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仿写老师作文评语

小学生仿写老师作文评语

小学生仿写老师作文评语篇一:小学生作文应从仿写开始小学生作文应从仿写开始马兰小学王兰香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制约着孩子的写作水平。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写作的影子,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因此作文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

而农村孩见识少、知识面比较的窄、语言环境不是很好,所以说乡村孩子想把作文写好,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作文时往往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无从说起,可见在选材方面遇到了难题。

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以范文为例子,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自己的影子。

此时,作文的仿写在作文教学中很重要了。

一、作文仿写的意义作文的仿写就是仿照例文的样子写作文,把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转化为写作技能的一种作文的习作方法。

一般来说,仿写都要经历从语句的仿写到段落的仿写,再到文章的仿写;从文字的仿写到语境、场景、意境的仿写。

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仿写当成抄袭或抄写,一再强调学生:作文时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不能够照作文书上的写,因为写别人的事情或用别人的语句,作文容易失真。

其实,我认为:仿写不是抄写,仿写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简单的创造;而抄写只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

不管自己是否亲身经历过得事情,只要自己能够用自己的心灵真正的去体会过的事情,就可以在作文时看成是自己曾经经历过得事情来写;不管自己是否经历过那一场景,只要那一场景能够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就可以把他放进自己的作文中;不管那句话或那个词语是否是自己当时真的想到过,只要那句话、那个词语能够很好地概括当时自己的意境,就可以大胆的把这一语句或词语运用到作文当中来。

这就是作文的仿写。

仿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它还能够让孩子在仿写作文的同时,从他人的事例中明白更多道理,从他人的成功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从他人的失败中体会到更多教训,从他人的情感经历中升华更多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通过思考来拓宽自己的阅历。

二、作文仿写的类型小学是作文起步阶段,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生作文就是让小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要使小学生做到这一些,就要让小学生有东西写,有办法写,有文字可用。

于是,我认为仿写一般有以下几类:1、仿结构就是仿照例文的结构来安排自己文章的结构。

2、仿知识就是仿照例文中的知识来进行写作。

3、仿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对小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写作中经常觉得没有好词好句,将例文中学到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是学生的一个心愿。

4仿修辞,回忆我们接触的修辞三、作文仿写的途径(一)、读中仿。

1、书本课文的仿写。

结合阅读教学中讲读课文而进行的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显然这里的“举一”就是凭“例子”示范;“反三”就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形成灵活运用的技能。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形成灵活运用的技能的写作的范例。

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从而使作文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丁有宽先生曾经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这充分的点明了读与写的关系。

2、课外阅读中的仿写。

广泛地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材料,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

反之,如果阅读的基本功不扎实,要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是不可能的。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引导这一环节,把课内所学习到的读写知识直接在课外进行加深和运用,这样更好地掌握写作方法、技巧,才会有的放矢地仿写作文。

(二)、写中仿。

仿写除了结合阅读教学,仿照讲读课文的句式、构段方式、表达手法等进行外,还可以在写中仿,即让学生在协作过程中随时随地模仿。

可以是教师的范文,也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习作。

关键是教师把握好范文出示的时机。

(1)作前仿效对于难写的作文,在作文知道后,马上出示范文,让学生模仿。

学生对刚刚接触的事物,写起来往往感到困难。

如写游记、参观之类的文章。

这样教师指导过后,马上就读自己的“下水文”,现身说法。

这对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勇气,激发他们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

(2)作中点拨在学生写不下去时示范,让学生模仿。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况。

这时,能审时度势地有针对性地出示“范文”的某一部分,往往能够把他们引到“又一村”。

(3)作后对照较为容易的作文,待学生写好草稿后再出示范文。

对较为容易的作文,题目一出来,就放手让学生写,等草稿收上来后再根据存在的共性问题出示范文,加以比较指导。

这样做,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四、作文仿写的方法1、精选范文仿写以范文为基础,为学生拓开作文的思路,而不能成为限制他们创造力框框。

因此范文必须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触类旁通。

仿写的范文有两类:一是课文,课文中的典型作品。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小学生仿写老师作文评语)除去古典诗词,都是可以称的上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写作知识,加以强化训练。

除了仿写句式表达、段落构成以外,还可以仿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

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悉了,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充分想象,逐渐走向“创作”这一新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翻写的片段,必须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

二是课外读物。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

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新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多读,并规定了小学阶段要保证百万字的阅读量。

“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

”在多读课外书的基础上,偶尔仿写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从“扶”到“放”,举一反三。

教学时当指导学生按课文中的某一构段方式或表现手法进行仿写,这是“扶”,课后要求学生独立练写片段,这是“放”。

这种训练促使学生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仿写对学生来说,既可“限”又可“不限”,既可“统”又可“不统”。

有指定的格式,用指定的句型,取相似的结构,这是限制和统一,但是学生的认识各异,感受不一,运用语言的习惯不同,这又是各有自由天地的不限制和不统一。

这时的“限”和“统”是为了给学生必要的作文规矩,认识到“文章有法”;这时的“不限”和“不统”是为了发挥其个性,调动每个人的才智,也说明了“文无定法”。

篇二:佳作欣赏仿写课“互动式”作文教学课堂模式的一般建构课题研究佳作欣赏仿写课洛阳六中20XX年4月佳作欣赏仿写课【教学模式解读】所谓佳作,顾名思义,就是优美的作品;所谓仿写,就是仿照结构、格式、风格进行模仿写作。

当然在这里,这些美文可以是文学史中的名家名作、名篇名段,也可是学生的优秀习作。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

它是初中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训练过程。

【教材流程】1、交流推荐。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组内成员互赏佳作,互写评语,每人至少评两篇习作。

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推荐。

学生交流时可从题目、开头、结尾、语言、结构等角度进行,也可以从文章整体入手。

推荐出的“佳作”可以是优秀习作,也可以是优秀片段,但必须说明推荐理由。

2、赏析点评。

各组组长将推选出来的佳作题目写在黑板上,有文章的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评,写作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或提出修改意见)。

每阅读四篇文章,教师组织点评一次,先组内成员陈述推荐理由,后全班自由点评。

3、亮点撷取。

结合阅读的佳作,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文章中出现的亮点进行归纳,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修正学生的发言并认真板书,组织学生交流感受,看从同学身上学到哪些,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是学生在反思中领会写作的技巧。

4、学以致用。

教师出示精心选择的需要修改提高的潜力文,组织学生以上一环节总结归纳的亮点为标准,对潜力文提出修改建议。

先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全班讨论。

课下,学生根据课上交流的建议修改这篇文章。

“佳作欣赏课”课堂实录七年级师:今天我们来上佳作欣赏课,本次作文为自由命题,意在要求大家能从日常生活中抓住小事进行叙述,抒发真情。

提出要求,屏幕显示数学四环节:第一环节,交流推荐;第二环节,赏析点评;第三环节,亮点撷取;第四环节:学以致用。

在第一环节中,要求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交流,做好推荐:(1)精彩题目,(2)优秀文章,(3)潜力文章。

师:首先我们进行小组内交流,推荐的题目要有推荐理由,推荐的文章要有评语,每人的作文本上至少有两个人的评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推荐。

师:每组推荐一到两篇文章的题目,一会儿在全班交流,课代表统计交流文章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写作较好的帮助同组的同学修改文章。

屏幕展示拟题的基本要求:1、以“准确、简明”为基本前提;2、要在“新奇”“含蓄”“优美”上下工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技巧指导:题好文一半,让读者从你的题目中看出你的文学素质。

1、引用诗句、格言、警句2、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师:上一次我们练了话题作文“幸福”,这几个题目就很好:a.难报三春晖,B.幸福开始蔓延,c.别让幸福擦肩而过同,d.采撷幸福,E.拒绝幸福的“侵蚀”,F.分泌性福,H.幸福的天堂有了流星划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