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负压供水设备安装

无负压供水设备安装

无负压供水设备安装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工程
工程概况:最高供水楼层33 层,采用四组箱式无负压成套供水设备、标准及规范
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 GB50273-98)
3、随机文件和设计图纸和资料
4、现场的施工条件
、施工前准备工作
1、审阅出厂证明书和检验记录。

2、施工工器具准备。

3.设计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已经会审,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4.材料、劳动力、机具基本齐全。

5.基础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已达要求
四、施工程序
五、设备开箱和验收
1、由建设单位组织我方人员参加,清点随机出厂合格证明书、图纸及文件等技术资料。

2、应按设备装箱单清点泵的零件部件和配套件并应齐全。

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3、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4、移交后要妥善保管。

六、基础验收
安装施工前基础须经正式交接验收。

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质量合格证明书、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
1、基础移交时,应附有标高、外形尺寸、中心、测量记录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2、基础复测检查:
a、外观检查,不应有裂纹、缝隙、孔洞、露筋等缺陷。

b、基础中心、标高、水平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c、地脚螺栓预留孔,预埋地脚螺栓应符合设计要求
七、基础表面处理
1、在地脚螺栓两侧及机座的立筋及纵向中心线部位或负荷集中的地方铲出垫铁位置,用铁水平检查垫铁的水平度。

2、除垫铁位置外基础表面铲麻,以利二次灌浆结合良好。

3、配置垫铁每组垫铁(包括一对斜垫铁)不得超过 4 块,如果基础标高过低,则应采用较厚垫铁或预埋垫铁,以减少垫铁块数。

垫铁的间距不大于
500mm。

4、垫铁大小根据设备大小或技术文件要求来确定;
图一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示意图
1—基础;2—设备底座;3—螺母;4—垫圈;5—灌浆层斜面6—灌浆层;7—成对斜垫铁;8—外模板;9—平垫铁;10—地脚螺栓;11—麻面
(三)、动设备安装
1、设备就位,按图纸要求定位中心和标高。

八、安装
1 、无负压成套供水设备妥善出库运至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成品保护;避免罐体的变形和管路受到挤压。

2、设备就位,按图纸要求定位中心和标高。

3、泵水平度初次测量在主轴外露部分或在水平出口法兰面上,或在垂直进出口法兰面上测铅垂度,允许偏差≤ 0.1mm/m。

4、初找平后对预留地脚螺栓孔进行灌浆。

灌浆材料采用设计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如设计没明确标识则采用比灌浆材料高一等级无收缩细石混凝土。

5、初找平后对预留地脚螺栓孔进行灌浆。

灌浆材料采用设计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如设计没明确则采用比基础材料高一等级无收缩细石混凝土。

6、地脚螺栓孔中的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按初找平方法对泵进行精找平,拧紧地脚螺栓,测量出中心、标高、水平度值为最终记录。

偏差应符合图纸要求或安装规范要求。

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mm,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mm。

两轴的同心度在0.05mm以内,两半联轴器的平行度在0.05mm以内。

7、点焊垫铁,二次灌浆。

8、在二次灌浆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在配管前进行靠背轮对中。

9、测量靠背轮间距。

10、对中方法,两点对中法。

主要检查径向及轴向偏差。

两轴的同心度在
0.05mm 以内,两半联轴器的平行度在0.05mm以内。

11、在原有系统出水主管路上设置三通阀,确保新设备调试合格正常使用后断
开原
有设备联接
径向百分
2 人员计划
序号
职称
数量
备注
1 工程师 1
2 安全工程师 1
3 质检员 1
4
技术员 1
5 技师普工
2
十、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件、相关规范与标准。

2、在做好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交底的基础上,严格按图纸施工,不随意更改
施工图纸
3、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自检、互检和专检”以及隐蔽验收制
百分 九、人员、机具计轴
划向 百
1、主要机具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数量
液压起重机 平板车 5T 间
2T 1台 1台 百分表 图一0~3 两表找
条式水平仪 1台 框式水平仪 1台 千斤顶 2台
手动葫芦 12T 4台 枕木
200×200× 2000
10m
a4
a2 a3
工作量
实际为准 实际为准
实际为准

度。

隐蔽工程
应经业主、监理等检查合格会签验收后,方准继续施工。

对检查出来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认真整改,对不合格的工序质量要及时返工重做,绝不留下质量隐患。

4、在各工序作业时,施工员和质检员一定要对作业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操作技术、质
量标准交底,有利于提高各工序的操作质量水平。

第八篇成品及设备的保护措施(第十八章)
1、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现场成品保护制度,注意保护建筑内的装修、成
品、设备、设施。

2、所有设备在安装前有关人员进行拆箱清点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缺损
及丢失,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检查人员不到齐时,不得随便拆箱。

3、设备开箱清点后对于易丢、易损部件由专人负责入库妥善保管。

各类小
型仪表元件,在安装前不要拆包装。

设备搬运时明露在外的表面防止碰撞。

4、对成品有意损坏的要给予处罚。

5、对管道成品要加强保护,不得随意拆、碰、压、防止损坏。

6、各专业施工遇有交叉“打架”现象发生时,不得擅自拆改。

需经设计、甲
方及有关部门协商,经各专业协商后,方可施工。

7、现场建立与工程量相适应的场地、库房, 以利材料的堆入及储备.
8、现场设备、材料、加工件派专人负责生产进度。

计划编制进行收、管、发的工作。

9、库内、场内的各种材料分规格、型号放整齐,符合规定要求。

10、加强对施工班组的料具管理,防止材料和水表零部件的丢失,废料及下
角料及时进行回收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