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局部治疗—热疗护理
(四)热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 1.直接损伤肿瘤细胞内皮细胞 2.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合成 3.抑制肿瘤细胞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基因表达与合成
热疗的基本类型—分类
1.局部热疗 包括浅表加热、腔内加热和插值热疗技术 2.区域热疗 主要指深部肿瘤的加热及各种热灌装技术 3.全身热疗 通过人为的方法提高体温,运用热作用及继发效应选择性杀灭癌细 胞,控制广泛转移的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治疗原理
电容加热场
13.56MHz的电磁波
电能 热能 抑制肿瘤细胞合成
临床优势
●无创、无痛、非介入治疗,完全实现非接触透热治疗,操作方便,病人 无任何痛苦,可重复性好;
●透热深度可达25cm,贯穿整个体腔; ●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0%以上; ●尤其对亚急性、慢性炎症及增生疾病,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协同药
肿瘤患者局部治疗—热疗护理
目录/Contents
01 02 03
热疗概述 热疗杀灭肿瘤细胞机制 设备简介
04
热疗护理
01 热疗概述
热疗发展史
1866年 Busch报道,1例经组织 学证实为恶性的面部肿 瘤,在2次丹毒感染后肿 瘤消退。
1884年 Bruns报道,1例晚期黑 色素瘤感染丹毒后发热 40℃以上数日,肿瘤全 消。
1975年 美国华盛顿召开第一届 国际肿瘤热疗讨论会。
1970年 放射学家转向对热生物 学研究。为适合临床治 疗需要,一些物理学家 和工程师也从事热疗设 备研究。
热疗概述
概述 肿瘤热疗是用物理方法加热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即将电能
或其他能量转化为热能或直接利用热能作用于肿瘤组织使其温度 上升到有效的治疗温度,发生热效应或热的后继效应使肿瘤细胞 凋亡、坏死,已达到消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在增殖的目的,从而使 肿瘤细胞组织缩小或消失,而无损于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
1935年 Warren报道用X线合并加 热治疗肿瘤,取得了较 好的疗效。
1960年 有人开始尝试对肿瘤用 热疗合并化疗。
1996年 和佳股份历经20年发展 与积淀,形成了一整套 体系完善的肿瘤&介入学 科建设方案与运营服务 模式,提供“一站式” 服务,引领学科跨越式 发展。
1985年 热疗被美国食品及药品 管理局(FDA)认证为继 手术、放疗、化疗、和 生物治疗之后肿瘤的第 五大治疗手段
热疗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一)热对细胞的影响 1.对细胞膜的影响 高温可使与细胞内PH值改变,抑制膜结构参与的能量代谢和 物质合成,最终引起细胞损伤乃至死亡,肿瘤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降低,膜流动性 较强,肿瘤细胞膜部分酶的热稳定性差,这些因素决定了肿瘤细胞的热敏感性略 高于正常的组织细胞
2.对RNA、DNA的影响 加热可抑制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和聚合,使细胞 内难以进行大分子合成,无法修复损伤。
3.对细胞骨架的影响 导致细胞骨架解聚,影响细胞维持原有形态、信号传递等
热疗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二)热对免疫的影响 热可诱发机体免疫效应的增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异位效应,即肿瘤原发灶 经过热疗后,不但原发灶消退,转移灶消失,或结果反之
(三)热与细胞凋亡 加热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亚高温度热疗虽然不能直接引起 肿瘤细胞死亡,却有诱导作用
物等治疗,能成倍提高疗效,实现1+1> 2效应; ●显著解痉止痛作用; ●自97年上市以来,一直位居中国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第一。
03 使用说明
相关疾病及推荐疗法
疾病类别
治疗时间
肝癌
60-90min/次
肺癌 恶性胸、腹水
前列腺炎
60-90min/次 60-90min/次 50-60min/次
盆腔炎
第5种治疗肿瘤的方法
全新的“绿色疗法”
热疗概述—分类
物理方法目前常用微波、高频电池波、超声波、远红外线或热水循环
局部热疗 区域热疗 全身热疗
浅表加热 腔内加热
常规 41-45℃ 固化 50-100℃ 亚高温 39.5-41.5℃
微波热疗 射频热疗 超声聚焦
热疗范 围分类
热疗部 位分类
治疗 温度
应用 设备
4.全身热疗
人为提高体温,运 用热作用及激发效 应选择性杀死癌细 胞,控制癌细胞广 泛转移
与放疗联合应用, 腹腔播散的肿瘤, 如卵巢癌、肠癌等
02 设备简介
HG-2000 III体外高频热疗机
应用频率为13.56MHz的电磁波,在两极板之间 形成电容场,人体作为介质在电容场作用下,组 织中带电离子高速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能,热 能在肿瘤组织内堆积温度升高,抑制肿瘤细胞合 成,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辅助放、化疗治疗恶性 肿瘤,起增敏增效作用。
特点 不仅使癌灶处的温度升高,而且使全身温度升高到同一温度,分为加温期, 恒温期,降温期 采用的两种加热方法 红外线体表辐射 体外循环加热
热疗的基本类型—加热方法
加热方法 1.微波热疗
原理
通过交变磁场或电场进行热能转 换,达到热疗目的。
适应症
主要用于浅表肿瘤的 局部加热及腔内肿瘤 治疗,如乳腺癌复发、 头颈部淋巴转移
热疗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高温对放射线抗拒的S期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加热对低氧细胞杀灭与足氧细 胞相同;低PH时能增加高温对细胞的杀灭作用;正常组织有完善的动静脉系统, 散热力强,肿瘤组织由于缺乏完善的血液选好系统,受热后肿瘤内血流量增加较 少,散热力差,合理的加热技术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的同时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 织并不会造成损伤
40-60min/次
骨、关节炎
40-50min/次
治疗周期
2次/周 10-12次/疗程
2次/周 8-10次/疗程
2次/周 5-8次/疗程
2次/周 8-10次/疗程
2次/周 10-15次/疗程
2次/周 8-10次/疗程
参考温度
备注
41-43℃ 41-43℃ 41-43℃ 41-43℃ 41-43℃ 41-43℃
2.射频热疗
射频热疗是在两极板电容辐射器 之间,加一射频电场,从而激发 在电磁场内人体组织的带电离子 做高频运动,形成射频电流,导 致组织内分值剧烈碰撞产热、升 温,达到自身加热
临床用于肝、肾、乳 腺、骨骼的原发性或 转移性
热疗的基本类型—加热方法
加热方法
原理适应症3.红外线疗具有较长的的穿透 局部区域加热或全 力,能量被人体吸 身加热 收,使水分子被火 化,通过血液循环, 全身体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