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博会改变整个媒体产业链

微博会改变整个媒体产业链

新浪CEO曹国伟在今天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媒体峰会”上谈及微博对媒体的影响时表示,微博的聚合和传播的效应根本上会改变整个媒体产业链。

微博带来双向传播新媒体时代曹国伟认为,微博平台变成了聚合所有创作的内容,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平台,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分销、传播、发行各种各样的数字内容的平台。

因为微博的出现,聚合的效应、传播的效应,根本上会改变整个媒体的产业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以前,我们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都是传统媒体或者是专业媒体的特点,有一些网络媒体也会进行一些实时的报道。

但是到了自媒体的时代,到了微博时代,新闻的报道往往更多是参与者和目击者来报道新闻事件。

从新闻人物本身来说,由于新闻人物本身就是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或者是受到关注的人,他们本身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言行,包括自己很多的看法,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在传播他的行为”。

曹国伟认为,微博的特点使得传统媒体的责任也在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更多地解释新闻,更多地做深入的调查。

整个媒体新闻生产的过程、流程出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其实我想如果你关注微博,或者你是微博用户,你会发现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中国社会很多的新闻重大事件的报道第一来源都是来自微博,这已经是一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的发展”。

企业营销变革在谈及微博对企业营销的影响时,曹国伟认为,“社交媒体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企业营销的影响。

现在Facebook已经是全球使用时间最多,而且远远超过其他网站的平台。

今天新浪微博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占有率大大高于其他社交媒体的占有率。

跟其他的大网站相比,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已经是中国第七名的网站,而且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时间会超过所有的门户网站,包括新浪网,这是一个趋势的问题”。

曹国伟认为,社交媒体带来的第三个社会的影响更多是在政府层面上,“对社会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来说,打破的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是说让社会上的信息更加的透明和对称。

新浪微博上有上万个政府机构的账户,日益变成一个政务发布的平台,一个和普通民众沟通的平台,也是政府向老百姓提供服务的非常好的平台。

特别是公安体系的平安系列在新浪微博上日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信息的更加透明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社交媒体,因为我们所说的内容的发布的便利性,以及传播的快捷性。

当然微博上面有很多不实的信息,也有很多的谣传,这对政府的管理会造成很大的挑战,对平台的供应商也会造成非常大的挑战”。

针对微博上的恶意信息和谣言,怎样建立道德底线的问题?曹国伟透露,“新浪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也在着力地研究,想形成一套在微博体系上的信用体系,有点像淘宝买家、卖家的信用信息,信息的传播和转发,某种意义上也需要这样一个体系的存在,从而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传播,让那些造谣者和经常传谣的人受到惩罚,在信用体系里面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从而减少或者是彻底地打掉他们的影响力”。

(萧然)以下为曹国伟演讲实录:曹国伟:各位来宾,早上好!我刚才跟秦总说,早上不是我最好动脑子的时候,但是因为今天时间的关系,我还是来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一些新媒体、社交媒体的看法。

我很少参加这样的论坛,我跟秦总是校友,我们是系友,我比他早两届。

我是做了短暂的传统媒体的工作以后,现在基本上是完全投入在新媒体里面。

刚才秦总说了到底什么是数字媒体?我想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

未来所有媒体的形式都会变成数字媒体,或者是说数字媒体的内容。

传播数字媒体内容的媒介,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媒体说到数字媒体,很多人都承认现在最最流行,最最火爆的数字媒体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交媒体,国外的facebook还是我们今天中国的微博,他们都是不同种类的社交媒体,他们也是我们讲的最最流行、最最火爆的数字媒体。

为什么数字媒体有如此强的爆发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几乎覆盖了全球网民的40%,甚至是更多,在中国已经接近50%。

很多人想理解为什么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覆盖率,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交媒体符合我们所说的媒体发展的趋势,或者是说我们讲的互联网本身的发展趋势。

从媒体发展趋势来说,我们都知道其实任何一场媒体革命都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不管是我们早期的营销媒体,还是电台、电视,一直到我们现在所说的互联网媒体等,都是数字的革命带来的一种新的媒介的形式,从而产生了新的媒体。

今天的互联网媒体,因为我们今天看到了所有的互联网的技术,以及我们所说的移动终端上的交互技术跟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我们其实迎来了一个社交媒体的时代。

从用户使用上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在于移动化,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可能是我们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一个最最重要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信息不断的实时化,更加的地理信息化,更加的应用化的趋势。

这样一个趋势,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符合我们所说的社交媒体的特征,以及发展的土壤。

今天我讲数字媒体,更多的会聚焦在中国的市场,更多的聚焦在微博,接下来我讲的都会以微博为例。

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我们微博的用户,过去两年时间里,新浪微博得到了快速的成长,最近的注册人数已经突破了两个亿,六月底的时候,我们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已经达到了7500万条,这个数字正在不断的、飞速的增长。

自媒体时代的来到,给我们整个媒体行业、媒体的产业链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以新浪为例,什么是新闻?其实新闻包括两个方面,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基本上是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是我们所说的新闻。

以前,我们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都是传统媒体或者是专业媒体的特点,有一些网络媒体也会进行一些实时的报道。

但是到了自媒体的时代,到了微博时代,我们发现,新闻的报道往往更多是参与者和目击者来报道新闻事件。

从新闻人物本身来说,由于新闻人物本身就是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或者是受到关注的人,他们本身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言行,包括自己很多的看法,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在传播他的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因为微博的产生,因为大量的网民参与,因为有大量的有影响的人物自己在微博上开了账户以后,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新闻人物的报道本身已经有我们自媒体或者是用户自己完成。

传统媒体的责任更多的变成了这样一个角色——也就是说更多地解释新闻,更多地做深入的调查。

新闻有W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发生什么,可能有参与者、目击者和新闻本身来完成。

传统媒体、专业媒体的任务更多的是去解释。

整个媒体新闻生产的过程、流程出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其实我想如果你关注微博,或者你是微博用户,你会发现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中国社会很多的新闻重大事件的报道第一来源都是来自微博,这已经是一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的发展。

传统媒体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或者是我们讲的其他类型的网络媒体,更多的会以我们的微博作为内容源,信息的来源,从而获得我们所说的新闻,从而帮助他们去做更多的深度报道,或者是做一些更好的调查性报告。

微博本身因为分享、开放的机制,聚合了大家,通过用户,通过其他的传统媒体聚合到微博平台。

其实我们今天看微博上的内容,每天可能有几千万条,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用户从其他网站,通过分享的机制,聚合到微博平台上。

我以前讲过一个观点,互联网的发展一直有两个主线,第一个主线是对我们普通客户创造内容的便利性不断的提升,他们不断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方式,让用户创造的能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技术手段不断的提升,让用户在寻找他需要寻找的内容这个方面,技术不断的提升,也就是说开始有门户网站的聚合,后来有搜索引擎,再后来到社交网站,是通过用户本身来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并且进行传播。

微博平台变成了聚合所有创作的内容,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平台,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分销、传播、发行各种各样的数字内容的平台。

因为微博的出现,聚合的效应、传播的效应,根本上会改变整个媒体的产业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社交媒体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企业营销的影响。

微博渐渐的已经变成了一个所有人都获取信息和内容的入口,因为这个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在社交网络上,我们用户的使用时间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呈几何基数的增加。

现在Facebook已经是全球使用时间最多,而且远远超过其他网站的平台。

今天新浪微博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占有率大大高于其他社交媒体的占有率。

跟其他的大网站相比,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已经是中国第七名的网站,而且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时间会超过所有的门户网站,包括我们新浪网,这是一个趋势的问题。

媒体的竞争、内容的使用,更多的是媒体使用时间的竞争。

因为微博,或者是社交媒体占有了很多网民,这样必定会成为企业营销非常重要的阵地。

现在的商业模式无非是两种,一个是向企业收费,就是我们说的营销广告,第二个是向用户收费。

在中国,企业营销广告这一块,从商业模式来说,是支持了我们所有媒体发展壮大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石,但是有了微博以后,我相信因为它是一个所有数字内容的发行和传播平台,我们不排除未来会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收费成为一个数字内容发行在微博上的商业模式。

广告还是至关重要,也是最最核心的一个方面。

以前的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更多的是通过内容的相关性来找到我们用户的一个相关性,从而能够达到精准化的营销。

到了微博时代,围绕用户的信息,围绕消费者的信息更加多元化,还有我们所说的地理的信息,会成为一个多维度的实时的围绕用户的信息,从而带来一个更加精准的营销平台。

很多企业,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包括品牌宣传,借助社交的媒体进行消费者的沟通,消费者的服务,包括企业品牌形象的维护,已经变成了一个趋势。

在社交媒体上,Facebook上很多的大企业拥有的好友数达到了几千万,这在未来是我们企业营销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阵地。

我们的媒体变得日益的社交化,我们的营销也会变得日益的社交化。

社交媒体带来的第三个社会的影响,更多是在政府层面上的。

我们发现对社会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来说,打破的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是说让社会上的信息更加的透明和对称。

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每一个国家这都是一个挑战,如何在社交媒体,也就是刚才秦朔讲到的自有的人的联合体的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管理机制、我们面对信息的管控机制、传播的机制,包括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方法,其实都在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这不单单是在中国,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同时从正面我们可以发现,社交媒体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工作其实起到很多正面的作用,在中国也是如此。

新浪微博上有上万个政府机构的账户,日益变成一个政务发布的平台,一个和普通民众沟通的平台,也是政府向老百姓提供服务的非常好的平台。

特别是公安体系的平安系列在新浪微博上日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过来,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信息的更加透明化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社交媒体,因为我们所说的内容的发布的便利性,以及传播的快捷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