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专业导论(第三学期专题版)

财务管理专业导论(第三学期专题版)


③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时间安排。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持续趋同的时间安排与IASB的进度保持
同步,争取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项目的修订工作。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立足国际、国情趋同,是互动的概念。
3)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 2006年,由财政部、国资委等六部委组成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 ✓ 2008年5月,由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正式发布了《企业内部
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号称五个五,五个部门联合印发,一共五十条,确定了五个目标,明 确了五个原则,还确定了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五大要素。
①会计国际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 近年来,跨国上市和跨国发行证券等国际性筹资活动日益增多,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程度正在不断提 高,使得证券监管面临更多的问题,特别是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相关努力 能有力促进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②会计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
➢ 20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当代跨国公司的最基本特征是在 国外拥有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会计国际协调的初衷就是规范跨国公司的会计与财 务报告,这是东道国乃至居住国政府对跨国公司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也是跨国公司内部提高经济和财 务决策水平的需要。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的会计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会计改革实践。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教学单位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采 取多种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进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将在“十二五”期内对现 有研究型学位数量的50%转为应用型专业学位。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制定教学培养方案,切实解决我国会计教 学滞后于会计改革实践的问题。与此同时,改革现行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积极促进高级会计硕士 专业学位(EMPAcc)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的出台,并解决3家国家会计学院的学位授予权问题, 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将会计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
②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当前要加快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尤其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重视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要; 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 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快深入人 心。
❖ 会计国际化指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其实质是会计准则 的国际化。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辩证关系:先是国家统一 会计制度和准则,即会计国家化,然后达到国际惯例,即会计国际化。
❖ 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互为作用,从而为会计国际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 空间。
关于农村会计改革,我国发布了三个制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会计制 度》、《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为规范农村会计核算和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2010年2月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 见的通知》(财会〔2010〕4号),要求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机构建设,完善工作规范,落实工作经费, 把做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作为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 理,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会计学位改革可考虑同会计职称或执业资格挂钩。经过评估之后,获得学位的毕业生报考注册会计 师和会计职称,可考虑免考部分科目;已经考取注册会计师或会计职称的人员报考MPAcc研究生, 也可给予加分待遇。
9)深度研究公允价值,促进虚拟经济发展
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在我国现阶段主要由基础金融产品和少量衍生金融产品构成, 其意义在于通过资本市场交易和投资者理性投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这里说的信息化只是财务报告这一层面,实际上信息化将延伸到会计领域的各个层面。
5)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09]56号),56号文件,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的状况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或 者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地位和作用给了科学的定位,提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 标,要培育形成十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能承担跨国业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公允价值在虚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为其实质和核心是虚拟经济产品的定价权问题,这就要求 有相配套的会计准则作支撑,使之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规则。
10)大力推进中国会计在国际舞台的三足鼎立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与欧盟等效,中国会计在国际会计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大增强。
2、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财务管理专业导论(第三学期专题 版)
中国会计改革与国际化发展趋势
1
中国会计改革十大领域全面推进
2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3 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1、中国会计改革十大领域全面推进
会计改革要牢牢把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不能冒进也不能滞后。这是我国长期以来会计改革实践得 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我国各项会计改革工作全面推进,有的已取得显著成效,有的刚刚启动。 会计改革具有继承性,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进程和客观要求,会计改
③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 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依赖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 联交易等操纵利润。
④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行水平,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 合。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 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准靠拢。
课后作业 谈谈你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认识
Thank You! 祝大家新年快乐~~
谢谢观赏
发现问题、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簿记教育,突出簿记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的特点之一 。
第四,处理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对于会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要避免陷入一种 误区。在会计继续教育方面,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对新会计准则的宣讲,应当同时补充以现代会 计理念和知识的教育,补上市场经济会计这一课。
7)小企业和农村会计改革
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 排。我国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思路得到了国际有关方面的认同。接下来应当做好广泛、深入 的调查研究,确保高质量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如期出台,在此基础上,扎实做好宣传培训和测试准备 工作,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实施。
1)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
• 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这个路线图主要强调三个 方面的内容:
①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趋同、实施、等效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实现了趋同,并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范围内平稳有
革的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
• 经过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断探索、总结、提升和发展,截至目前,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会计改革 十大领域”可概括为:
1)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 2)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3)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4)企业会计信息化有序推行 5)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
6)全面实施会计人才战略 7)小企业和农村会计改革 8)注重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教育 9)深度研究公允价值,促进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 10)大力推进中国会计在国际舞台的三足鼎立
③国际会计准则的普遍认可促进了会计国际化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强有力的支持,从而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会计国 际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增强本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公司降低进入国际资 本市场的筹资成本和提高筹资效率的重要考虑,也成为各国之间加强会计的理解、沟通和交流的重要 方面,这极大地促进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2)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已经比较成功,但非企业会计严重滞后。而国际发展趋势是,非企业会计要引入企业会 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引入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财务报告理念。因此我们要加强非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 非企业单位的改革是分步走的: 第一步:医院、学校会计制度 第二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三步: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效实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
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支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11月,G20华盛顿峰会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以及改进IASB治理结构和 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
中国高度赞赏和支持IASB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落实G20、FSB要求所做的不懈努力,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 则持续国趋同。
6)全面实施会计人才战略
➢ 从市场准入、技术等级、领军人才、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的措施,把1000多万不同级次的会计人员纳入统一 的评价体系,这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改革转折的需要。
➢ 人才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要梳理完善一套制度体系、评价体系、表彰体系,来促进我们国家会计人员有序发展, 实现转型,而且这套体系已经列入中共中央的人才战略规划。
8)注重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教育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回顾中国会计改革近10年的发展史,企业会计准则、政府会计改革、企业 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会计职称制度等诸多领域都是以理论研究为先导的,通过 中国会计学会设置大批重点或重大科研课题,组织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专家形成强大的研究力量,推 出若干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为会计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是被实践证明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