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运动


10
太极拳精品课程
2.3太极拳的产生
据唐豪、顾留馨等人考证,太极拳是河南温县陈家勾,陈氏家族9代 陈王廷所创。陈王廷吸取明代流行拳法和戚继光《拳经》32式,融古代导 引和阴阳学说与经络学说创编而成。传至14代陈长兴(1771-1853)时, 始传杨姓,后传向全国,并逐步衍生出了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多种 风格各异的太极拳流派。现今,太极拳已经走出国门,并在世界得到了广 泛的传播。
8
太极拳精品课程
2.太极拳的产生与发展
2.1有关“拳”
拳字来自《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毛传:“拳,力也。” 这里的拳是以力量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作战方式的改变,导致兵械形制和军事训练方法的改 变。出现了一种“以巧斗力”的取胜较力形式 ,这就是 技击 。首先在齐国 技击 受到重视。
长兵变短,短兵加长
力量 作战方式的改变
车战
技艺
马、步战
9
太极拳精品课程
2.2拳派 隋唐时期,技击之术在民间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少林拳派,俗称外家 拳,其术以搏人为主,传说始于达摩十八手。据考证,达摩在南北朝时确实到过 少林寺,少林寺僧人亦确实曾习武。
武当拳派即所谓内家。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说:“少林以拳勇名 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而仆,故别 于少林之外家。”该文和《清史稿》等都说:“内家者,起于宋武当道士张 三峰。”因此内家拳又被称为武当派。
21
太极拳精品课程
5.4
有利于循环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太极拳列为心脏复健运动项目。实验证明::杨式太极拳对 老年人的心功能有明显得提高作用。通过1个月太极拳练习,受试者的安静心律降低, 可以减少心肌的氧耗;血压降低,说明太极拳可增加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每搏输出量和 射血分数的明显提高说明,心脏泵血效率提高;而心室厚度和收缩的提高,说明心室壁 血液供应得到了改善。 研究表明,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使甲皱微循环异常率降低,说明机体组织血液灌流量 增大,血液循环得到了改善。对练习2年以上太极拳的老年人的脑血流图进行分析时还发 现,练习者脑血管弹性良好,脑血流有明显改善,说明太极拳运动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延 缓衰老具有重要影响。而从事达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反应迟钝, 对脑部血液供应有不良作用。
4.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4.1
体松心静 5.2 作用
体松心静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体松”是指练拳时, 在维持动作姿势的基础上,尽量使身体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要 求动作自然舒展,不用僵力腿部在运动时经常是半弯曲的,肌 肉必须用力,但在两腿交替支撑体重时,负重腿仍然要放松。 “心静”是指要在排除一切杂念,注意力集中。
提纲
1.太极拳的概念 2.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 3.太极拳的分类 4.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5.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3
太极拳精品课程
1.太极拳的概念
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 “太极” 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 名 的传统拳术。
4
太极拳精品课程
“太极”即天地未分,混沌未分阴阳之 前 的状态。
太极
两仪
四象
八卦
11
太极拳精品课程
武 式
陈王廷
陈长兴
杨福魁
吴 式
孙 式
12
太极拳精品课程
3.太极拳的分类
3.1按流派划分
陈 式
杨 式
武 式
吴 式
孙 式
13
太极拳精品课程 3.2按技法划分
手法(劲法)
步法(身法)










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
太极拳精品课程 3.3按形式划分
功 法
拳 架
推 手
散 手
15
太极拳精品课程
23
7
太极拳精品课程
阴阳学说 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它渗透于太 极拳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陈正雷《拳械汇宗》: “阴阳之间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消长与共,阴阳互根”。所谓太极拳中 的阴阳即是拳中的动静、虚实、快慢、刚柔、抑扬、 急缓、粘走、屈伸、往来、进退、开合、收放、驰 张等矛盾关系。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虽依存 却制约,同存一体,相互转化。其中动静、虚实、 快慢、是我们提及最多的矛盾关系。
5.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5.1
有利于血液循环
太极拳的要求动作姿势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或圆形。使身体处于放松的 状态,正是这种舒展圆活的放松姿势可以使肌肉更富有节奏,有利于血液循 环,使能量物质顺畅的达到组织器官,防止组织器官缺血,及时清走代谢产 物保证机体活力。
太极拳还要求“尾闾中正,虚胸实腹,圆裆松胯。”
16
太极拳精品课程
4.2
缓慢柔和
缓慢柔和也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一套太极拳一般要 求在5-10分钟内完成。缓慢还包含连贯,各拳式之间不得停顿, 应做到连绵不断。缓慢的前提的放松,在此基础上使两臂动作 姿势及运动路线都保持弧形。
17
太极拳精品课程
4.3
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练太极拳到一定程度要把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起来,这样才能表现出 太极拳的特点,才能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22
太极拳精品课程
5.5
有利于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功能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 通过太极拳的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增大肺活量,改善肺组织结构,并对各种呼 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经观察,长期从事太极拳练习的肺结核患者的肺活量有明显增加,而且 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各种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 在X线下观察太极拳练习中,膈肌上下活动幅度比常态增加2—3倍,说明太 极拳可以提高练习者的肺通气功能。
19
太极拳精品课程
5.2
有利于新陈代谢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太极拳为运动负荷适中的健身活动。 适中的运动量可使新陈代谢处于适宜的状态,无论是能量物质的 供应,还是代谢产物的排放,都在一个比较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20
太极拳精品课程
5.3
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对人的智慧与思维具有重要影响。大脑重量虽然只有人体重量的1/50,但其 作用与需要却超过其它任何器官。脑细胞约有140亿个,没有再生能力,随 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使脑细胞减少的状况得以改善, 使大脑功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 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太极拳运动中有意识地运用意念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可提高植物神经系统的功 能。促使人体处于全面、协调的运动状态。
5
太极拳精品课程
太极图:
6
太极拳精品课程
“阴阳”(两仪)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和自发 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 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 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 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 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 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1 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是由起落开合动作组成的,要求 起(向上)的动作要吸气,落的动作要呼气;开(两臂张开)时为吸,合 时为呼。无论哪中呼气方式都应求其自然。 2 动作与意念的配合 在练拳时首先要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 运动过程中,以意识引导动作,做到“意领身随”。
18
太极拳精品课程
太极拳概述
1
太极拳精品课程
序言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着400年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其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显著的健身效果而享誉于世。在中国,太极拳被 列为正式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中央国术馆成立 之初,在其规定的武术拳种流派教学中就有太极拳这门 必修课程。
2
太极拳精品课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