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冷铁
用蓝色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蓝色, 成型冷铁 打叉。
18.拉肋、收
用细实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并写出 “拉肋” 或“收缩 肋”字样。
19.
用细实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黑色, 成型冷锣 打叉。
20.浇注系统
用红色线或红色双线表示, 用细实线或细实双线表示并
并注明各部尺寸。
注明各部尺寸。
补贴 用红色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9.冒口切割
用虚线表 示,注明 切割余量 数值。
10.
用细实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11. 出气孔
用红色线表示,注明各部 用细实线表示,注明各部
尺寸。
尺寸。
11.砂芯编号、边界符号及芯头边界
芯头边界用细实线表示、砂芯编 芯头边界用蓝色线表示、砂芯编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附近注明加工余量数值。
示零件形状,并注明加工余量数
b.在工艺说明中写出上、侧、 值。
下字样,注明加工余量数值。b.粗实线表示零件轮廓,在工艺说明特Fra bibliotek要求的加工余量可将
中写出上、侧、下字样,注明加
数
工
值标在加工符号附近。
余量数值。(凡带斜度的加工余
量
应注明斜度)。
用红色 线打叉
6.不铸出的孔和槽
不铸出的 孔和槽在 铸件图中 不画出
⑩模样的分型负数,分模面及活块形状,反变形量 的大小和位置、形状及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工 艺补正量的加设位置和尺寸等。
大型铸件要画出的吊柄,某些零件上所加的机 械加工用夹头或加工基准台面等。
2.注意事项
①工艺内容尽量在某一视图或剖视图上表示清楚。对 于主要工艺内容中浇注位置、分型面、芯头、芯座 的尺寸与间隙、浇注系统组元与尺寸、冒口形状与 尺寸、内外冷铁等,仍应分别表示在相关视图中。
用蓝色线 画出样板 轮廓及木 材剖面纹 理,写出 “样板” 字样。
用细实线 画出样板 轮廓及木 材剖面纹 理,写出 “样板” 字样。
24. 反变形量
用红色线 描出工艺 夹头的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用双点画 线画出工 艺夹头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第二节 典型铸件铸造艺图绘制
一、绘制铸造工艺图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1.一般程序
用细实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写出 “本体试 样”字样。
冷铁
用红色线 描出工艺 夹头的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21.本体试样 用红色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写出 “本体试 样”字样。
22.
用双点画 线画出工 艺夹头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23.样板(专门绘制样板图时,应在检验位置注明样板标记)
正量
用红色线 表示,注 明工艺补 正量的数 值。
粗实线表 示毛坯轮 廓、双点 画线表示 零件形状, 注明工艺 补正量的 数值。
7.工艺补
8.冒口
各种冒口均用红色线表示,各种冒口均用细实线表示,
注明斜度和各部尺寸、并 注明斜度和各部尺寸、并
用序号1#、2#区分。
用序号1#、2#区分。
余量 用红虚线 表示,注 明切割余 量数值。
用红色线 画出“I” 符号表示, 特殊结构 的芯撑写 出“芯撑” 字样。
16.芯撑
活块
用红色线表示,并在此线 上画出两条平行短线。
用粗实线 画出“I” 符号表示, 特殊结构 的芯撑写 出“芯撑” 字样。
17.模样
用细实线表示,并在此线 上画出两条平行短线。
缩肋
用红色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并写出 “拉肋” 或 “收缩 肋”字样。
用红色线 表示,在 任一端画 出“<”号
2.分模线
用细实线 表示,在 任一端画 出“<”号
用红色 线表示
3.分型分模线
用细实 线表示
4.分型负数
用红色线表示,并注明减 用细实线表示,并注明减
量数值。
量数值。
5.机械加工余量(分两种方法表示,可任选其一)
a.用红色线表示,在加工符号 a.粗实线表示毛坯轮廓,双点画线表
芯头间隙、压紧环和防压环、积砂槽,标出有关 尺寸和砂芯负数,必要时设计芯骨形状、尺寸和 吃砂量。
⑦画出分盒面,填砂(射砂)方向,砂芯出气方向, 起吊方向等符号。
⑧绘出浇注系统和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及数量, 同铸试样的形状、位置和尺寸。
⑨冷铁和铸肋的位置、形状、尺寸和数量,固定组 合方法及冷铁留缝大小等。
第五章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二、铸造工艺符号及其表示方法
铸造工艺符号:在铸造工艺设计时,为表达设计意图与 要求,在铸件图、铸造工艺图及有关工艺文件中,需要 标明代表铸造工艺要求的标准符号。
三、铸造工艺卡 铸造工艺卡:体现铸造工艺设计及操作要求的重要技术
文件,以表格形式表示,必要时附以简图。 内容:各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操作要点和所使用的主
②加工余量的尺寸。如果顶面、内孔和底、侧面数值 相同,图面上不标注尺寸,可填写在图纸背面的“ 模样工艺卡”中,也可写在技术条件中。
①根据产品图及技术条件、产品的批量及交货日期, 结合工厂实际条件选择铸造方法。
②分析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判断缺陷倾向,提出结 构改进意见和确定铸件凝固原则。
③标出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④绘出各视图上的加工余量及不铸孔、沟槽等工艺
符号。 ⑤标出与分型面垂直壁的起模斜度。 ⑥绘出砂芯形状、砂芯分块线(包括分芯负数)、
要设备、工装以及工时消耗等。
它既是工人操作的指导书,又是生产管理及其他技 术文件的重要依据。
表5-1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JB/T 2435—1978)
方法
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
铸造工艺图(甲)
铸造工艺图
(乙)
1.分型线
用红色线表示,并用红色 用细实线表示,并写出 写出“上、中、下”字样 “上、中、下”字样
12.芯头斜度与芯头间隙
用蓝色线表示并注明斜度及 用细实线表示并注明斜度及
问隙数值。
间隙数值。
14.砂芯增减量与砂芯的间隙
用细实线表示,注明增减量 用蓝色线表示,注明增减量
与间隙数值,或在工艺说明 与问隙数值,或在工艺说明
中注明。
中注明。
15.捣砂方向、出气方向、紧固方向
用粗实线表示,箭头表示方 用蓝色线表示,箭头表示方 向,箭尾画出不同符号。 向,箭尾画出不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