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

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

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一、固定资产投资与GDP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比2010年增长%,年均增长%。

2014年1季度,完成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2010年增长%,年均增长%。

2014年1季度,完成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2012年为个百分点,2013年为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3年平均为。

表1:201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情况表(一)工业投资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我市工业投资增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0年工业投资增长%,2011年增长%,2012年增长%,2013年增长%,2014年1季度增长%。

表2:2010年以来全市工业投资增速情况表3:2010年以来全市工业投资占比情况(二)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增速逐年回落从2010年到2014年1季度,规上工业的主要指标如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都得到了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逐年趋缓。

规上工业产值增速从2010年的增长%,到2011年的增长%、2012年的增长%、到2013年的下降%,再到2014年1季度的下降%;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增长%,到2011年的增长%、2012年的增长%、2013年的增长%,再到2014年1季度的下降%。

表3:2010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情况(三)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支撑不足从2010年到2014年1季度,我市工业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整体不断发展,但其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步减缓,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较弱。

图1:2010年以来工业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图(四)新建项目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的贡献度较低从2010年至2014年1季度,我市新建并投产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共有个,累计完成投资额亿元,其中5亿元及以上的项目有个,10亿元及以上的项目有个。

但是新建投产项目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的贡献家数只有家,占投产项目数的 %,累计投资额亿元,占投产项目投资总额的 %。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分析近年来,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增长,投资总量由2010年的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亿元,增长倍,年均增长%,2011年、2012年、2013年的增速分别为%、%和%,呈现出逐年加快增长的态势。

图:2012年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及增速情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迅猛增长给省城太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功能更加健全、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日益增强,使市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城市建设投入带来的便捷和益处。

(一)道桥路建设突飞猛进,城市路网格局焕然一新道桥路的建设和改造一直是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大批道路桥梁工程陆续开工、建成并投入使用,如:2010年竣工的和平北路、晋阳街、柴村桥改造等工程;2011年竣工的滨河西路南延、西矿街、南中环街、机场快速路等建设工程;2012年竣工的府东街打通、真武路拓宽改造等工程,这些项目的投资在缓解交通压力,便捷市民出行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尤其是2013年以来,随着中环路网建设工程的启动,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产生爆发式增长,仅东中环街、南中环环线、西中环北段打通、西中环南段打通、北中环街、北中环桥、并州路改造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达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亿元。

中环路网完全按照城市快速路的标准设计,全长约46公里,规划红线宽50米,它的建成,对完善我市城市路网格局,便捷市民出行,特别是较长距离出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中环路网通过与环城高速的连接,可进一步提升环城高速服务我市城市交通的功能。

(二)“公交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民出行方式更加丰富便捷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缓解太原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我市抓住国家交通部开展“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的机遇,“公交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自2012年“公交都市”建设计划全面实施以来,全市公交车购置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资达亿元,2012年购置公交车576辆,购置电车24辆,20000辆公共自行车11月底全部投入运营,已建成公交专用道达公里,2013年以来,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继续完善,新建公共自行车点769个,新购公共自行车21000辆。

票价降低、车辆增加、线路增开、间隔缩短、公交提速、自行车服务系统建立等“公交都市”建设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出行难”的状况正在逐步改观。

我市未来公交都市建设的脉络是建成一个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四位一体”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预计在2017年,万人公交车保有量将达 15标台,出门上班每500米就有公交站点,超过1200个服务点共计4万余辆自行车通借通还,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将达到60%以上。

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不断扩大“公交都市”工程建设投入,以一流标准打造全国首批“公交都市”的宏伟愿景。

(三)省城十大建筑拔地而起,城市功能与品味骤然提升省城十大建筑气势恢宏,成为全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十大建筑计划总投资为亿元,实际累计完成投资达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24万平方米, 2010年以来共完成投资亿元。

截止目前,除太原南站及相关配套工程正在收尾外,其他九大建筑已全部完工。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太原铁路客运南站、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体育中心、山西省科技馆、山西大剧院、山西图书馆、山西大医院、太原美术馆、太原博物馆,这一个个被赋予使命和生命的建筑拔地而起,昔日的蓝图构想一步步变为了现实。

十大建筑的规模与投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更以其一流的设计、独特的造型、施工的难度、高科技的技术含量代表着全省建筑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城市的辐射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太原乃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而展示出省城太原的新形象、新气质。

(四)十二个城郊森林公园开工建设,打造龙城自然生态屏障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十二五”期间,太原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园区承载、公司打造”的形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把西山地区打造成太原的“绿肺”,在西山建设若干个高标准、成规模、有品位、能满足群众生态休闲、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多种需求的城郊森林公园。

自2012年作出决定以来,我市一大批城郊森林公园绿化项目陆续开工,截止目前已正式开工的有12个,分别是:亿量城郊森林公园、太原东社生态园、国信城郊森林公园、钢盛城郊森林公园、梗阳宝鼎城郊森林公园、天源伟业城效森林公园、煤气化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官山森林公园、君威城郊森林公园、康培城郊森林公园、爱晚城郊森林公园和盛科城郊森林公园的绿化项目。

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共计亿元,截止2014年1季度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全市城郊森林公园绿化工程已初具规模,随着配套设施和后期适度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把太原西山打造成为生态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型城市后花园和自然生态屏障的目标终将实现。

(五)环境治理投入不断扩大,省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以来,全市环境治理投资亿元,2013年投资亿元,比2010年增长倍。

随着城南污水处理厂、丈子头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太原东山生态治理恢复工程的推进,以及开化沙河、风峪沙河、冶峪沙河、柳子沙河等一系列河道治理工程的开工建设,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此外,为进一步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市于2012年以政府名义印发《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契机,全面实施集中供热全覆盖工程。

在此政策推动下,全市热力的生产供应投资迅猛增长,2012年投资亿元,是2010年的倍,是2011年的倍,2013年投资继续扩大到亿元,比2012年增长%。

这些投资主要用于一系列热电联产、供热管网敷设改造、燃煤锅炉替代、冷凝热回收利用等工程,大幅提升了我市空气环境质量,为打造蓝天白云之城、青山绿水之城,建设一流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奠定坚实环境基础。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效益分析2010年以来,太原房地产业成就显着。

投资力度和开发规模不断加大,居民住房条件和居住质量显着改善,城市功能迅速提升,社会效益进一步凸显。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主体规模扩大1、房地产开发企业队伍规模扩大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加速成长,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逐年增加。

2013年底,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729家,比2010年(661家)增加68家,平均每年增加家。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为开发企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完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010年底,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14317人,2013年上升至17937人,增长%,平均每年增加人。

2、企业资产逐年扩张太原市房地产开发业在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成长壮大,积聚了一定规模的财力和物力,为建设项目的开发准备了必要的启动资金,也为取得银行信用、争取银行贷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013年底,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总计达到亿元,比2010年增长倍,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资产亿元,比2010年增加亿元。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回归,开发规模不断扩大1、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运行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新国八条”以及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随着房地产市场新政效应的逐步显现,太原房地产开发投资告别高增长,增速由2010年的%逐渐降为2013年的%,步入平稳理性的发展轨道。

2014年,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回落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1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亿元,增长%。

从总量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2011年至201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年平均增长%。

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亿元,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已成为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2、房屋施工、竣工规模适度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的同时,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也适度扩大。

2013年,太原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

2011-2013年,太原市房地产开发累计竣工面积万平方米,年均增长%。

(三)上市房企带动强劲,城市住宅提档升质2011年以来,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发展,住宅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了城市住宅建设的品味,改变了城市面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