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系知识和技能竞赛活动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委员会“关于举办三北地区‘振东医药杯’中医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第二轮通知”及学院院教发(2011)83号文件精神,中医医疗系决定举办学生医学临床技能大赛,为保证活动效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通过组织开展知识和技能竞赛,强化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规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竞赛容中医学基本理论与知识考核、中医外科技能竞赛、中医科临床接诊能力竞赛三、参赛对象中医学、中医学(骨伤科学方向)在校四年级学生。
四、实施步骤(一)培训阶段………………..(二)初赛阶段中医医疗系针对学生培训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初赛,通过初赛选拔出##名优秀选手参加学院的决赛。
1.理论知识每名参赛选手参加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2.技能操作每名参赛选手完成…….技术个人操作;……五、激励政策及奖励设置(一)激励政策1.参加竞赛的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中优先考虑2. 参加竞赛的学生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
(二)奖励设置根据理论知识考试及技能竞赛得分情况排序,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颁发奖金及证书……六、保证措施(一)为加强知识和技能竞赛的组织领导,中医医疗系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竞赛的组织协调工作组委会主任:宋敏,组委会副主任:马应孝、、仲葓委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医医疗系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成员如下:办公室主任:罗强成员:王晓凡、胡昀、杜兵、辛明霞、花治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共青团省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学生联合会承办单位:暨南大学团委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二、活动对象省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三年级以上为主三、活动主题临床技能展我风采四、报名方式各大院校自行组织校比赛,最后选拔出5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决赛。
各校以学校为单位,填写参赛回执表,每所学校限报一支队伍。
五、大赛安排大赛分为两个环节,上午开幕式及学术讲座、英文病例讨论,下午为技能竞赛及闭幕式,具体安排如下:(一)开幕式及学术活动时间:2009年6月13日上午9时地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术会议厅主要容:9:00-9:30 开幕式9:35-9:50 来宾及参赛学生留影10:00-12:00 学术讲座及英语公开课(病例讨论)校参观(二)大学生医学临床技能大赛时间:2009年6月13日13:30—18:00地点:暨南大学体育馆竞赛容:1、必答题(各队按抽签结果,回答问题,包括辅助检查结果阅读,如x片,B超,病例分析等)2、抢答题(涉及临床医学理论、实践、人文素质、沟通技巧等容)按学校组成团队,各队之间进行抢答。
3、技能操作竞赛(各队按抽签结果,进行第一、二部分各一项操作,包括:第一部分头颈部、胸部、腹部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第二部分胸腔穿刺、腰椎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及消毒切开、缝合,心肺复)4、情景表演(按抽签结果,学生演示不同情境,如学生扮演术前谈话,病情告知等)颁奖及闭幕式五、注意事项1、命题专家组由省临床技能学专家组成。
2、命题容围以人民卫生医学本科系列教材为准。
3、评委会由参赛单位各推荐专家1名及省知名医学专家组成。
4、请各参赛队伍于13日上午8:30前报到完毕。
5、请各参赛单位于6月5日前,将本单位参赛队领队和队员及评委报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团委。
联系人:昌伟电话:38688013传真:38688000电子:六、奖项设置团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组织奖单项,含团队、个人单项奖4名,可根据赛事情况进行调整关于成立2005年新余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组委会的通知发布单位:市教育局职成科生成时间:2005-03-2217:26:19公开方式:主动公开索引号:K00050-0403-2005-1927公开时限:常年公开发布人:洪铭县、区教(文)体局,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各职业学校(院):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届技能竞赛节的通知》精神和市教育局《2005年新余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本次活动的领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市教育局决定成立新余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组委会,现将成员公布如下:主任委员:荣生新余市教育局局长副主任委员:廖茂侦新余市教育局副局长委员:余平新余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赖春明新余市教育局职成科干部何水元新余市教育局职成科干部名权渝州科技职业学院院长詹慧珍赣西科技职业学院院长亢电子计算机专修学院院长竞赛组委员下设办公室,设于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具体事务,成员如下:主任:余平新余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副主任:赖春明新余市教育局职成科干部何水元新余市教育局职成科干部全市卫生系统急救技能大赛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急救医疗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快捷、优质、安全的急救医疗服务,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急救技能大赛活动。
为保证活动效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通过组织开展急救技能大赛,促使急救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临床急救处置措施,提高实用操作技能,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急救医疗工作,为临床急救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
二、目标任务通过技能大赛在卫生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促进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三、竞赛容(一)医疗急救理论知识:《第三届全国急救中心急救技能大赛医疗急救理论知识(含心电图)复习资料》共800题以及国家层面应急条例相关容和处置传染病病例时急救人员个人防护及消毒技术规。
其中80%在复习资料中选取,20%在复习资料以外选取。
(二)医疗急救技能操作:包括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急救止血技术、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伤员坐位)。
四、实施步骤(一)师资培训阶段各县急救站、网络医院选派三名注册院前急救医师参加大赛师资培训班。
(二)初赛阶段各单位在急救医师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初赛,通过初赛选拔出3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市卫生系统急救技能大赛”决赛。
(三)决赛阶段决赛时间为8月中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参赛队员于7月31日前报技能大赛领导小组办公室。
竞赛过程中各轮次之间不得更换参赛队员。
如发现参赛队员作弊,当即取消参赛资格。
单位若集体作弊,取消单位参赛资格,并通报批评。
比赛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和医疗急救技能操作分步进行的方式。
1.理论知识(200分)每名参赛选手参加理论知识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主要是题型设计上由A型题、B型题、X型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组成;理论知识考试的分值为200分。
2.医疗急救技能操作(400分)每名参赛选手完成基础生命支持、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急救止血技术个人操作;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伤员坐位)操作由每队共同完成,每项100分。
五、奖项设置单项奖:(一)根据理论知识考试得分情况排序,分别评出理论考试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二)根据基础生命支持、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急救止血技术得分排序,分别评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成人机械通气(经口)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急救止血技术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伤员坐位)技术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三)根据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两项总成绩,分别评出全能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集体奖:根据各单位3名选手的综合成绩评出集体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六、保证措施及要求(一)为加强急救技能大赛的组织领导,市卫生局成立全市卫生系统急救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市卫生局周育华副局长任组委会主任,医政处处长敬涛、市急救中心主任王文举任组委会副主任,委员:路毓峰、明。
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工作。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急救中心,明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有马瑞凤、宁、来昊博。
(二)市急救中心要根据《全市卫生系统急救技能大赛实施方案》成立技能大赛专门组织机构,确定人员,明确责任,认真做好培训、练兵以及大赛的具体组织工作。
(三)各县(市)急救站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加。
根据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做到专人负责,广泛发动,确保技能大赛的培训、选拔和参赛等工作顺利开展。
(四)市卫生局将对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及获奖人员进行表彰。
关于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的实施方案发布日期:2009-11-17自2003年建院以来,我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学生工作更是有声有色,2006年6月份召开了第一届学生工作研讨会,初步探讨了我院学生工作的发展思路,引领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和谐开展。
为加快学院涵式发展、实现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双提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特点与规律,不断开创我院学生工作的新局面,现阶段特举办第二届学生工作研讨会。
一、研讨会宗旨:加强学生工作经验交流,总结学生工作特色,改进学生工作方法,提高学生工作实效,实现新时期独立学院的特色发展。
二、交流的主要容(参考选题):(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1、如何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我院大学生思想状况变化的特点、趋势与建议;3、我院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与思考;4、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5、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6、人文关怀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学生社团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
8、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探析9、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二)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1.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与防控2.高校学生工作应急管理(大学生突发事件预防预警与应对、群体性事件预防预警与应对)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安全稳定工作研究(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究1.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教育2.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的探索与研究3.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4.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5.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6.构建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四)我院学生工作的发展规划、理论探讨三、参加人员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系团总支负责人,学工部、团委负责人,全体专职辅导员、班主任。
四、会议时间、地点拟定12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分组情况)另行通知。
五、有关要求各系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讨主题和参考选题,组织学生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研究,并自拟题目形成书面研讨文章。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章请于11月30日前将打印版和电子版文档交学院学工部。
联系人:平,联系:6915050。
各系提交的研讨文章将作为会议交流材料,并汇编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集,优秀文章将推荐到学院院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