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


播期影响
油菜茬(6月23日)
麦茬(6月23日)
播期影响
油菜茬(7月15日)
麦茬(7月15日)
播种质量差
小麦留茬过高造成缺苗
出苗期
三、直播水稻肥水运筹
1、水浆管理以间隙灌溉为主,经常保持田间湿润。 掌握“湿润育苗,浅水化除,多次轻搁”的原则。出 苗期半沟水,板面不积水,2-3叶期,及时灌浅水上秧 板,减少杂草的发生;分蘖期灌水浅露结合,促进扎 根分蘖;亩苗数达到 计划穗数80%(23-25万苗/亩) 时开始搁田。后期间隙灌溉,收割前一周断水,达到 保根保叶抗倒防衰的目标。 2、科学运筹肥料。掌握“前足中稳后补”的原则, 总氮量一般控制在16kg/亩。氮:磷:钾比例为1:0.5: 0.50~0.8。 水稻出苗后2叶一心期,灌浅水,施肥,一般每亩 施45%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加尿素7.5-10公斤,促进 秧苗快速生长、分蘖;6-7叶期追尿素5kg/亩,促平衡 生长和巩固有效分蘖;穗肥,在抽穗前30天左右施尿 素5-7.5kg/亩,配以适量的磷钾肥。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稻瘟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 肥。 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在稻瘟病常发区结合恶苗病防治,使用浸种 灵、咪鲜胺(使百克)等药剂种子处理,兼治苗瘟。 (2)田间防治。大田分蘖盛期及抽穗期每亩用20%三环唑可 湿性粉剂100克,或40%稻瘟灵75~100毫升,或6%春雷霉 素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
一、直播水稻生育特性 二、直播水稻播种技术 三、直播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四、直播水稻杂草及再生稻防除技术 五、直播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直播水稻生育特性
(一)生育期缩短,总叶片数减少,抽穗期推迟。 (二)个体生长量小,穗形变幅大。 (三)根系总量多、分布浅,根系活力强。 (四)产量构成特点呈现为穗数多、穗形小。 (五)生育起点与杂草生长几乎同步,易造成草害。 (六)病虫害发生与常规稻错开,防治技术要求严。
四、直播水稻杂草及再生稻防除技术
再生稻防除方法: 最佳方案:防微杜渐早拔除。从稆稻的发生和危害规律看, 对于一般稻田,只要注意将田间具有早熟特性的再生稻及 时拔除,就能有效控制其群体在田间的扩大,甚至将其灭 绝。 稳妥方案:改移栽稻早封杀。 应急方案:巧用丙草胺封杀 。稻种催芽后直播,随后立即 喷施扫茀特、丙•苄等加有安全剂的含丙草胺产品,对已 萌发的栽培稻没有伤害,但能抑制田间再生稻种子的萌发 和出苗(6月初直播稻播种期温度高,水稻种子吸水萌发 一般只需要2~3天时间,应掌握在田间上水后2天内及早用 药,这样才能对再生稻萌发和出苗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稗草
千金子
马唐
异形莎草
鳢肠
鸭舌草
萤蔺
水莎草
陌上菜
四、直播水稻杂草及稆稻防除技术
(二)旱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


兼有湿生杂草和旱田杂草。播种后5~7天,土表 杂草种子开始大旱萌发;播后10~15天杂草进行 萌发高峰期,是重点防除时期;播种后20~25天, 残留在土壤深层的杂草种子萌发出土,发生量 很少,一般不构成危害。 直播稻田恶性杂草:以稗草和千金子发生早、 发生期长、发生量大,可占出草问题30%-70%, 出草期长达25天以上。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四)稻曲病
症状:


主要危害稻穗部分谷粒。 初见颖壳缝处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发展到包裹 整个颖壳。 病粒比健谷大3~4倍,成为黑绿色、表面平滑的菌块。最 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的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
稻曲病主要症状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稻曲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无病稻种,不在病田留 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防止迟施、偏施氮肥。 化学防治。将感病品种,特别是长势好、叶色浓绿、群体 大,往年病重的田块,列为重点防治对象田。防治的药剂 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40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 粉剂50克,或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75毫升,兑水50公斤 喷雾。
除草不及时,效果差
二氯喹啉酸施用过迟,药量过大造成药害
四、直播水稻杂草及再生稻防除技术
(四)直播稻田再生稻防除技术 近年来直播稻田大量出现的“红米稻”等 杂稻的种子以及头年落入田间的栽培稻种子,均 有可能成为再生稻,对当年直播种植的水稻形成 不同程度的危害。再生稻和栽培稻同为水稻,茎 叶处理除草剂无法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生产上 通常无法使用茎叶处理剂在生长期有选择在除掉 稆稻。但是,通过创造条件,巧打“时间差”、 “高度差”,还是可以使用除草剂来控制再生稻 发生和危害的。



协调栽培措施。首先合理选择秧田位臵,秧田力求避开多 虫地段(如四面小麦田)减少灰飞虱的新近迁入量并尽量 做成连片秧田,便于管理。其次合理施用化肥,减少诱虫 量,增强植保的抗病力。第三是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卵 量。 改革药剂治虫方法。“治虫防病”切断虫媒传毒,是控制 水稻条纹枯叶病的关键性措施。 拔病补健。控制中、后期发病,减轻损失。
四、直播水稻杂草及再生稻防除技术
(三)直播稻田化学除草策略



一封:指播后苗前的土壤封闭处理。这是水稻直播除草最为关 键一步。只有抓好第一步, 压低杂草基数, 才能掌握直播稻防除 杂草的主动权。这时应该选择杀草谱宽、土壤封闭效果好的除 草剂来控制第一个出草高峰的发生(如丙.苄; 丁.恶: 丁.异.苄等混 剂) 二杀:指在水稻3-5叶期, 对第1次防除(土壤封闭处理)后仍残存的 杂草,同时兼顾防除第二个出草高峰的控制措施。这时应该选 择既有茎叶处理效果,又有土壤处理封闭作用的除草剂。如果 第一次封闭防除效果好,第二次也可继续选用土壤封闭除草剂, 对第二次出草高峰进行封杀( 如稻杰、二氯.苄; 乙.苄) 三补:指在“一封”、“二杀”后田间仍有一些恶性杂草(如 千金子等)发生,这时可以采取“挑治”、“补治”的措施来 “扫残”。但这时的杂草的草龄往往较大,高效又安全的除草剂 的选择压力较大,选择范围也较窄。(如千金、氰氟草酯.精恶 唑、禾草灵)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纹枯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并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 防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避免长 期深灌。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切忌水稻生长中后期大 量施用氮肥。 化学防治: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350毫升,或 20%井冈霉素粉剂50~6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
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矮缩丛生。 叶色浓绿,叶片弯曲皱缩、错位重迭、僵硬挺直。 在叶背的叶脉、叶鞘及茎杆表面有初现为蜡白色、后变黑 褐色的短条状突起。 苗期发病的,不能抽穗;分蘖期发病的,主茎及早生分蘖 一般虽能抽穗,但穗小且多为“半包穗”或“包茎穗”; 拔节期发病的,仅迟生分蘖明显矮化,能抽穗,但穗颈缩 短,结实粒数明显减少。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二)水稻纹枯病
症状: 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及叶片,严重时也侵害稻穗和深入 茎秆。 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初在稻株近水面处的叶鞘上 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 纹状,边缘褐色,中部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多时互 相合并成大斑纹。 叶片上的病斑形状不定,色泽和叶鞘相似。 稻穗受害,轻的在出穗时可见到一段谷壳变褐,造成 秕谷;严重的抽不出稻穗,死在胎里。 高温高湿、氮肥过多、稻株生长茂密、通风透光差、 多雨以及长期深水灌溉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四、直播水稻杂草及再生稻防除技术
(一)直播水稻杂草发生基本情况 直播稻田主要杂草种类:大约21科、41种, 其中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鸭舌草、 矮慈菇、节节菜、鲤肠、丁香蓼、异型莎 草、碎米莎草等15种。不同类型的直播稻田 杂草发生情况有差异,主要取决于土壤中 杂草种子的数量及土壤水分、温度等因素。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六)稻蟓甲


为害特点 。幼虫在土中食害稻根,致稻株变黄,严重时整 株枯死。成虫咬食稻苗近水面的心叶,受害叶长出后,出 现一行横排小孔,遇风折断浮在水面上。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mm,体灰黑色,密被灰 黄色细鳞毛,头部延伸成稍向下弯的喙管,口器着生在喙 管的末端,触角端部稍膨大,黑褐色。稍翅上各具10条细 纵沟,内侧3条色稍深,且在2—3条细纵沟之间的后方, 具1长方形白色小斑。卵长0.6—0.9mm,椭圆形,半透明 具光泽,初白色,后变深黄色。末龄幼虫体长9mm左右, 头褐色,体乳白色,肥壮多皱纹,弯向腹面,无足。蛹长 5mm,腹面多细皱纹,末节具1对肉刺,初白色,后变灰 色。
五、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三)水稻稻瘟病
症状: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前,在芽的基部和芽鞘上先出现 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黄褐色枯死,三叶期后叶片上出现病斑。 叶瘟: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随后两端 稍尖;慢性型病斑呈棱形,两端尖,中央灰白色,边缘红 褐色,外围有黄色晕;白点型病斑是白色近圆形。 节瘟:节部最初产生褐色或黑褐色略凹陷的小斑点,后扩 大到整个节部变黑色,稍收缩。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和小枝梗上,病斑初呈淡褐色,随后 围绕穗颈和小枝梗产生褐色或黑褐色的变色部,造成白穗 或谷粒不饱满。 谷粒瘟:在谷壳上病斑椭圆形,褐色,中央灰白色。
二、直播水稻播种技术
(一)播前准备。 Nhomakorabea

品种选择。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全生育期150天以 内)的早熟品种。最好是抗倒性好、分蘖力强的多穗 型品种。 茬口。一般播种越早,生长情况越好,闲茬好于油菜 茬好于麦茬。 拌种。每2斤稻种用10%丁硫克百威10克拌种,防治苗 期稻蓟马并防鸟雀啄食种子。 播期安排:适宜播种期在6月10日前。 1、品种选择。2、播种方法。3、封闭除草。4、灌水 施肥。5、化学除草。6、适时烤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