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割胶基础理论资料
天然橡胶割胶基础理论
杜华波(副教授 )
• 1.中国天然橡胶橡胶生产发展 • 2.割胶岗位认知 • 3.橡胶树生长发育规律 • 4.产胶、排胶基础 • 5.开割标准和割胶设计 • 6.高产高效割胶 • 7.养树割胶
人类认识和利用橡胶
1.引种试种期(英国人魏克汉) 1839年美国发明家查尔斯·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技术(为天然
• 从1950年到2015年的65年间,我国天然 橡胶产业起起伏伏,经历了首的 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天然橡胶 被禁运。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 “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1951年 10月,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沙面成立,叶剑 英兼任局长。1952年初,天然橡胶研究会 成立。1953年1月,林业部云南垦殖局成立。 到1957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118.14 万亩,干胶产量587吨。
• 1984~1989年,我国针对天然橡胶发展 提出了“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方针, 1990~2001年,国家进一步明确对天然 橡胶生产采取“保护扶持、巩固提高、 适当发展”的方针。到2001年底,橡胶 树实有面积达到942.05万亩,干胶产量 47.75万吨。
加速发展阶段(2002~2011年)
2.幼树期
幼树期是从开始分枝到开割前的一段时期, 5~ 7年时间。在此阶段,其特点是根系的扩展和树冠 的形成都很快,茎粗生长特别旺盛,抵抗不良环境 条件的能力也比苗期有很大的增强。这个时期的农 业措施,控制植胶带上杂草、灌木与胶树竞争养分, 保护带上种植绿肥等覆盖作物,加强植胶带、保护 带带面覆盖,加强水、肥管理和进行深翻改土、压 清施肥工作;注意防御风、寒和各种兽害,以促进 生长、保苗,缩短非生产期,争取早日开割。同时, 可间种经济作物,发展立体农业,种、养结合,以 短养长,提高胶园的经济效益。
没有天然橡胶就没有现代 化
• 目前,世界上的橡胶制品已有8万多种,在现代工 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建设、航天航空航海、 医疗卫生及人民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均占有很重要 的地位。
• 车轮胎中天然橡胶占60%~70%,飞机轮胎中占 90%~100%,一艘35000吨军舰需橡胶68000千 克。据世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计算,橡胶消费量和 钢铁产量保持的比例,一般应在1~1.5∶100,即消 耗100吨钢铁,同时就要消费1~1.5吨橡胶。可以说, 没有橡胶,就不可能有现代化。
橡胶的利用打下基础)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引种(70000粒种子)
2.商业栽培期 1886年邓普禄发明汔胎,1895年开始生产汔车 189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发明了连续割胶法,野
生橡胶开始大面积种植
1915年印度尼荷兰人赫尔屯发明了芽接法 1968年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发明了乙烯刺激割胶,从而
使低频割胶成为可能
3.竞争性栽培期(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
一、中国天然橡胶橡胶生 产发展
• 天然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可 以说,没有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 就没有橡胶工业的百年荣光。自引入天 然橡胶至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已经有 111年的历史。到2014年底,我国植胶面 积已超过1700万亩,年产干胶愈80万吨, 成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橡胶种植国。一百 多年里,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走过了怎样 的历程?
二、割胶岗位认知
• 基本要求 • 职业守则 • 安全要求 • 职业岗位要求
三、橡胶树生长发育规律
• 重点介绍一生中的发展变化 • 1.苗期
苗期是从种子(或芽片)发芽到开始分枝的一段时期,约一年半到两 年时间。其主要特点是:幼苗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差,容易受到外 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易遭风、病、虫、兽、畜和杂草危害;早期生长缓 慢,后期生长快,主根和茎高生长特别旺盛,每年可抽5~7 蓬叶(图 2-1),长高2 ~3 米。易遭风、寒、病、虫、兽和杂草危害。针对苗期 的这些特点,这一时期主要的农业措施是:在定植大田后,应当精心管 理,种植绿肥,间作经济作物,加强植胶带面覆盖,促使苗木速生快长, 并注意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如防风、防寒、防涝等,同时要防御兽畜危 害,特别是做好防牛工作。对林段的缺株、病弱小株及时进行补换植, 保证全苗;并注意修枝抹芽,促使接芽旺盛生长和骨干根系的形成并使 其向较深土层中发展。
曲折的发展历程(1966~1978)
• “文化大革命”影响,天然橡胶生产发 展缓慢,保存率不足30%。1975~1978 年,主要是恢复科学种胶、科学管胶和 科学割胶的技术规程,同时做好前几年 大发展胶园补换植工作。到1978年底, 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552.05万亩,干胶 产量10.16万吨。
坚持改革发展(1979~2001)
• 2003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 消费国和进口国。2007年,国务院办公 厅发布《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 意见》。出现了国有民营两翼齐飞、境 内境外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是我国 天然橡胶发展历程中最好的十年。到 2011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 1621.97万亩,干胶产量75.08万吨。
初期植胶高潮(1958~1965)
• 四化”(良种化、林网化、梯田化、覆盖 化)、“五提前”(提前规划、提前开垦、 提前造林、提前育苗、提前种覆盖作物) 以及“三保一护”(保土、保水、保肥、 护根)的经验,我国天然橡胶发展取得显 著成效。到1965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 达到265.02万亩,干胶产量1.81万吨。
我国百年橡胶产业发展
• 1904年,当时的云南省干崖(今盈江县)土司 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购买了巴西三叶橡胶树 苗8000余株,大费周折,运到云南省盈江县 新城凤凰山的东南坡种植,开始了中国的橡 胶种植历史。这批中国最早引种成功的橡胶 树,到现在还有一株顽强地存活着。从那以 后,一些爱国华侨和有识之士先后多次引进 橡胶树苗,在我国海南、广东、云南等地成 功种植。到1949年,国内已经有各类型小胶 园4.2万亩,橡胶树120万株,年产天然橡胶 199吨。
产业发展陷入低谷(2012年至现在)
• 2011年之后,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多种因 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胶工、 胶农弃胶改行,胶园推迟割胶、提前停产、 弃管、弃割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胶园改 种其他作物,产业发展陷入低谷。
•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大事记
割胶发展
• 用锋利工具砍伤橡胶树排胶 • 发明了连续割胶法 • 乙烯利刺激割胶 • 全阴刀割胶 • 导胶 • 气刺微割 • 电动割胶 • 割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