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P-006_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

J-P-006_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
卢秀萍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关键词:毕业设计问题原因对策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必经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1]。

根据对多届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总结以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笔者认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①调查研究及检索与阅读中外文文献资料的能力;②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独立开展研究、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④具体研究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及试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⑤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计算与绘图);⑥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述的能力;⑦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能力;⑧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即对所设计方案、科研课题进行初步经济分析的能力。

一、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自1999年开始,持续大幅度的高校扩招使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教学资源增加落后于学生人数增长的矛盾。

同时,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考研学生人数增多以及其它社会因素对本科生毕业设计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因此近几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了明显的滑坡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学生重视不够,投入不足[2]
第一来自就业的冲击。

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就业高峰的时间重叠,对毕业设计冲击最大;第二学生对毕业设计认识不足;第三考研和补考生的精力不足。

另外,不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在校所学专业相差甚远。

导致对搞本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缺乏兴趣,但为了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不得不应付了事,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2. 指导教师精力不足
市场经济对教师价值观的冲击。

少数不求上进的学生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师生比不足导致指导学生人数大量增加;新引进教师缺
乏系统严格训练,尤其是师德教育方面不足;另外教师工作量不能反映教学效果等都是影响毕业设计的主要原因。

3. 教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匮乏
毕业设计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各种开支,使学生失去了现场感受和实践机会,设计中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一些课题只能用图纸或计算机演示,直接影响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

另外,学生人数骤增,但实验设施基本没有增加,造成学生使用仪器设备需要排长队的现象,很多学生一周只能做1-2次实验,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4. 选题方面过于约束,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选题目前实行的是约束性选题方式,即指导教师确定题目,学生没有更改的权利,只有选择的权利。

有些题目缺乏创新,重复老题目,甚至不科学,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的愿望,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的选题范围太宽,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有的题目过窄,毕业设计工作量不足;有的题目定位偏高,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完成,丧失了信心。

5. 管理工作不到位,质量把关不严
在管理方面,对指导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对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部分指导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所选毕业设计题目的广度和深度;缺乏合理的业务梯队。

毕业设计质量要求和成绩评定办法不尽合理完善,宽容迁就,成绩评判过于宽松。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设想
只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并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和评分标准,才能有效保证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为此,我们明确了毕业设计选题原则:①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专业特点;②密切结合工程和科研实际,促进产学研结合,努力真题真做;③选题涉及内容与本专业知识结构的联系,具有综合性和开拓性;④选题难度和工作量适当,即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⑤反映时代特征,题目要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把握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⑥一人一题,避免多人一题和重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具体做法是:
1. 结合教学与科研,合理选题[3]
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注重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培养创新意识;竞争选题,调动积极性;选题与科研项目相结合;选题与生产实际或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
2.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责任感
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提高政治素养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建立合理的科研梯队,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贯彻实施青年教师的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制定有效的激励和监控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加强实践环节的锻炼,组织青年教师深入生产,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兼职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毕业设计的师生比不超过1∶8。

专业教研室每年组织全体指导教师集中选题,以保证论文题目的科学、规范、内容合理,避免交叉重复。

3. 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近年专业教研室鼓励指导教师自筹经费购置实验仪器,并利用教师的科研提成加大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投入。

例如,06年为配置四合一打印机,07年为配备了4台计算机等,08年购置了新型偏光显微镜等,有效保障了毕业论文质量。

4. 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具体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组织管理和操作程序、答辩细则、成绩评定和考核标准,
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2)建立以评估和评优为动力的质量监控机制,根据毕业设计进程进行阶段性检
查,研究制定质量标准,实施质量控制;成立督导工作组,深入到毕业设计各环节进行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和学校有关部门交换意见,提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应措施;
(3)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考核办法,制定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从论文质量、平
时表现、答辩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对抄袭他人成果,或编造数据、实验结果以及说情、请客、送礼等现象从严查处。

严把质量关,对不达教学要求者,绝不姑息。

5. 探索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
在毕业设计阶段,设置多种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即将设计型、科研型、创新型和计算机应用型题目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有选择性、针对性和分层次毕业设
计指导。

6. 学生提前介入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制定鼓励学有余力的大三学生提前进实验室,介入指导教师的科研工作,是解决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的最佳方法。

7. 调整毕业环节时间
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前至第7学期,一是避开学生频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的时段,学生可以安心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二是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做准备,提前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收集大量素材,参与一线生产实践及教师的科研课题,毕业前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马骏,张琳娜,臧树俊等.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19.
[2] 曹建文,魏新莉.本科毕业设计的问题及其改进[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8,9(3):72-74.
[3] 张彦廷. 浅谈大学生毕业设计阶段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08,8:886.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Graduation Project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LU Xiuping
(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Abstract:The problems existed in graduation project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asons result that and the solution were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graduation project problems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