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1.3.3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2011.3.3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Company Logo
Logo
菌丝培养基 葡萄糖含量为0.5%的葡萄糖-蛋白胨完全培养基。
高渗再生培养基 以1.2mol/L Sorbitol(山梨糖醇)配制的葡萄糖-蛋白胨基本固体培养基。
0.2 mol/L 磷酸缓冲液(pH6.0):0.2 mol/L NaH2PO4·2H2O(约240mL) 和0.2 mol/L Na2HPO4·12H2O(约60mL)混合至pH为6.0
酶解1-2h,将培养皿内破碎菌丝体和原生质体混合液用吸管吹吸数次, 用G2或G3砂芯漏斗过滤,使原生质体同菌丝体碎片分开,滤液15002000r/min离心10min,洗涤去上清,悬浮于同一高渗溶液中。再将含 有原生质体的滤液用再生培养基洗涤三次,以清除酶液,然后用保存 液悬浮。血球计数板计数,冷藏备用。
Company Logo
Logo
将制备好的原生质体溶液3200r/min,4℃离心10min; 弃上清,沉淀重悬于预冷的STC溶液中,将原生质体浓度调整为 5×106 ~ 5×107个细胞/mL; 将约2~5µg质粒DNA(体积不超过10µL)与100µL米曲霉原生质体置冰上 轻轻混匀; 加入25µL PTC溶液,冰浴20min; 加入1 mL PTC溶液,室温放置15min; 最后加入2mL STC溶液,混匀。 将适量上述转化液涂布于高渗再生基本培养基上,30℃培养5~7天,所 长出的菌落即为转化成功的菌株;同时设置未加质粒而转化的原生质体 涂布平板作为阴性对照。
*再生培养基:同查氏培养基,其中含NaCl浓度为0.8mol/L
Company Logo
Logo
*缓冲液:pH5.8-6.8磷酸氢二钠-柠檬酸溶液 *高渗溶液:0.6mol/L NaCl溶液 *酶溶液:蜗牛酶、纤维素酶,用0.7mol/L的NaCl配制,G6砂芯漏 斗抽滤除菌
Company Logo
Logo
菌丝体培养60 h,用1. 5%溶菌酶+ 0. 5%蜗牛酶混合酶液, pH值 6. 0~6. 5,温度30~35 ℃,酶解4 h,以0. 7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 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可达1. 68 ×107 个/ml。 PDA再生培养基, 稳渗剂为0. 5 mol/L蔗糖,双层固体培养,此条 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6. 05% ~6. 12%
Company Logo
Logo
混合酶液:2%纤维素酶,1%蜗牛酶,5mmol/L 二硫苏糖醇(DTT)用pH6.0的 含0.4 mol/L NH4Cl的0.2mol/L磷酸缓冲液配置混合酶液,经0.45µm微孔滤膜过 滤除菌,保存于4℃
PTC溶液:25%PEG8000,50mmol/L CaCl2,10mmol/L Tris-HCl (pH 7.5)
Company Logo
Logo
原生质体制备
培养时间 酶种类和浓度 酶解时间 酶解温度 渗透压稳定剂 22h 单一蜗牛酶,3% 2.5h 36℃ 无机盐溶液有利于 原生质体的释放,而糖 醇类不利于原生质体释 放(NaCl)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Logo
培养基成分 高渗溶液(有机/无机) 缓冲液的pH(5.8-7.4) 酶解条件(时间/各种酶的比例) 酶液用高盐还是高渗缓冲液配 擦镜纸收集菌丝体or离心收集菌丝体 双层or单层培养基
Company Logo
Logo
取培养20h的康氏木霉菌丝体悬液10mL,4000r/min离心30min 收集菌丝体,用无菌水4000r/min离心30min洗涤2次,加2.0%蜗 牛酶溶液30℃水浴酶解至原生质体形成率接近100%时停止酶解, 用0.6mol/L NaCl 5min条件下离心洗涤2次,最后将原生质体悬 于0.6mol/L NaCl溶液中。 在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酶解液制成水封片于显 微镜下观察。
Company Logo
Logo
《工业微生物育种学》 施巧琴 吴松刚 *菌丝培养基: 1、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2、PDA培养基(一种普遍用于酵母菌和霉菌计数培养用的培养基,被推荐 用于各类食品和饮料中酵母菌和霉菌检测和计数 ) 3、査氏培养基(用于真菌的分离鉴定,霉菌、白色念珠菌、酵母等微生物)
双层平板,再生,计算原生质体再生率。
Company Logo
Logo
林艳学姐: 挑Aspergillus oryzae P5菌丝于葡萄糖-蛋白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6~7天,至孢子 成黄绿色 取新鲜培养的斜面7支,用20mL无菌水洗下成熟孢子于铺满玻璃珠的三角瓶中, 置摇床上150r/min振荡分散30min 经四层无菌镜头纸过滤,制成孢子浓度约为107个/mL的单孢子悬浮液 将上述制得的孢子悬浮液每1mL接种于一瓶盛有50mL菌丝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 30℃静止培养23~25h 6000r/min,离心10min收集幼嫩的菌丝体 用无菌水洗涤菌丝体,4000r/min,离心5min收集菌丝体 用PBA溶液洗涤菌丝体两次,每次4000r/min,离心5min收集菌丝体
1、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上培养。
2、取培养液10ml,4000r/min离心5min, 弃上清液,用Tris-HCl(pH 7.4)、 0.5mol/LEDTA、高渗缓冲液各洗涤一次。 3、用含10mmol/L巯基乙醇的高渗缓冲液稀释裂解酶液。 4、加酶液,100r/min摇床50-100min酶解。脱壁效果达70%左右即停止酶解。 5、100r/min离心三分钟,去沉淀,取上清。再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沉 淀原生质体。 6、高渗缓冲液洗涤2次,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原生质体,最终用1ml高 渗缓冲液悬浮原生质体。
STC溶液:1.2mol/L Sorbitol,50mmol/L CaCl2,10mmol/L TrisLogo
王金良学长: 1. 米曲霉C-2在2% G-P斜面培养6天至长出孢子,灭菌去离子水洗下孢子,经四层 擦镜纸过滤制成孢子悬液,接种于50mL 0.5%G-P菌丝全培养基,30℃静置培养 23~25h; 2. 过滤收集菌体,用无菌水与0.8M NaCl各洗涤一次; 3. 菌体置于灭菌培养皿中,加入15ml 酶解液(2%纤维素酶、1%蜗牛酶、3mM DTT); 4. 置30℃摇床(80r/min)酶解3h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的释放情况; 5. 酶解完全后,四层擦镜纸过滤,除去未酶解菌丝,离心收集原生质体; 6. 用0.8M NaCl洗涤二次,0.8M NaCl-50mM CaCl2 洗涤一次; 7. 弃上清原生质体重悬于100µL 0.8M NaCl-50mM CaCl2中,血球板计数。
Company Logo
Logo
1、原生质体混合、PEG助融 2、双层平板:底层10ml的固体培养基(1.2%琼脂),将样品加入 5ml融化后的半固体培养基(0.6%琼脂,预保温42℃)中,快速混合, 导入铺有底层培养基的平板上。待上层凝固后,置于恒温箱培养
Company Logo
Logo
取原生质体悬液1mL与5mL上层再生培养基混匀,倾倒于下层再生 培养基平板上,待培养基凝固后于28℃培养箱中倒置培养。用下式 计算再生率: 再生率(%)=(A-B)/C×100% 式中:A为经高渗溶液稀释的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 数;B为经无菌水稀释的原生质体在再生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 C为显微镜下计数的原生质体数。
Company Logo
Logo
取107个/mL的单孢子悬浮液 ,涂布于平板表面的玻璃纸上,培养后用 无菌镊子将培养菌丝体的玻璃纸转移并倒复在已配好的酶液内,轻轻 抖动玻璃纸,菌丝体散落在酶液中,然后去玻璃纸,酶解,定时取样 观察。 (该法收集的菌丝体会十分干净,免去了洗涤、离心等手续,减少对 菌丝的伤害和杂菌污染)
Logo
文献汇报
2011.3.3
Logo
培养基成分 高渗溶液(有机/无机) 缓冲液的pH(5.8-7.4) 酶解条件(时间/各种酶的比例) 酶液用高盐还是高渗缓冲液配 擦镜纸收集菌丝体or离心收集菌丝体 双层or单层培养基
Company Logo
Logo
高渗缓冲液: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周德庆(酵母) 蔗糖0.5mol/L, MgCl2 10mmol/L,Tris-HCl(pH 7.4) 10mmol/L
Company Logo
Logo
以0.15g湿菌体用酶量1mL的比例,加入酶液,置于灭菌平板中
置33℃摇床上80r/min振荡酶解,每半小时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的释放 情况 待酶解完全后,加等体积1mol/L山梨醇溶液,用四层无菌镜头纸过滤,除去未酶 解的菌丝体残片,收集原生质体液 4000r/min室温离心10min,收集原生质体沉淀 去上清,沉淀用1mol/L 山梨醇溶液洗涤2次,每次4000r/min离心10min 弃上清将原生质体悬浮于5mL 1mol/L 山梨醇溶液中,-70℃冰箱冷冻保存备用
Company Logo
Logo
1、将构建的pMD-pyrG质粒与100µL原生质体置冰上轻轻混匀; 加入25µL预冷PTC,冰浴30 min; 2、再加入500µL上述PTC溶液,平静混匀,室温20min; 加入预冷1mL 0.8M NaCl-50mM CaCl2 ,混匀; 3、与100mL米曲霉高渗再生培养基混合,倒平板; 30℃培养4-7天。
Logo
原生质体再生
酶种类和浓度 酶解温度 渗透压稳定剂 单一蜗牛酶,2% 30℃ 糖﹑醇类有利于原生质 体的再生而无机盐类物 质不利于再生(蔗糖) 0.8mol/L
再生培养基中蔗糖浓度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菌龄为22h,蜗牛酶浓度为2.0%,酶 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h,蜗牛酶溶液中的渗透压稳定剂为 0.6mol/L NaCl,再生培养基中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8mol/L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