事件两种。

不可抗力的后果。对于因不可抗力引致导致的合同不能落实,应

当根据不可抗力的敏感度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但在法律特兰县规定时,即使发生偶发性也不能免除责任责任,

主要有:其一、迟延应履行后的责任。大陆法系民法典大都有关规定,一方迟延履行财政赤字之后,应对在逾期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所

致的损害负责。我国《合同法》第117条对此有所规定。其二、客货

运输合同中承运人对旅客伤亡的责任。我国《合同法》第302条对承

运人采取了特殊的严格责任原则[6]。我国《民用航空法》第124条及《铁路法》第56条亦有相关规定。

此外,对于不可抗力免责,还有一些必要条件,即发生不可抗力

导致应履行不能之时,债务人仍须及时通知债权人,还须将经有关证

实的文书作为有效证明提交债权人。

(二)债权人过错

债权人的过错致使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人不负违约责任,我

国我省法律对此有明文规定的有《合同法》第311条(货运合同)、

第370条(保管合同)等。

(三)其他法定免责事由

主要有两类:第一,对于标的物的自然损耗,债务人可免责。这一情形多遭遇在运输合同中。第二,未挤兑一方未采取适当未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债务人对扩大的损失部分免责,我国《合同法》第119条对此有所规定。

(四)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又称约定免责事由,是当事人以协议排除或限制其未来协约责任的合同条款。分解开说,其一,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合同条款,具有约定性;其二,免责合同条款的提出明示必须是明示的,不允许以默示方式作出,也不允许法官推定免责条款的存在;其三,免责条款旨在排除或限制未来的一般性民事责任,具有免责功能。[7]

我国《合同法》从反面对免责条款作有了规定。《合同法》第53条规定了两种合宪免责法律条文条款:第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第二,因故意或者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此外,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免除其责任的,该免责条款无效。

五、违约责任的承担这种方式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的承担买方的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和支付违约金。对这四种方式进一步推敲,不难辨认出其中存在的:[8]

第一,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不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与采取防范措施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以及合同的延续,都是违反合同后的处理措施,但不是违约责任的是非承担这种方式。诉讼费用违反合同的处理措施中可以包括支付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是《合同法》有关规定的公平原则的体现,属于合同当事人的管理职责,不具有违约责任的作用。从性质上看,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只属于合同当事人的管理职责,其中的继续履行属于典型的合同义务,采取补救措施则是合同义务的继续。这两者无论从实际作用上为,还是从性质上,都不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合

同法》将继续履行与下来补救措施作为承担价款的形式规定采取,是不准确的,混淆了合同法律责任义务与违约责任[9]。

第二,采取紧急措施的规定也不恰当。“采取补救措施”是一个不具体的概念,含义不明确,到底什么样的措施属于补救措施,《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继续履行是补救措施,修理、

更换、重作也是补救措施。另外,《合同法》将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并列规定下来,则又犯了一个逻辑误解。这四个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不能并列使用。第三,预付价款或者酬金也不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我国《合同法》把“支付价款或者报酬”订明在违约责任一章(第109条)中,把缴交价款或者酬金作为一种违约责任,笔者认为,这种立法安排不恰当。缴交价款或者酬金,这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根本不是买方。无论服务合同当事人是否违约,都应当履行其缴交价款或者酬金的义务。缴交价款或者酬金与支付赔偿金或者违约金的性质是不相同的,两者不能混淆。

因此,笔者认为违约责任承担的方式有支付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两种。简言之,违约金是指协议书约定的,违约方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就其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在数额的确定上,将完全赔偿原则和补偿可预见规则相结合,从而兼顾合同双方举报人的协议利益平衡。《合同法》第113条对此有所体现。

六、违约责任与其他方民事责任的相异

违约责任是合同法中重要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事责任这种方式的主要就方式之一,为了更好的理解买方,下面就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作一简要论述:第一,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二者是《合同法》责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存在着根本差别:(一)、二者产生的前提不同。缔约过失责任是基于合同不成立或合同无效或合同被撤销而产生有斐阁的民事责任,违反的是合同前在义务,是法定义务,而违约责任是以合同有效成立而

主体资格产生的民事责任,违反的是合同义务,是约定义务。(二)、归责原则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而违约责任,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条件,实行严格责任原则。(三)、责任方式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只有赔偿损失一种,而违约责任有延期付款、支付违约金,强制履行等方式。(四)、解除合同的范围不同。缔约过失罪责的赔偿范围是信赖利益的损失,而商业利益违约责任赔偿范围是履行利益的损失。

第二,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意识。违约责任和是民事责任的两种主要方式,尽管二者存在着竞合的情况,但二者之间有着极为重要差异:(一)、二者产生的前提不同。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违反合同的责任;而侵权责任是基于被保险人没有履行法律上规定的或者认可的应尽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二)、二者的归责原则不同。违约责任采行严格责任原则即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侵权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只有在有明文规定的情况才可以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或公平原则。(三)、免责条件不同。在违约责任中,除了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以外,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免责事由;而在侵权责任中,其免责情事只能是法定的。(四)、责任形式不同。违约金、定金等责任性质只能适用于违约责任;而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认错等只能适用法律责任于侵权责任。(五)、赔偿范围不同。违约责任是一类财产责任,因而主要是财产损失的赔偿;而侵权责任不仅包括赔付财产损失的赔偿,还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

七、结语

以上是我结合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作粗略的论析。限于篇幅,我对违约责任与更多其他责任的区别、支付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的详情等未能作深入并未的论述,这些都有待我今后的不懈努力。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育成熟,违约责任制度也必将更加细化。

第二篇:论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

论《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将中国完整

的合同制度正式昭示于世界,结束天下大乱了中国劳动法三分天下的

局面。然而,在理论上进行生物学更深入的研究,揭示中国合同制度

的全部分析方法内涵,则为刚刚开始。其中研究合同法的学术研究违

约责任制度建设,也正是如此,全面研究我国价款的分类、内容和形式,无论是对于合同法的创造性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违约责任概述

(一)违约行为

1.违约行为的概念:违约行为是指违反合同偿债的行为,虽称为

合同债务不履行。这里的合同债务,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协

议书义务,明定又包括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还包括根据法律原则和

精神的要求,当事人所必须遵守的权利。

2.违约行为的构成:违约行为仅指违反合同债务这一客观事实,

不包括当事人直觉及有关第三人的主观过错。

3.违约行为的分类:各个国家对违约行为形态的划分都是不一样的。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行为形态体系作如下划分:

(一)预期违约

大陆法系刑事法国家因强调实际违约,对预期违约一般都未作具

体规定,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违约行为等同于实际违约,但在审判

预期适用预期违约规则追究违约人的实践中方的案例早已出现,1994

年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海门市对外贸易公司诉南通市

东方饲料供应公司购销合同预期违约不能交货案”中,法院确认饲料

公司预期违约成立并判其承担责任,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合同法》第108条关于预期违约的规定使我国合同法中违约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

1.预期违约的概念

预期违约(anticipatory breach)亦称先期违约,主要包括明示

毁约和默示毁约两种。所谓明示毁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

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追索权明确、肯定地向反之表示他将不履行

合同。所谓默示毁约,是指在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有确凿的

证据证言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到来时将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又不愿提供必要的履约担保。预期违约表现为未来将不义务,而不是实际违反合同义务。所以,有些学者认为此种违约风险只是

“一种违约的危险”或“可能违约” ,它所侵害的不是现实债权,而

是履行期届满前在郑何的效力不齐备的债权或“期待诉权色彩浓厚的

债权” .

2.预期毁约的构成要件

《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赔偿损失一方明确表示或者

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

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可见,我国合同法与专利法英美法的预

期违(一篇好范文带来相当多轻松)约一样,可分为明示毁约和默示毁

约两类。

(二)违约责任

1.违约责任的概念: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

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法构成的法律责任。在现在合同法上,违约责任仅指违约方向分担守约方承担的财产责任,分离与行政

责任和刑事责任全然分离,属于民事责任的一类。

2.违约责任的特点

(1)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所产生的义务;

(2)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即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

发生,合同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

(3)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

(4)违约责任的可约定敏感性;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当事人合同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乙方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但这并

不否定违约责任乙方的强制性,须因为这种约定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

围内。

二、违约责任的种类

我国《合同法》共规定了五大类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为形式:

1.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履行,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之时,由法

院强制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方式。其构成要件下:(1)存在

违约行为;(2)必须有守约方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行为;(3)必须是乙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

2.采取补救措施:根据《合同法》第111条规定:“质量不完全

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当事者约定应负违约责任。对违约责

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订约具体,依照第二十一条第六十一条的规定

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

选择要求对方承担维修、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

约责任。”

3.赔偿损失,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受损失依法赔偿债权人所

以后的责任。我国合同法上的赔偿损失是指赔偿,即使包括实物赔偿,也限于以合同衣物标的物以外的物品予以赔偿。其责任构成如下:(1)违约行为;(2)损失;(3)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

违约一方没有免责事由。

4.定金责任:《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

华民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

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

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外债的,应

当双倍返还定金。”

5.违约金责任,又称违约罚款,是由当事人约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也可以同样表现为一定价值的财物。

三、睿安特的归责原则

综观各国立法实践,对违约责任原则的规定主要有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两种。目前我国关于《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究竟是采严格责任原则还是采过错责任原则仍然存在争论。

主张采用严格责任原则的学者有以下几个理由:1. 严格责任的确立并非自《合同法》开始,在《民法通则》以及《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中也有关于严格责任的新规定;2.严格责任具有方便裁判和增强不具合同责任感的优点;3.严格责任原则符合违约责任过失的本质;4. 严格嘴螺责任是合同法的行业发展趋势;5.确立严格责任,有助于更好地同国际间经贸的规则接轨,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都定立了严格责任原则。此外,从《合同法》第107条关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不符合甲方的,应当独自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改采违约责任”的规定中发生可以不难看出此条文中并没有出现“承担责任但举报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的字样,因此可以认为《合同法》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即一方只要有违约事实就要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而不论其片面心态如何。

四、免责条件与免责条款

(一)免责条件:即法律明文规定的当事人对其不履行合同不应该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主要有

(二)免责条款

1.免责条款的概念:免责条款,就是当事人以协议排除或限制其未来责任的合同条款。其一,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合

同条款;其二,免责条款应的提出必须是明示的,不允许以默示方式

给与,也不允许法官推定免责条款的存在。

2.免责条款的如何有效与无效

五、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违约责任是违反协议的责任,侵权责任为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所

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当某一既符合违约责任的要件又符合侵权责任的

要件时就形成了民事责任中违约责任与侵权的竞合。现实生活中有不

少类似事例,如的啤酒因啤酒瓶爆炸致买受人受伤、受托人未尽到保

密义务对外披露委托人的隐私等等。

从民事责任角度看,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共同之处有以下几个

方面:1.都是民事责任的独自承担一种分担方式;2.就其性质来说,

都具有明确的沙芥;3.都是救济损害的主要方法;4.都具有制裁性。

而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基本区别大体在于以下几点:

1.诉讼时效的区别。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因违约责任而的损害

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而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在造成人

身的损害情况下往往为一年。

2.损害赔偿范围的区别。侵害财产权利的侵权损害赔偿,应用相

当的器物或现金赔偿,如受害人恶劣影响因此而遭受其他严重损失的,加害人亦应赔偿。侵害他人身体健康权、生命权的,赔偿因此造成的

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侵害公民、法人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

权的,即使并无造成经济损失,亦可要求赔偿金精神损害。而在违约

损害赔偿中所,通常依当事人的事先约定,虽然赔偿金范围应当范围

相当于所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的因违反合同

可能造成的。

3.举证责任的区别。侵权行为成立,原属一般侵权行为时,被害

人请求损害赔偿应就加害人的故意或过失负举证责任;在特殊侵权行

为的场合,则往往享用无毁谤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权利人亦须

就加害行为、损害结果及二者之间关联性的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而

无须就侵权人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而在合同不导入履行的场合采用

严格责任原则,债权人在请求损害赔偿时只须证明债务的存在之前及

损害的发生即可,而债务人若要免除自己承担责任的法律责任,须就

损害是主因由于不可归责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负举证责任。

4.责任构成要件与免责市场条件的区别。在违约责任中,行为人

只要实施了违约暴力行为,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辩事由就应当承担违约

责任。但在侵权责任中,损害事实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

无损害客观事实便无侵权便责任的产生。在违约责任中,除了法定的

免责条件外,合同当事人还可以事先约定不承担责任,但当事人不得

预先免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在侵权责任中,免责条件或原因一

般只能法定,当事人不可以原告事先约定免责条件,也不能对不可抗

力的范围事先预见。

主要参考书目

1.《买卖法》徐炳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2.《论〈合同法〉预期违约体制适用范围上的债项缺陷》刘凯湘、聂孝红《法学杂志》

3.《亚洲合同责任研究》杨立新人民日报网。

4.《合同责任研究》崔建远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合同法》(修订本)崔建远法律出版社201*年4月版。

张涛

201*秋季法学本科

第三篇:有关合同法违约责任的规定

有关合同法违约责任的规定

违反合同,并不一定会引起民事责任的承担部分。只有缺少一定的条件,违约当事人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的要件有:

1.有不违抗命令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诉讼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难以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时限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行业龙头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报酬减少价款或者酬劳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国际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两方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酿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利益,但不得已经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合同订立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

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

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风险因违约产生的严

重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

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甲方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

减低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

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轴线给付定金作为借款的担保。债务人履行

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

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违约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没有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全款。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当事者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

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

专利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偶发性

的影响,极少量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

迟延履行后乙方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无法客观情况。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进攻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也须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将给对方造成的受损损失,并应当在

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当事人守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

施防止出现防止损失的扩大;伤亡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避免开销,由违约方承担。

在合同法第一百二十条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各自承担合

同法相应的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

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被告人分一方和第三人之间

的纠纷,依照法律解决问题有关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因原告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

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

照其他法律要求其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篇:合同法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的违约责任】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

推荐阅读:合同法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

?

? ? 【合同法的主体资格】违约责任内涵的界定? 【合同法的主

体资格】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

【合同法的违约责任】违约民事诉讼的范围

违约损失赔偿损害赔偿的范围是指合同违约方对哪些违约损失承

担赔偿责任,它是确定赔偿责任大小的一个重要法律尺度,必须加以量化。坏账赔偿责任就性质而言属于财产责任,所以一般以钱财形式赔偿,亦称金钱赔偿。

世界各国立法对违约损害赔偿范围有关规定不尽相同:大陆法系发

展中国家规定,因违反合同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应予赔偿。英美法系国家新规定,违约方只对因偿付自然地、直接地产生的损失赔

偿金给予赔偿。《公约》规定,一方的违反合同应支付当事人损失赔偿

额相当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

但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经知道

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事实危急情况,对违反显然合同预料到或理应预料

到的可能损失,而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我方的受损,包括利润方

面的损失,如果他不采取这种措施,违反合同一方损失要求从损害赔偿

中扣除原应可以减轻的可以数额。

我国《合同法》对此既未采取大陆法的规定,也没有采取英美法的

做法,而是采行了类似于《公约》的规定。违约方的损失应当相当于因

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旨在使受损害的一方损失与合同假如得

到履行时他本应得到的经济状况相同。《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

人违反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服务合同方在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见我国《合同法》试

行了完全赔偿原则,并根据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了

的范围,主要包括积极损失和消极损失。积极损失亦称实际损失,是指

因违反合同所造成的现有个人财产实际的、直接的、自然的损失,一般

应当包括财产的毁损、减少、彻底消除灭失以及为减少或者消除损失

所支出的费用。消极损失亦称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可以得到因违反合同

而未得的利益的损失,表现为物的使用私利、转卖利益、营业利益,多

数为受害施暴者方的商业利润损失。间接损失是损失赔偿额的重要组

成部分,正如著名学者杨良宜所称的“双方订约都是为了牟利,为了从

合约中得益,一方违约会给另一方带来最直接、最常见的损失,自然也

就是受害方本可以从全约萨德基获取的利益的损失,亦称期望损失。可

以说,大部分的违约损害索赔都是针对期望损失的”。合同赔偿损失的

最高限额不得已经超过违约一方订立违约方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

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除非的损失。

“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是对“因违约所造成的财产损失”的限制,亦称“可预见规则”,它是指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不得

超过他订立合同预见到或必需预见到的损失的规则。《合同法》第113条对之作了原则有关规定,但对具体适用该规则未作明确界定,这主要

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应当预见的判断。笔者认为:应区分通常异常情

况和特异特殊异常情况,所谓通常情况下与预见是要求应当违约方处于

相同层次的一个有理性的、有经验的人在订约时能够知道依违法事件

的通常情况或事物政治事件发展的通常进程所形成的损失;而对于受害

方在订立合同之前或订立合同时以适当方式就某些特殊情况事先作了

说明或声明,并使违约方在订约时已知晓缔约该特殊情况,的这种情况

就能裁定违约人应当对该特殊情况根据发生有可能导致某种损失要详

加预见,并对该损失独自承担赔偿责任。其二,预见的内容。对违约方

预见到的严重损失的界定重大损失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只要预见到该损

失的类型

或种类;另一种是要预见到该严重损失的数额或程度程度。笔者认

为应采用预料数额的方式来确定预见的损失,以便更恰当明确地确定追

讨的范围。合同法对上述问题未加以具体化,有待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

《合同法》第11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挤兑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

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巨大损失的,不得就

扩大的追讨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由违约方承担。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减损规则”。减轻损失是受损害

由涅恩方在的义务,更是对损害赔偿的容许,该规则的设立旨在防止受

损害方消极地坐等赔偿损失,符合诚实信用主张的要求。

在司法实践中,来判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适当非常重要,笔者认为

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考虑:其一,在时间上要在其行为时或应行为时加

以判断,而不能以事后的情况来没法衡量先前的行为是否适当;其二,在

主观不应拘泥于行为的客观结果,只要要件在当时当时已经尽心尽力了,纵使在武断上并没有减轻损失或增加了损失(在并不过分的限度内),仍

可获得赔偿;其三,行为人所采取的措施应当合理,不应要求受损方采取

耗费过高费用过多或过多时间的措施,同样受损害甲方也不应采取此种

措施。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违约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支付损

失赔偿额,它包括可以选择的两种情况。损失赔偿额是违约赔偿责任的

主要方式,充分体现了合同完全赔偿赔付的原则,在性质上具有补偿性,而不是惩罚性。其种类有二个:其一为明定损害赔偿额,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的赔偿原则、可预见规则以及第119条的减损规则,法定损害

赔偿额的计算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但在某种情况下可能还需

作两种扣除,也就是扣除可避免的费用和的损失。司法实践中,法定损

害赔偿额的计算和证明税后是困难的,但其却是违约金增减的法定标准

以及未约定违约金时的赔偿依据。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酿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

刑事法律机构予以增加,可见违约金小于损失需增加的部分也属于损失

赔偿额;其二为约定的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害者只能约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而不能像英美法系中亚国家那样数额在合同中规定赔偿的具体金额。约定损害

赔偿计算方法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充分体现,是法定损害赔偿的重要现行

补充,有利于解决损害赔偿的请求问题并可以明确未来承担责任的范围。因合同类型不同,约定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一般可以选择作为

计算内容的包括同行业的平均利润、卖方转售的利润、买方停产的损失、延迟交付的贷款和应付投资金额的利息等。

第五篇:浅析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浅析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摘要

债务买方是促使当事人履行债务,使非违约方免受或少受损失的

法律措施,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被害人切身利益,合同在建立之时应

当对其作出明确规定。买卖合同中的当事人违约的本案另一方,应当

严格按照合同中的规定履行自己必需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对劳动合

同促进合同目的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违约责任的理论

概述,归则原则,违约行为,违约责任承担等方面论述违约责任。

关键字:违约责任,归责原则,违约行为

九届人大市人大二次例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1]这种职责往往是以违约责任的强制力为后盾。它是当事人之

间具有法律的保障,不仅可以当事人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起到避免

和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预防作用,违约风险不可否认的是在发生违约

行为后,通过追究本协定的责任,使守约方的损失博得补偿,保障交易安全。

一、违约责任的假说概述

违约责任是指在开办合同签署成立之后,合同的被告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的合同不符合约定时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又被称作侵犯合同的民事责任。

(1)违约责任的性质

违约责任属于民事责任的一种,它具有民事责任的一切性质,即独立性、财产性、平等性、强制性和补偿性。违约责任的产生一合同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为前提,任何一方不履行其合同中的债务或不按照合同履行适当虽然将引发违约责任。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额的税款,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一旦违约责任被引发,违约一方当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来对另一方进行赔偿。

(2)我国婚姻法中违约责任制度的特点

第一,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责任所产生的。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违约责任产生民事责任的基础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若当事人之间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则并无违约责任可言;其二是合同书以违反服务合同义务为前提。

第二,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是指它只发生在特定的当事人彼此之间之间,合同以外的第八人不负责任。

第三,违约责任有著可确定性。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的违约金和数额等,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因为约定应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民事责任的认定必须依循一定的归责准则,包括合同法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根据违约的具体事由确定违约责任承担的法律立法原则[3]。换言之,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行为人是否承担违约责任的法律原则。归责原则是后果在进行违约言行所导致的事实指的归属判断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大体上标准。我国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手癣原则采取了二元立法模式,即总则中严格责任与分则中的过错责任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1)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原则即当事人方义务履行合同不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必需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严格责任并不以过错为要件,绝不被告是否具有过错不作为衡量责任承担的依据。严格责任的损失在于合理补偿债权人的,而不在于惩罚过错行为。

(2)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也叫过失职责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的法律责任认定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原则的确立,为民事法律主体的行为确立了标准[2]。它要求行为人善尽对他人的谨慎和注意,避开损害后果,也督促每个人充分尊重他人的权益,从而为被保险人确立了自由行为行为的范围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它也有利于预防损害的发生,通过赋予过错行为以侵权责任,

教育行为人行为时应当谨慎、小心,尽到注意义务,努力避免损害的发生;它充分协调和平衡了“个人自由”和“社会安全”两种利益的关系。

三、违约行为

违约行为形态,是根据违约行为违反合同义务法律义务的性质和

特点,对违约行为所作的分类。

(1)不履行合同义务

是指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到来之后,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合同

义务。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既可以是明示明确即表示不履行义务,

也可以是默示即用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义务。

(2)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

是指债务人履行义务不是不符合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等。

《合同法》规定,合同履行原则为充分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必须按照

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期限、地点、方式全面履行合

同义务。此种纷争形态大多表现为买卖合同中的质量纠纷[3]。

(3)预期违约

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义务明确表示或

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当事人的违法行为。

四、违约责任担负方式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也就是违约方当事人实际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1)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一方当事人偿付的,应向另一方缴交的金钱[4]。违约金的标的物是大笔,约定当事人也可

以但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执

行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

(2)赔偿损失

所谓赔偿损失,是指合同当事人由于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约定,给对方对方引发财产上的损失时,由违约方以其财产

赔偿假装所蒙受的财产损失的一种违约责任形式。

(3)强制实际履行

又称“强制依约履行”。债务人不能行使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债权人申请强制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合同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以实

现订立合同的目的。所谓实际履行,即指合同订立后,其合同义务一

般不能免除,不允许债务人以支付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代替履行合同

义务[4]。

五、结束语

发育随着集体主义的逐步发育成熟,违约责任制度也必将会更加

完善。我国合同法在在与法规和国际惯例接轨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

并保留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其信息内容也更加全面合理、更科学。违

约责任制度势必会为我国的合同制度中实现合同义务和风险的合理负担,以及对免责事由的深刻认识和了解发挥更加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 《合同法学》,第二版,主编:陈小君

[3]. 《合同法论》, 1999年9月版,主编:徐德敏

[4]. 《合同法总论》,201*年7月版,主编:贾邦俊

合同法中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条款

合同法中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条款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合同违约责任,文典律师特别整理了此篇文章,以下内容主要从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内容、违约责任特征及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条款三方面介绍,欢迎大家阅读交流。 一、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内容 1.违约形态 一是根据违约的时间,将违约分为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是指事实上已经发生了的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的情形。正如第107 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预期违约是指合同还未到履行期,但合同一方当事人用语言或者行为表示将不履行合同的情形。正如第108条的规定,合同虽然尚未到期,如果一方有不履行的表示,对方也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是根据违约程度,将违约分为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不履行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不适当履行是指当事人履行的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条件的情形。 2.责任方式 (1)实际履行:第109条规定,关于金钱债务,必须实际履行;第110条规定,关于非金钱债务,特殊情况不适用实际履行。这些特殊情况包括: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合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2)赔偿损失:第112条规定,实际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如果对方还有损失,应赔偿。根据第113条的规定,赔偿的范围包括违约所造成的所有损失,该损失中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即应遵守“合理预见规则”。

(3)支付违约金:第11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也可以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违约金不得过高或过低。 (4)执行定金罚则:关于定金的问题,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具体规定执行;如果当事人同时约定有违约金和定金的,只能选择其一执行。 (5)其他责任方式:第111条规定,违约方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因为质量不符合约定,首先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责任方式的,非违约方可根据标的性质及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价等违约责任。 3.免责事由 第117条、第118条规定,只有不可抗力方可免除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但不履行合同的一方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4.其他 (1)防止损失扩大规则:第119条规定,非违约方不可坐视损失扩大,应当采取措施而未采取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主张赔偿。为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2)因第三人原因而违约:第121条规定,因第三人方面的原因而违约,不是免责理由。 (3)责任竞合:第122条规定,当发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时,受害人可以选择适用的法律。 二、违约责任特征 (1)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合同约定的义务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第六章“民事责任”就包含了

合同法中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有哪些

合同法中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有哪些 违约金是合同中经常出现的条款,主要是给双方存在的违约行为提供解决的依据。那么,合同法中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有哪些?对于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来讲,适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律伴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法中关于违约金的规定有哪些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或者违约金计算方法所计算出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当事人没有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标准计算违约金。人民法院在当事人未提出要求调减或者调增违约金的情况下,不得主动对约定违约金标准进行调整。当然在违约金数额明显高于非违约方的实际损失时,法官可以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释明,由当事人决定是否提出相应的主张。 2、当事人提出合同违约金或者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的可由当事人之间进行协商,如果达不成新的协议法院可以参照同类案件违约金的中等标准予以核定,无法确定上述标准的,可以按照非违约方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为参照,但是违约金本身一般是损害赔偿额的预定,非违约方在诉讼中无需证明损害事实,对于因违约所造正的实际损失应当由请求减少违约金的违约一方当事人负举证证明的责任。在判断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分高于造成的实际损失以及在决定减少的具体幅度时,要将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之间的差额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同时还应当考虑债权人的其他合法权益,比如寻找替代交易的难易程度、是否信赖该合同依约履行而签订了连环合同、当害人之间的交涉能力是否平等、是否使用了格式合同条款以及债务人是够属于故意违约等。 3、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概括违约金,即合同约定在一方当事人部分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与完全不履行合同时的违约金数额是同一数额,而一方当事人出现部分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违约行为时,违约方提出约定违约金过高时,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关于人民法院调整违约金数额的规定对违约金进行调整,此时调整违约金的依据是合同法关于法院调整违约金权利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合同已经部分履行的比例来计算扣减违约金。此时对违约金的调整方法与标准依然是很据违约方的违约行为给违约方所造成的损失来相比较而确定的。因为违约金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而设定的,但不是根据履行的数额来确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不能根据已经履行的比例来进行扣减,否则是根本不符合违约金的性质的,但是已经履行的事实可以表明,非违约方的损失并不是太大,而可以据此适当减少违约金的数额。

合同法违约责任(精选多篇)

合同法违约责任(精选多篇) 第一篇:论合同法违约责任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 (一)不可抗力 根据我国《合同法》,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体地说,不可抗力独立于人的意志和行为之外,且其到合同的正常履行。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繁多,一般而言,包括灾害和事件两种。 不可抗力的后果。对于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不能履行,应当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但在法律另有规定时,即使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责任,主要有:其一、迟延履行后的责任。大陆法系民法典大都规定,一方迟延履行债务之后,应对在逾期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所致的损害负责。我国《合同法》第117条对此有所规定。其二、客运合同中承运人对旅客伤亡的责任。我国《合同法》第302条对承运人采取了特殊的严格责任原则[6]。我国《民用航空法》第124条及《铁路法》第56条亦有相关规定。 此外,对于不可抗力免责,还有一些必要条件,即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履行不能之时,债务人须及时通知债权人,还须将经有关机关证实的文书作为有效证明提交债权人。 (二)债权人过错 债权人的过错致使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人不负违约责任,我国法律对此有明文规定的有《合同法》第311条(货运合同)、第370条(保管合同)等。 (三)其他法定免责事由 主要有两类:第一,对于标的物的自然损耗,债务人可免责。这一情形多发生在运输合同中。第二,未违约一方未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债务人对扩大的损失部分免责,我国《合同法》第119条对此有所规定。 (四)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又称约定免责事由,是当事人以协议排除或限制其未来责任的合同条款。分解开说,其一,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合同条款,具有约定性;其二,免责条款的提出必须是明示的,不允许以默示方式作出,也不允许法官推定免责条款的存在;其三,免责条款旨在排除或限制未来的民事责任,具有免责功能。[7] 我国《合同法》从反面对免责条款作了规定。《合同法》第53条规定了两种 无效免责条款:第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第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此外,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免除其责任的,该免责条款无效。 五、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的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经济法》论文

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摘要】合同缔约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而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能使得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实现。因此,研究违约行为及其救济方法,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违约行为、违约责任的论述,介绍了违约责任的种类、免责条件、处理方式等问题,阐述了我国新《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关键词】违约责任、合同法、免责事由 一、违约责任的样态 对于违约责任的样态,又称违约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预期违约。其可分为两种具体类型:其一、预期拒绝履行,其二、预期不能履行。 第二,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 第三,迟延履行。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 第四,不适当履行。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形。 第五,其它违约行为。指除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之外的,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履行方式和地点而履行债务的行为。 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实际履行。实际履行包括金钱债务的实际履行和非金钱债务的 实际履行。《合同法》第109条、第110条等条款规定,金钱 债务应当实际履行,非金钱债务在特殊情况下不适用实际履 行。特殊情况即指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 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 行。 2.采取补救措施。如质量不符合约定,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 担违约责任,如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非违约方可根据标的 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采取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措施。 3.赔偿损失。我国法律实行的是完全赔偿原则。要求赔偿范围包 括两个部分。其一,被违约人现有财产的减少(实际损失)。 其二,可得利益。 4.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 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 一定数额的金钱。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未约定则 不产生违约金责任,且违约金的约定不应过高或者过低。 5.定金。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定金按担保法规定执行,但如果 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当事人可选择适用其一。 三、免责事由

合同法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违约责任的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违反合同,并不一定会引起民事责任的承担。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违约当事人才承 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的要件有: 1.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不录用不能跟着感觉,得建立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之上。用人单位如果认为劳动者不 符合录用条件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举证义务。即用人单位必须证明其已将录用条件明确 告知了劳动者,并根据录用条件对劳动者进行了考核;有相应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达到录用 条件;已将考核结果告知了劳动者;将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送 达了劳动者等。由于劳动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作出了严格责任的规定,因此企业人 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把工作做细, 尽量做到滴水不漏。 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 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 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 造成的损失。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精品】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11条、合同法第107条对违约责任均做了概括性规定。 违约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一)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 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类型,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或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依据民法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法通则专设“民事责任”一章(第六章),规定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两种民事责任。违约责任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在目的、构成要件、责任形式等方面均有别于其他法律责任。

(二)违约责任是违约的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承担的责任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决定了违约责任的相对性,即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责任,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具体而言:(1)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的责任,不是合同当事人的辅助人(如代理人)的责任;(2)合同当事人对于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违约承担责任。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三)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责任 首先,违约责任是违反有嗷合同的责任。合同有效是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这一特征使违约责任与合同法上的其他民事责任(如缔约过失责任、无效合同的责任)区别开来。

其次,违约责任以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为条件。能够产生违约责任的违约行为有两种情形:一是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即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给付;二是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即其履行存在瑕疵。 (四)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和一定的任意性 其一,违约责任以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行为所受损失为主要目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责任形式,故具有补偿性质。 其二,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约责任的形式,即承担违约责任的具体方式。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近日,我们网站接到来自浙江的一位公众关于合同违约 责任条款的咨询。他在咨询中称他的一位朋友跟一家公司刚签订 了劳动合同,但现在有更好的一家公司来找她,所以想了解下, 如果这时候违约约会怎么样,需要承担怎样的合同违约责任,合 同违约责任条款什么? 合同法违约责任律师答疑: 谢高辉律师:提前一个月用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就可以了, 不承担什么责任。 孙晓龙律师:要看合同是如何约定的,最好提前三十天通知 单位解除合同,如果是试用期,提前三天就可以。 金外荣律师:你朋友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对于违约责任是如何 约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只有在两种情形下,可约定,1、对劳动者进行了专业的技术培训;2、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且给付了补偿的;你朋友如不愿继续在那工作,可提前三十天以书 面方式告知,或直接跟用人单位协商解除。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合同违约条款是合同的重要条款,是担保合同全面履行、补 偿守约方的损失、惩罚违约方违约行为的重要措施。因为违约条

款是合同条款,应当充分尊重合同当事人的意志、体现私权自治的法治原则。合同双方可以双方协商一致后在合同违约责任中约定如果一方违约将以支付违约金或其它相关损失。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我国《合同法》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执行定金罚则等形式。 合同法关于合同违约条款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按我国《合同法》第117条、第118条规定,只有不可抗力可免除合同当事人的违约责任,而且不履行合同一方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 对于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方式,考虑到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结合国外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方式的规定,主要应以继续履行,赔偿损失为主,以禁令、申明等防范、补救措施方式为辅,违约金和定金方式不宜适用于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场合。 我国《劳动法》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免责未作明确规定,基于劳动合同的性质及独特特征,特别是劳动合同附合化日益增

关于合同违约责任

合同中不可或缺的条款------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就是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违约责任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依据。 按照我国《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主要有以下方式:强制实际履行或称继续履行;修理、重作、更换、减少价款或者报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条款主要是对违约形态和后果的规定或约定,通常是合同当事人协商选择的结果。我国《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条款不是合同的必备条款,即合同中是否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对认定合同成立和生效并不构成障碍。在合同中未约定违约责任条款的,也并不意味当事人可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已作了完善的规定。故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条款的,法院或仲裁机关在审理时,不仅不会据此否认合同的效力,而且仍可依法确定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亦即违约责任条款既可依约而定,也可依法适用。尽管违约责任条款不是合同内容中的“要素”,缺之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和效力,但当事人事先设定违约责任条款在实践中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对于告诫当事人,迅捷确定违约者应承担的后果,减少计算和举证麻烦等均具有意义。它能明确告诉对方违约后要承担何种责任,将要承担双方约定的由于违约方给对方所造成的一切损失,有利于合同双方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合同权利和义务。既然如此,那么合同

当事人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的,在合同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违约方即应依约承担违约责任应无异议。但当合同效力终止或被否定时,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是否还能作为处理纠纷依据继续适用,这就涉及违约责任条款是否具有相应独立性的问题。 一般而言,违约责任条款的适用应以有效合同存在为前提。如合同效力消灭或被否定,从逻辑上来说,违约责任条款的效力也应随之消灭,但如此机械处理并非合理。毕竟合同的签订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违约责任则是合同设立目的未实现的救济途径。虽然合同效力因有关原因而不复存在,但其意志已体现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尤其是当事人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不受合同效力影响的情形,似应有肯定违约责任条款独立性,使之在合同效力消灭或被否认时有可适用的余地。即在合同因解除而终止时,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支付违约金的条款具有独立性,可在事后处理有关事宜时继续适用。相反,合同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即使当事人表明在合同效力消灭后该违约责任条款仍为处理相关纠纷依据的,也不应具有独立性。理由是,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是法律对合同效力否定性评价的表现,其结果是有关实质性的条款无效,以体现国家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表示所追求目的的干预,而违约责任条款通常应是保障合同权利义务得以公平实现的救济措施,理应归属于实质性条款范畴,随合同无效而失去约束力。此外,合同无效后,事实上有新的法律事实出现,随之也产生了新的救济途径如缔约过失之债等,故当事人间利益的保护不会出现空白地

合同法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违约责任的规定 违反合同,并不一定会引起民事责任的承担。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违约当事人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的要件有: 1.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

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

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

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它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障,不仅可以促使合同当事人双方自觉全面地履行合同义务,起到避免和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预防性作用,而且在发生违约时,通过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使守约方的损失得到补偿,使违约方受到相应的制裁,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我国合同法体现了对违约责任制度的重视,不仅在总则中设专章对违约责任作了一般性规定,而且在总则的其他章节和分则中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综观我国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我认为具体有以下主要特点:在尽量吸收以往三部合同法行之有效的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体现了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在体现违约责任补偿性的同时,强调实际履行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一)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吸收了以往三部合同法的成功经验 首先,在违约形态方面,《合同法》第107条规定了“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两种形态,这承袭了《经济合同法》第29条、《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8条、《技术合同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符合我国传统立法中两分法观点,即将违约形态划分为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这种划分能够涵盖所有的违约形态,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我国立法、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的违约形态体系。其次,在归责原则方面,《合同法》第107条、120条确立了严格责任原则。这和《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8条,《技术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只要不存在免责事由,违约行为本身就可以使违约方承担责任。因此严格责任更有利于保护守约方的利益,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增强当事人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克服信用危机。在过错责任原则下,只有在不能证明其对违约行为无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违约责任,而过错属主观心理状态,其存在与否的证明和判断,较属于客观事实的违约行为和免责事由更为困难,因此严格责任原则比过错责任原则更为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正是由于严格责任原则的以下优点,英美法系在合同的违约救济中采严格责任原则,大陆法系中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的德国也正在逐步转向严格责任原则,由两大法系的权威学者共同参与拟订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欧洲合同法原则》也都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反映了国际上合同法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合同法采用严格责任应该说是正确的选择。当然,严格责任原则作为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一项总的归则原则,也不是绝对的,针对某些合同违约的特殊情况,《合同法》分则中也采用了过错责任原则作为例外,如第189、191条的赠与合同、第303条的客运合同、第320条的多式联运合同、第374条的保管合同、第406条的委托合同等。但这些只是一般原则的例外,并不能改变严格责任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主导地位。 除以上两个方面外,合同法在不可抗力免责、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等方面都尽量吸取以往立法的成功经验,体现了法律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二)违约责任的补偿性和强调实际履行 违约责任的补偿性,是指违约责任旨在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法国民法典》第1142条规定,作为或不作为债务,在债务人不履行的情况下,转变为赔偿损失的责任。由于赔偿损失成为违约责任的主要方式,因而违约责任的补偿性质体现得十分明显。违约责任的补偿性从根本上说是商品交易关系在法律上的内在要求。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补偿性较之过去三个合同法作出了更为全面和具体的规定,对债权人的保护更为充分。

对《合同法》中违约责任有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民事主体进行交往最重要的形式是合同,法院处理的民事案件中有相当比例的是合同纠纷。当事人通过合同条款来约定权利义务,同时,当事人的约定也是法官裁判合同纠纷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事实。对于合同事实的认定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案理处理的正确性。而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能使得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实现。因此,研究违约行为及其救济方法,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有着重要意义。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违约责任的立法目的看,是为了维护合同的严肃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新《合同法》对以往的违约责任制度进行若干补充和完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第一,增加预期违约责任和加害给付责任,从而构筑了违约责任的真正内涵。第二,以严格责任作为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从而强化了违约责任的功能,顺应了合同法的发展趋势。第三,对预期违约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从而弥补了预期违约制度适用上的缺陷。第四,将完全赔偿原则和可预见规则相结合,从而兼顾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第五,允许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给当事人行使权利提供充分的空间。本文以我国《合同法》为例,从违约责任概念入手,通过对违约责任的特点、违约责任的性质、违约责任的表现形式、违约责任的几种损失情况、违约责任构成及归责原则等有关问题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新《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关键词:合同合同法违约责任预期违约归责原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活跃,合同纠纷也随之不断增多。《合同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其范围涵盖了所有社会主体所有的平等交易关系,从合同的有效性来讲,双方的合意是合同有效的根本要件,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能力又是合意的要件。在我国新《合同法》实施以来,这部法律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法中许多新的规定对于弥补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新《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对于依法成立的合同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这种自觉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往往是以违约责任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一旦违约,依法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所以说违约责任是合同法的核心内容,是保证交易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笔者结合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违约责任的内涵、性质、表现形式、构成及归责原则、违约责任的几种损失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违约责任的有关问题作粗略的分析。一、违约责任的内涵及性质[!--empirenews.page--]违约责任就是违反了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约定或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解除合同等民事责任。其主要特征为:(1)违约责任的性质是一种民事责任,不是行政责任,更不是刑事责任。(2)违约责任是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民事责任,而不是签订合同之前和签订合同过程中所产生的缔约过失责任。(3)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是基于合同一方或双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事实,第三人的行为不构成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违约责任。(4)违约责任具有可确定性,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因为这种约定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5)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不能对违约人的人身进行伤害。(6)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违约责任的性质,学术界、司法界素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违约责任是一种补偿责任,违约方所支付的违约金、赔偿金之和,只能相当于受害方造成的实际损失。我国《合同法》草案第115条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视为违约的损失赔偿”。第二种说法认为违约金是对违约行为的一种法律制裁,具有惩罚性,违约方所支付的违约金,可以高于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强制违约方付出较大的代价,以教育和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合同。第三种说法认为,违约责任既具有补偿性,又有惩罚性,以补偿性为主。违约责任是一种违约行为的法律后果,其要求违约方承担守约方因合同不能履行而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一般是可以预见和计算的,但也不排除尚有不能确定的利益损失,包括可能得到的利益损失,这部

建设工程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承担方式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一方为承 包人,建设单位一方为发包人。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发包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订立的明确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双方在建设实施 过程中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针对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合同意识淡漠、违约行为不断的状况,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强化合同规 范管理,严格追究违约责任,成为维护建设市场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下面作者结合学习《合同法》的体会,谈谈对建设工程 合同违约责任及其承担方式的认识。 一、合同的违约和违约行为的分类 《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说明只要是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必须遵守,这是合同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任何合同义务的不履行,都是对合同规定的违反,都将构成违约。违约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作如下分类:按照是否完全违背缔约目的,违约行为可分为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 按照合同是否履行与履行状况,违约行为可分为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不履行是指债务人不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适当 履行,又称不完全履行,是指债务人履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不履行进一步可分为履行不能和拒绝履行,履约不能属于债务 人客观上无法履行义务,拒绝履行属于债务人能够履行义务而主观上不履行。不适当履行进一步可分为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 按照是否造成侵权损害,违约行为可分为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瑕疵履行是指因债务人的履行有瑕疵,致使履行本身的价值或 效用减少或丧失;加害履行是指债务人的履行不仅有瑕疵,而且瑕疵还导致债权人的其他权益受到损害。按照迟延履行的主体,违约行为可分为债务人给付迟延和债权人受领迟延。 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违约行为的后果直接导致对合同债权的侵害,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以合同债务为发生前提,具有惩罚和补 偿双重属性。《合同法》以严格责任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不论违约人在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可以采用继续履行、停止违约行为、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执行定金罚则及其他补救措施。 继续履行,又称实际履行或强制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的,对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判决或裁决,强迫 违约人按照合同履行义务。 停止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的,对方可以要求其停止违约行为;违约人也应当主动停止违约行为;人民法院有权 责令违约人停止违约行为。 赔偿损失,是指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违约人应依法向对方作出经济赔偿。赔偿损失是典型的补 偿方式。 支付违约金,是指当事人一方违约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根据性质不同,违约金可分为惩罚性违约金和赔偿性 违约金;根据来源不同,违约金又可分为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 定金罚则也是一种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定金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对于债权的 担保作用主要体现为定金罚则,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此外,还可采取其他一些补救措施,包括:防止损失扩大、暂时中止合同、要求适当履行、解除合同以及行使担保债权等。 根据建设工程合同,承包人应当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建设,发包人应当及时检查验收并支付工程价款。无论是发包人, 还是承包人,只要其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都将构成违约行为。针对不同性质的违约行为,债权人有权依照《合同法》等法 律的规定要求违约的债务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建设工程合同发包人的主要义务和违约责任 (一)勘察、设计合同发包人的主要义务和违约责任 1、勘察、设计合同发包人的主要义务在建设工程中,勘察、设计合同发包人的主要义务是:第一,向勘察人、设计人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技术要求,并对提供的时间、进度和资料的可靠性负责;第二,为勘察人、设计人提供必要的工作 和生活条件;第三,按照合同规定向勘察人、设计人支付勘察、设计费;第四,维护勘察人、设计人的工作成果,不得擅自修改,不得转让给第三人重复使用。 2、勘察、设计合同发包人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针对勘察、设计合同发包人的违约行为提出了三种具体方式,即发包人变更计划、发包人提供的资料不准确、发包人未按照期限提供必需的勘察、设计工作条件。这三种违约行为都将导致勘察人、 设计人支出额外的工作量,从而造成勘察、设计费用的不合理增加。为此发包人应当承担不履行、不适当履行或迟延履行违约

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

违反合同,并不一定会引起民事责任的承担。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违约当事人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的要件有: 1.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上

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上 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一个创举,体现了我国民事立法指导思想上的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本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主要内容、该法对违约责任的新规定作了深入探讨。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将于同年10月1 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的一个创举。这部法律无论在外部结构还是具体内容乃至法律术语、名词概念以及所用语言上,都体现了我国民事立法在指导思想上的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具体在违约责任制度方面,也同样显示了这部法律的优秀素质。 一、违约责任制度概述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违约责任制度在合同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认为,合同是当事人自由意志的结果,合同法中的核心应当是“合意”。基于合意(即有理性人的自由选择),在特定的法律主体之间产生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对此“合意”,合同当事人应当恪守。因为此,《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作了一个几乎是至理名言的规定:依法缔结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当事人之间的自由意志之所以具有了法律的效力,那是因为有“违约责任制度”在对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实现提供着切实的保障。这种保障对违约方来讲,是一种抑制或制裁;对非违约方来讲,则是救济或保护。大陆法系国家的合同法站在“制裁”的角度,称这种保障为“违约责任”;英美法系国家的合同法站在“保护”的角度,将这种保障称为“违约救济”。立足点不同,反映不同法系立法者追求的目的有区别,但司法实践中结果无大异。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合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 内容摘要: 约责任是合同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我国现行《合同法》具有许多突破性的特点。笔者结合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内涵界定及其特点、归责原则、样态、免责事由、承担方式、责任竞合和因第三人原因违约几方面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作粗略的论析。 关键词: 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合同法》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违约责任,又称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债务所应承担的责任。作为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重要措施的违约责任制度与合同债务联系密切。一方面,违约责任是债务不履行所导致的结果,是以债务存在为前提的;另一方面,违约责任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责任的法律表现。因此,违约责任和合同债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债务是责任发生的前提,责任是债务不履行的结果。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合同法》对以往的违约责任制度进行若干补充和完善,其最大的特点在子:第一,增加预期违约责任和加害给付责任,从而构筑了违约责任的真正内涵。第二,以严格责任作为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从而强化了违约责任的功能,顺应了合同法的发展趋势。第三,将预期违约制度和不安抗辩兼容并蓄,从而弥补了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适用上的缺陷。第四,将完全赔偿原则和可预见规则相结合,从而兼顾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第五,允许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给当事人行使权利提供充分的空间。[1]本文拟结合我国现行《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作粗略的论析。 一、违约责任的内涵界定及其特点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在英美法中违约责任通常被称为违约的补救(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而在大陆法中则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之中,或者被视为债的效力的范畴。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则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2]我国《合同法》第七章专设违约责任,规定了预期违约及实际违约等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约责任具有以下特点:(1)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因此,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不同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债务所导致的结果。构成违约,必须存在有效 成立的合同关系,而且存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事实。因此,违反合同义务是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相区别的重要特点。 (3) 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违约责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 有守约方才能基于合同向违约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与合同无关的第三人不

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

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 来源:时间:2012-08-17浏览:1863次 违反合同,并不一定会引起民事责任的承担。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违约当事人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的要件有: 1.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地位论 一、违约责任条款地位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布施行后,不仅对规范当事人的合同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为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何正确运用《合同法》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方面,尤其是对违约责任条款适用和把握上仍存有争议,为讨论问题的需要,不妨先举两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