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造学概述1 (1)

创造学概述1 (1)

求创新
重视 基础研究
我国目前的情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 截至2005年底,中国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 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至2006年我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在40%以下;对外技术 依存度在50%以上。
新一届政府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 06-2020)提出: ?
“构建创新型国家,提高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国家的特征
到2020年, 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 高到2.5%以上, 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 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科技发展、 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 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江泽民
Who said it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 大会上的讲话中说: “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 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有力支撑”。
一、创造学含义

所谓创造学就是利用现代科学的认识论和方 法论去探索人类发明创造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揭示培养和开发人类创造能力的一门科学。 创造学是一门智慧学、聪明学和能力学。

创造学第一定律

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 普通人,除非一个人患了脑瘫或严重的脑 部疾病,否则他就一定具有创造潜力。这已经 被大量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人才培养目标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 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1.1.2 创新与教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是教育的责任 实现这一责任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创造学的含义 基本概念 创新教育的历史和意义 创新与传统的关系
本节主要参考书

《创新学基础》姚东明 2007 《创新学教程》刘昌明 : 2006年9月 《创新学习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宋长生 : 2005年11月 《创新学》 滑云龙: 2006年6月 《创新学》邝朴生 : 2003年01月第1版
创造学第二定律

人们的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而不断 地被激发,并转化成为显性的创造力,而逐步 得到提高。
二、基本概念
1 2 创新、创造、发明、发现 常规设计、现代设计、创新设计
1.1 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现代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 创新是克服传统束缚的手段
1.1.1 创新与社会
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 得更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重视 组合创新 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 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 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重视反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2)缺乏重大技术发明。2007年,国内发明专利 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 量的22%和9.1%。在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国 内仅占47%。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集中在中药、 软饮料、食品、中文输入法领域,这四类专利 共占79%。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产出结构不合理,作为生产要素的科技成果 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截至2006年底,中国 已拥有专利成果330多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 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科技 成果的70%~80%可以进入生产领域,“85%的 美国人均收入增长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提升”。

教育创新
中国教育的弊端何在?
现象一:高分低能 现象二:我国的发明家大多在45岁以上;根据国 际上的统计最具创造力的年龄在24-45之间。 现象三: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级科学家、文学家、 艺术家 现象四:美籍华人的科技工作者,打工者居多, 企业领袖、或project leader极少。
国际地位



如果把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大致划分为3个量级, 最高级是美国。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左 右,但却雇佣了世界近1/3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研 发支出占了全球研发支出的1/3。 第二级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我国则处于第三级。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创新结构不合理,重大原始创新不多。 (1) 缺乏重大科学发现。很多领域基本原理没有突 破,学科体系建设没有进展;与国际权威的科学奖一直 无缘,国家科学技术奖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 奖一等奖等奖项也经常出现空缺;世界一流的重大成果 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寥寥无几。 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和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 我国进入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 级科学组织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担任主席的 仅占1%。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是科技发展不平衡,创新活动覆盖率较低。 (1)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研发人员总量占全 国的比重分别为61.2%、21.8%和17%。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2)产业科技发展不平衡。 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就业者集中分布在教 育、金融产业、科研单位、公共管理、信息产 业以及文化卫生领域,所占本产业就业者比重 除文体娱乐业35%以外,其余均在42%以上;而 制造业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就业者占本 行业就业者的比重,仅为6.38%。
机械创新设计分8讲





创造学概述(基本概念) 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创新思维和创新原理 创新技法综述 仿生设计——创新的系统化方法之一 变形(异)设计——创新的系统化方法之二 组合设计——创新的系统化方法之三 TRIZ理论——创新的系统化方法之四
第一讲 创造学概述

相关主题