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起动原理介绍

软起动原理介绍

高压有级变频起动装置原理介绍
有级变频起动技术产生背景
普通固态减压起动往往只有采用突跳的控制技术来克服此时的负载转矩和静阻转矩使电机获得初始的动能。

该技术可以解决电机起动初转矩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电气冲击和机械冲击,所以从根本上说该技术没有解决电机起动的冲击问题。

1997年,美国田纳西州科技大学的AntonioGinart博士提出了离散(分级)变频的方法,该方法是不改变传统晶闸管软起动器的硬件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有选择地触发导通工频电源半波,降低晶闸管两端输出电压的同时降低供电电源的频率,可以实现在较低起动电流条件下得到较高的起动转矩,满足了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要求。

卧龙荣信公司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即二级变频起动技术(12.5HZ,50HZ),可以比较完美的解决电机起动初力矩不足和起动冲击的问题,可以实现真正的无冲击平滑起动。

3.2 原理介绍
通过控制晶闸管的触发时刻,有选择地控制工频电源的某些半周波通过,而另一些半周波截止,由此便可以得到一定频率的电压和电流,实现了对频率的控制。

按照此原理我们可以得到12.5Hz频率的波形,也就是说我们按照一定的触发规则,使可控交替导通就可以实现电源频率的分级离散变化。

普通固态减压起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电机在起动初由于减压而造成的起动力矩不足,而采用有级变频技术可以解决电气起动之初起动力矩不足的问题。

所以我们有级变频起动装置一般只选用12.5Hz既4分频和50Hz,这两段频率来实现电机的平滑和无冲击起动。

有级变频在12.5Hz低频率下,获得较大的初始起动转矩,能带动负载起动所需的设定电压最小,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起动的冲击较小,这样产生的电流也比较小,但是却可以产生足够大的起动转矩。

当电机达到1/4额定转速电源频率自动变化到50Hz,在全频率下控制策略和普通固态减压相同,可以采取电压斜坡,电流斜坡,恒流等多种控制策略。

系统主电路原理图
1)首先,触发1/4 f频率(电机额定频率50Hz),实现12.5Hz调压起动,有效降低起动电流的同时保持电机转矩最大化。

VFS 12.5Hz起动电压波形
2)然后,在达到1/4全速后,触发全额(工频)触发信号,全波触发,实现50Hz调压起动过程。

VFS 50Hz 起动电压波形
电动机通过频率从0Hz-12.5Hz-50Hz的2个阶段的加速,完成了从静止到全速的加速过程,达到电机额定转速运行,加速过程结束后,旁路装置将电机进行工频旁路,电机进入额定转速运行状态,实现电机的有级变频起动,起动完成。

技术特点及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