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成因与特点修)
热带气旋、干旱、寒潮
大气圈 岩石圈
地震、滑坡、泥石流
洪涝、风暴潮
水圈 生物圈
病害、虫害和鼠害
②按表现特征:突发型、渐发型灾害 ③按发展过程:原生、次生灾害 ④按灾害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气象、海洋、地质、地震、农业、洪水、林 业
地震 泥石流 滑坡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因异常地质活动引起的
(5)
上述寒潮标准是针对全国情况规定的。但是,我 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南方一些地区 虽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也同样可以造成危害。 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外制定了发布寒 潮的标准。
除以上三种气象灾害,还有冰雹灾害, 雪灾,雾灾,风灾,雷电,低温冷害, 霜冻等。
四、地质灾害
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应力相互作用下,能量 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 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等自然灾害 ;高低 起伏的地表在重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形成滑 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国暴雪创气温新低, 海浪结冰成了“冰沙”
警方宣布网上通缉“冰雪 女王”爱莎
一、自然灾害:
1、定义: 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 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 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 能量是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 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 程度。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结构 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病虫害、 蝗虫灾害、鼠害
生物入侵
生物(农林)灾害
三、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⑴概念 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世界热带气旋最多的地方: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 ⑵成因 广阔的暖洋面 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热带气旋的等级
• • • • 中心附近风力6—7级,称热带低压 中心附近风力8—9级,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风力10—11级,强热带风暴 中心附近风力大于12级,成为台风或飓风。
【学法指导】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
一、具备自然属性: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具备社会属性:是否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你了解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类型呢?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火山
干旱
洪水
飓风
暴风雪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赤 潮
蝗虫灾
冰雪冻害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
①按成因: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
1.地震
(1)定义: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 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 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_____, 错位 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 _______的形 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地震波
(2)地震构造示意
⑶震级与烈度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分析地震烈度大小的方法
(4)分布 ①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环太平洋 地带 ___________ ②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带 __________________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 在空间分布上有一致性。
思考1.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 烈度?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 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反映了地面 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 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 所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 是根据地面受震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所以同 一次地震中受影响的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
自然灾害的双重性
事 件
自然异 常变化 现 象 人员 伤亡 财产 损失 社会 失稳 社 会 属 性
自 然 属 性
资源 破坏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 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 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提示】
3.寒潮
强冷空气 活动。 (1)定义:一种大范围__________ (2)成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 暖气团 方向猛烈冲击时。 的寒带,当冷气团向_______ (3)时空分布 初春 季节。 ①时间:深秋到_____ ②空间:北半球_____ 中高 纬地区。 骤降,并伴有_____ 大风 、 (4)影响:短期内气温_____ 霜冻 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 雨雪、______ 沙暴 等恶劣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的生 _____ 活带来不利影响。
看滑坡示意图,分析滑坡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
滑坡体向下滑动时在斜坡顶 部形成的陡壁称为滑坡壁
滑坡体向下滑后在斜 坡上形成的阶梯状地 形称滑坡阶梯
岩体、土体下滑 的底面为滑动面 滑动的岩块、土 体称为滑坡体
泥石流
(1)概念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 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 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 的多发区。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 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 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 产损失。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 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 重的放射病。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 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3)危害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 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 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 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地震及地质灾害
热带气旋 干旱 寒潮 龙卷风 冰雹 冻害
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
气象灾害
大雨或融雪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区别洪灾和涝灾
洪涝灾害
洪灾 指因大雨或融雪引起的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
涝灾 指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造成作物减产以致绝收
的灾害。
因海洋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
海洋灾害
海 啸
风暴潮
海水倒灌 赤 潮
2、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1)概念: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 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 的地质现象。
(2)发生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较差。
(3)多发地区:一是山地丘陵区,二是工程建设 频繁的地区。
(4)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5)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洲、亚洲、大洋洲内陆地区是旱灾 频率较高的地区
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干旱和旱灾是否属于同一概念?
不是。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旱灾是一种因干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 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只有当干旱 危及到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时,才称得 上是旱灾。 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
孟加拉湾北 部及沿海地 区
台 风
地 点
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和东南亚 国家 加勒比海和 美国东部沿 海
伴随着 狂风、暴雨,来势凶猛,破坏力很强
2、干旱与旱灾
⑴干旱
降水长时期
无
造成
空气干燥 干旱 土壤缺水
少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 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⑵旱灾
渐发性
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 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 人类生存受到危害。
热带气旋、台风、飓风三者之间有何区别?
热带气旋不一定就是台风或飓风,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 一级。 台风和飓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都达到12级以上,只是因所在海域不同而 名称各异,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 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 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为“飓 风”。
【提示】
⑶台风 ①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A B C
A
B C B
A
无风、少云和干暖 台风眼:_______________ 旋涡风雨 区:产生最强烈降水 ②结构与天气___________ 增加 外围大风区:风速从外向内______
时 间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