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直流电子负载设计报告 精品

推荐-直流电子负载设计报告 精品

“简易直流电子负载”设计报告
摘要:本系统设计制作了一台恒流工作模式的简易直流电子负载。

通过按键、LCD显示,AD/DA模块、恒流电路及功率器件搭建电路。

运用MSP430G2553单片机精确控制恒流电流值,可以满足基本要求(1)、(2)、(3);自制了一个符合发挥部分(1)的稳压电源,通过测量达到了发挥部分(2)的要求,通过改变负载电阻Rw达到发挥部分(3)的要求。

本系统能够把负载两端电压、流过负载电流和负载调整率直观的在LCD上显示,具有便携(电池供电),精确等特点。

关键字:恒流功率器件AD/DA MSP430G2553 负载调整率
一、模块设计方案
1.1 单片机系统
方案一、使用AT89C51单片机系统,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的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有4K bytes存储器和128bytes的随机数据存储器,片内集成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

方案二、使用MSP430g2553单片机系统,其可在1.8~3.6V的低电压范围内工作,具有超低功耗的特点;有5种节能方式和基本时钟模块配置;内置16位定时器,多达20个支持触摸感测的I/O引脚和欠压检测器,MSP430g2553功耗低。

综合考虑,方案二中单片机系统,性价比高,运行速度高;所以采用方案二。

1.2DA模块
方案一、使用DAC0832,最常用的器件,易于使用,硬件接口简单,编程容易,缺点精度只有8位,达不到设计要求。

方案二、TI公司生产的TLV5616。

这是一个12位的数模转换器。

带有灵活的4线串行接口,可以无缝连接TMS320,SPI,QSPI和Mircrowire串行口。

数字和模拟电源分别供电,电压范围2.7V~5.5V。

输出缓冲是2倍增益rail-to-rail输出放大器,输出放大器是AB类以提高稳定性和减少建立时间。

rail-to-rail输出和关电方式非常单电源、电池供电应用。

通过控制字可以优化建立时间和耗化比且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我们选用方案二。

1.3恒流电路模块
方案一、采用稳压器来构成恒流源,LM7805是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输出的电流I=(Uo’/R1+I2);式中I2是7805的静态电流,数值非常之小,当R1较小I1较大时,I2可忽略不计;当R2变化时,LM7805改变自身的电压差来维持电压不变。

该电路结构简单,但不能实现数控。

如图1.
U1
LM7805CT
LINE VREG
COMMON
VOLTAGE
C1
30pF
R110kΩ
R2
1kΩ
C2
100nF
+
_
Ui
I2
I1
Uo'
图1 LM7805恒流图方案二、使用OP07CP和场效应管IRF3205搭建恒流源电路。

可以方便的与被测电源相连,并能为AD提供电压电流采样。

如图2所示.对IRF3205功率MOS管来讲,通过对其栅极电压的控制,可以达到控制IRF3205的源漏极电流的目的,即在保持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源漏极电流可以保持恒定,这样就达到了恒流的效果,
档位调节:题目要求功率器件电路的电流要在100mA到1000mA之间变化,并且每100mA为一个档。

完成此项功能可以通过改变IRF3205的栅极电压来完成,而栅极电压的值又取决于由单片机控制的D/A输出。

所以可以通过单片机来控制IRF3205的电流进行档位的切换。

图2 OP07CP恒流原理图
为达到数控的要求,本系统采用方案二。

1.4AD模块
方案一、ADC0809是8位的A/D转换芯片,每一通道转换时间为100uS,有8个模拟量输入通道,但其精度达不到本系统所需要求。

方案二、单片机msp430内自带10位AD ,但其理论精度刚好达标,实际使用
时,引入噪声后,其精度可能达不到要求。

方案三、选用TI 公司的芯片ADS1115模数转换芯片。

可编程数据速率有8sps~860sps ,片内有低漂移电压基准,内部振荡器和内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是16位的高精度模数转换器,数据通过一个I2C 兼容串行接口进行传输,ADS115可提供2个差分输入或4个单端输入。

此模块,采用方案三。

总体方案框图 如图3
图3 系统框架图
二、理论计算与分析
1、AD 转换电路。

AD 转换电路我们采用TI 公司生产的ADS11115芯片。

ADS1115是16位的
AD 转换器,其转换精度可以达到,即65536
1
,完全可达到千分之一的题目测量精
度要求。

2、DA 转换电路
DA 转换电路我们采用TI 公司生产的TLV5616芯片。

通过SPI 接口与单片机相连,较少使用单片机端口。

TLV5616是12位的DA 转换器,其转换精度
可以达到1000
01x ,即40961
,完全可达到的题目要求的恒流电路的电流变化的精
度要求。

3 恒流电路
导通MOS 取样电阻使用0.7欧的电阻。

OP27使用9V 的单电源供电。

D/A 芯片外接参考电压为Vref=2.5V 实际使用的模拟量的范围为0-1.3V ,其中取使得MOS 管导通的电压范围为0.5V-1.3V ,首先,运放输出端的电压在正常工作时应该使得功率MOS 管导通,即运放输出端的电压应该达到功率MOS 管的开启电压,而IRF3205的开启电压V GS 为2-4V ,另外运放的供电电源为9V ,其输出电压值最好不超过其供电电压值,即运放输出端的电压值的范围最后确定
为3V -7.8V ,即确定放大倍数为6倍。

运放放大倍数的计算,即电阻R1和R2的阻值的确定。

4、稳压电路
自制的稳压电路我们采用的是LM2596。

输出的电压4.97V ,纹波7mV ,电流可达到3A ,完全满足题中要求。

5.电源负载调整率的测试原理
5V 稳压电源
直流电子负载
R W
被测电源
+
+
_
_
当设置D/A 模块的输出电压小于0.3V 时,运放输出端,即功率MOS 管的栅极电压为低于1.8V ,小于功率MOS 管的开启电压,功率MOS 管截至,功率回路上的电流为0,此时相当于外电路开路,此时通过电压采样得到的电压值,就是空载时的电压值。

记为V1,通过按键调整D/A 输出,开启MOS 管,进而调整外电路的电流,使之变成100mA ,200mA 直至1000mA ,实时采样每一次的电压值V2,则有
%100*1
2
1V V V 负载调整率=
也可通过更换图中的Rw 的阻值,来进行测量,测量的原理和公式同上。

三、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1 使用ADS1115进行AD 转换。

AD 转换电路如图4.
图4 AD模块电路图
ADS1115模数转换器,SDA与SCL接10K的上拉电阻后接入单片P2.1,P2.0。

ALERT口悬空。

AIN0,AIN1,AIN2,AIN3,分别接模拟输入。

题目要求对电流和电压采样并显示采样值,要求精度电压为0.1%,电流为0.2%,要达到此测量精度,必须至少采用10位以上的A/D转换,TI公司的ADS1115是16位,完全满足此要求。

2 使用TLV5616进行的DA转换。

DA转换电路如图5.
图5 DA模块电路图
在本题要求中,要求对电流进行设定时范围100mA到1000mA,100mA一档,精度要求为1%,本报告的设计中采用D/A输出来控制功率器件电路的电流,为保证输出电流精度,决定采用TI公司的12位的数模转换器TLV5616。

3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如图6.
图6 LM2596稳压电路图
4软件设计流程及主要程序
4.1主要程序:按键程序、LCD显示程序、AD模块程序、DA模块程序(详细程序见附录)。

4.2软件设计流程框图,见图7。

图7 程序流程图
四、测试方案及分析
整个测试过程需要用到的仪器:双踪示波器,4位半的万用表。

测试环境:室内温度25°C
1、负载两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的测试
测试情况:完成
都在题目的误差范围之内。

2、负载两端电压及负载调整率
测试情况:完成
行对比,然后更换不同的负载阻值,来测量负载的调整率。

3、结果及误差分析
A、IN5824二极管上产生压降,经LC滤波之后,输出的电压可能达不到AD/DA 所要求的基准电压2.5V。

B、测得的被测电源的纹波值结果大一点,这可能是测量时示波器的表笔与电路形成一个环路,从而会受到电感发出的电磁波的影响。

C、外界环境中小噪声的干扰。

4、进一步的改进
A、使用压降更小的二极管,效率可以提高。

B、改进电路的走线,可以使小信号的地接在同一个点,在接到公共地上,底线使用更粗的线,可以提高效率。

改变走线方式,避免形成地线回路,,可以减小纹波。

C、电路中应尽量使用一些屏蔽线,或做一些屏蔽装置。

以提高电路的效率。

五、参考文献
[1] 沈建华杨艳琴《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XX年
[2] 黄智伟《大学生电子竞赛设计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