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外国园林概述
朗特别墅花园
埃斯特别凡尔赛宫苑
凡尔赛宫的园林
在宫殿西侧,从 南到北分为三部 分,南北两部分 是花坛,中部是 水池。跑马道、 喷泉、水池、河 流与假山、花坛、 亭台楼阁一起, 使凡尔赛宫的园 林成为欧洲古典 主义园林艺术的 杰作。
仓库、供起码射击的赛场、果园及装饰性花园等。
(二)古希腊园林
古希腊人认为美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合乎比
例的、协调的整体。造园活动受到这种美学观点 的影响,园林美往往通过规则式的园林来表现。 1.雅典卫城 2.奥林匹亚遗址
1.雅典卫城
巴特农神庙
2.奥林匹亚遗址
雅 典 宇 斯 神 庙 遗 址
十九世纪,各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城市公园绿地,使园 林得以面向广大平民,满足公众游览、娱乐的需求, 公园遂成为一种普遍的园林形式。早期的公园是将贵 族的私园直接开放而成,如伦敦的海德公园、摄政公 园,巴黎的浅草公园、东芝公园等。 十九世纪中叶,纽约中央公园的构想和建设开创了园 林建设的新理念,园林不仅为美而创造,更重要的是 为城市居民的身心再生而创造,这标志着现代公园开 始产生。
例如茶庭和坪庭,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其游览以远观事物外表,坐思事理 内在,不重于直接交流,而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
二、古埃及与西亚园林
(一)古代埃及园林 埃及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北角,冬季温和,夏季酷热。埃 及文明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尼罗河。尼罗河沃土冲击平原 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尼 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 何学,影响到园林布局,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 房屋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世界上最早的规 整式园林设计。古埃及园林大致有神苑、墓园、私园 三种类型。
3.国家公园
习题
1.日本造园家
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造园书
籍 。 2.规则式园林的水体裁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 3.西方园林以自然式为主。 4.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建筑、 园林开欧洲建筑、园林之先河,直接影响了法国 等国的建筑园林风格。后来法国吸取了中国山水 园的意境,融入其造园艺术中,对欧洲园林的发 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拱顶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长廊一侧是17面落地镜,镜子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将外面的蓝天、绿 树都映照出来,别有一番景色。厅内两旁排有罗马皇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并有3排挂烛台、32 座多支烛台和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经镜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烛台,映照得整个大厅金碧辉煌。
法国凡尔塞宫帝王大道
园中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草坪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喷泉随处可见,雕塑比比 皆是,且多为美丽的神话或传说的描写。长、宽分另为1650米和62米、1070米和80 米呈十字交叉的大、小运河,为多人文色彩,少自然气息的皇家花园增添了几多天 然氛围。凡尔赛宫花园堪称是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七)英国园林
第二章 外国园林概述
学习目标
了解国外园林的文化背景、发展历史,园林内容
和形式的演变以及典型的园林建筑与艺术。 掌握中外园林的差异和相互作用,吸众家之长, 为创造设计现代园林提供良好基础。 学会分析中西园林各自特色,并运用到规划设计 实践中。
第一节
外国古代园林
一 日本古代园林 二 古埃及与西亚园林 三 欧洲古代园林
寺院庭院 (教堂、 修道院)
建筑物的前面有连拱廊围成的露天庭院,成为
“前庭”——是寺庙庭院的雏形
拱劵式
当时不同教派的修道院庭院园也略有不同,如
卡尔特教派戒律最严,要求修道士过孤独、沉 默的生活,因此,除中庭外,没一僧侣都有单 独的小庭院。
城堡庭院:
中世纪前期,带有防御工事的府邸,城堡多建在
日本造园特点:水池和山岛都有确定位置和比例,并标明水池 居中而呈心字形,池后为守护石及泷口,守护石前右为主人岛, 前左为客人岛,池中心为中岛,池前为礼拜石和平滨。
枯山水:以白砂、石块和苔藓等简朴元素构造的精 神化庭园正是禅宗思想在造园领域的体现。
总之,日本园林山水尺度都偏小,园林要素的选择偏重于自然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坪、苔藓等; 一般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缀。
底比斯阿米诺菲斯三世时某大臣的宅院壁画
(二)西亚园林
西亚是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西亚,最令人香味的要数巴比伦的“空中 花园”,相传是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了这座 超豪华的“天堂”作为礼物送给妻子。
三、欧洲古代园林
(一)欧洲古代园林概述
(二)古希腊园林
(三)古罗马园林
1670年建造的拉多娜像站在一块岩石上,面对宫殿,周围是六只变成青蛙的里西农 人。1687-1689年间作了重新设计。水池里,一座五层同心圆叠罗汉似地托起扶儿 携女的拉多娜像,里西农人变成的青蛙葡伏脚下,洒在人们身上的水会使亵渎神灵 的人变形,有的变成野兽,有的变成昆虫。
凡尔赛宫园林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园林,其奢华几可与凡尔赛富相媲美。由勒诺特尔设计。花 园占地6.7公顷,纵轴长3公里。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图形,有统一 的主轴、次轴、对景,构筑整齐划一,透溢出浓厚的人工修凿的痕迹,亦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 权和秩序的追求和规范。
5.
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
一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产生的背景
18
世纪时,工业革命和早期城市化造成了城市中 人口密集、与自然完全隔绝的单一环境,引起了 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受新兴资产阶级浪漫主义 思潮的浸透,同时受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影响,英 国自然风景园开始形成并很快盛行,规则几何园 不再成为时尚。
大工业生产使社会发生了巨变,一方面,城市人口密集, 大城市不断膨胀,居住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工业化使 人们对大自然的改变力度极为增强,“人定胜天”思想 对自然形成掠夺式开发,造成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环 境污染,生态失调的情况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如何将 自然引人城市?如何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如何保证人 们的身心健康?这对风景园林提出了新的需求,现代园 林理念应运而生。现代园林不仅为美而创造,更重要的 是为城市居民的身心再生而创造。
第二节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
一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产生的背景 二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的发展 三 典型园林
第一节 外国古代园林
一、日本古代园林
(一)古代园林:太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中国式自然山水园、园林本土化 日本造园家橘俊纲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造园书籍《作庭记》。 (二)中世园林: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寺园、枯山水(代表:天龙寺) (三)近世园林: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茶庭、书院式庭园
二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的发展
一、私人所有的园林已不占主导地位,城市公共园林、绿地以及 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地扩大,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更 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 念。“城市在园林中”已经由理想变为广泛的现实,在一些发达 国家和地区出现相当数量的园林化城市。 二、园林绿化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广泛利用 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展到郊外,与 城市外围营造的防护林带、森林公园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甚 至更向着广阔的国土范围延展。举凡区域规划以及工业、农业、 矿山、交通、水利、风景名胜、旅游休养等的自然资源开发工程 都与园林绿化的建设相结合,“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 三、园林艺术已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 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协作,公众亦作为创作的主体而参与部分 的创作活动。因此,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的参与性便成了园林 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并从而建立相应的方法学、技术学、价值 观的体系。
山顶上。 11世纪诺曼人开始在城堡的空地上布置庭院, 11世纪之后实用性庭院逐渐具有装饰和游乐的性 质。 13世纪之后,城堡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4世纪末,建筑在机构上更为开放,外观上的庄 严性减弱。
13世纪法国寓言长诗《玫瑰传奇》中的插图
15世纪末,专用住宅,城堡内还有宽敞的厮舍、
1.神苑
雄伟而有神秘感的庙宇
建筑周围往往有大片林 地围合而成神苑。最著 名的是哈特舍普苏特女 王在山坡上建造的巴哈 利神庙。
2.墓园
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这种思想导致了墓园的产 生,金字塔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形式。
3.私园
园中一般有水池,
池旁有亭,四周 有墙,园门与主 体建筑在一条中 轴线上。
1.5世纪以前 2.12世纪 3.13世纪 4.文艺复兴时期 5.17世纪初 6.18世纪中叶 7.18世纪中叶以后 罗马风格 修道院寺园 装饰性园林 意大利风格 本土简洁古朴风格 自然风景园林 英中式园林 “英华庭院”
第二节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
一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产生的背景 二 外国近代、现代园林的发展 三 典型园林
法国凡尔塞宫苑月季园
法国凡尔塞宫喷泉
法国凡尔塞宫苑阿波罗战车喷泉雕塑
法国凡尔塞宫苑拉托娜喷泉雕塑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拉多娜水池园的中轴线上是两座著名的水池:拉多娜池和阿波罗池。据说,水池 的设计和雕塑者从神话故事《变形》中得到灵感,通过雕塑向人们叙述美丽的神话和传说。神话传 说拉多娜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迪安娜之母,因被朱庇特之妻诅咒,在精疲力竭的漂泊途中停留 于里西的池塘边,但农人们不仅不让她饮水解渴,还把水污染了。拉多娜一气之下把他们变成了青
三、典型园林
1.
美 国 纽 约 中 央 公 园
2.第一座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1898
年,针对于现代社会出现的 城市问题,英国社会活动家E .霍华德在他写的 《 明日之田园城市》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田 园城市”的设想城市由一系列的同心圆组成,中 央是一个占地20ha 的公园,有6 条主干道由中 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为6 个区。城市的最外圈 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 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 十分方便。当城市人口超过规定数量,便可以在 它的不远处另建一个相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