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第三十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
编辑ppt
1
一、通货膨胀概述
容本 章 主 要 内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长期分析:货币数量论
三、通货膨胀的代价
编辑ppt
2
一、通货膨胀概述
➢ 定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编辑ppt
10
依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存在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 值和物价水平,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
编辑ppt
11
3、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表示
➢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 表达货币与价格之间联系。
➢用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供应 量,GDP表示名义产出量,则有交易方程 式:V = GDP M
——“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
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变动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只影响 名义变量,这就是货币中性论(monetary neutrality)。 (长期)
编辑ppt
14
5、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根据货币中性原理,货币增长率的提高提高了通货膨胀 率,但并不影响任何实际变量。这一原理的重要应用涉 及到货币对利率的影响。
➢把名义GDP表示为真实产出数量(Q) 与一般物价水平(P)的乘积,交易方程 式改写为: M V = PQ
编辑ppt
12
➢ 货币数量论主要观点:
➢ M V = PQ 或者P = MV / Q ➢ (1)货币流通速度大体是稳定的。 ➢ (2)一个经济的物品和劳务产量也是稳定的。 ➢ (3)因而货币供应量变化表现为价格水平变动。
反之,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是通货紧缩。它 们都是法定货币流通情况下产生的现象。 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温和通货 膨胀,严重通货膨胀、加速的通货膨胀、超速 通货膨胀。
编辑ppt
3
通货膨胀分类
➢ 从速度看: ➢ 温和通货膨胀:年度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10% ➢ 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百分比超过两位数的 ➢ 超速通货膨胀或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编辑ppt
6
1、货币数量论核心观点

(1)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增长 决定通货膨胀。
(因为,他们认为,实际经济在长期中是不受货币 影响的。在实际经济一定的情况下,当货币数量增 加时,就只表现物价水平的上升。)
(2)推论:当物价水平上升时,货币价值下降。物 价水平与货币价值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用P 表示用货币衡量的物品和劳务价格,那么,1/P就是 用物品和劳务衡量的货币价值。
➢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名言:“通货膨胀永 远而且到处是一种货币现象”。
➢现代货币学派(modern monetarism)改造和发 展了古典经济学这一传统。他们的核心观点是:货 币供应量增长在短期内决定产出水平,在长期决定 物价水平。
编辑ppt
13
4、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
古典经济学把经济变量分为两类: 名义变量(nominal variables):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实际变量(real variables):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利率, 则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一对一的调整。这 种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一对一的调整称为费雪效应。
编辑ppt
15
再次提醒:长期与短期之分
➢ 从货币量与物价关系对通货膨胀分析, 暗含了区分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的古典 二分法,是从长期解释通货膨胀现象。
物价年上涨幅度达到三位数或更高的。
➢ 其他角度的分类:原因;是否预期;隐性
编辑ppt
4
➢ 我国80年代以来发生了四次通货膨胀。
25 价格变2动0 率(%)
15 10
5 0 -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年份
➢ 然而,在经济分析的短期场合,物价变 动与产出增长水平以及失业率之间存在 此消彼长关系,与导致短期产出变动的 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存在联系。
编辑ppt
16
三、通货膨胀的代价
插入一个概念:通货膨胀税
通常情况下,政府通过征收税费获取收入,还可以发行 债券来借钱,如果这些正常手段不足以满足政府需要, 就会以通货膨胀为代价,通过印发钞票增加收入。这可 以看作是对社会征收了一种特殊的税:通货膨胀税 (inflation tax) 。
b.货币需求: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物品价 格越高,交易所需的货币就越多。也就是说,物价水平上 升(货币价值下降)增加了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与 物价呈反比
c.货币均衡: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和均衡 的物价水平。
编辑ppt
9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 平。如果价格高于均衡水平,人们想要持有的货币大于供 给,物价水平必然下降以使供求平衡。反之,亦反。
通货膨胀税两个特点:1)没有公开税单,具有隐秘性。 2)征收对象是实际货币持有者。
编辑ppt
17
收入的膨胀与物价的膨胀是同步的。所以,通 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但 它引起了一些成本: (教材P260-267)
编辑ppt
5
二、通货膨胀形成原因长期分析: ——货币数量论
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很多,但没有一种理论是社会全都接受的。 这里介绍的是货币主义学派为代表的理论,即货币数量论,或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认为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决定物
价水平。
—16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波丹提出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18世纪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讨论了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代表是弗里 德曼(Milton Friedman)。
编辑ppt
7
也就是说,货币的价值(货币购买力) 和物价水平都由货币数量决定。
货数量同方向变动, 货 币的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编辑ppt
8
2、货币数量论的图形表示
货币的供给、需求与货币均衡
a.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银行体系共同决定货币的供给。 (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贴现率+货币创造机 制)——与价格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